Being and Time的书评 (114)

木又 2020-04-05 23:49:3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版

真的太难了,终于看完《存在与时间》,感受到了来自哲学的暴击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读者,半个多月前开始不自量力的啃这本买了好久都没敢拆封的《存在与时间》。读这本书时,刷豆瓣发广播的频率都明显增加了。 从拆开包装时的信心满满,到读“使存在从存在者中展露出来,解说存在本身,这是存在论的任务”时怀疑自己是不是智障。再到深吸一口气...  (展开)
江绪林 2014-01-01 22:54:2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1927)》摘要

【按语:构成海德格尔(1889-1976)的《存在与时间》思想基石的或许有四个知识谱系: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的超-知性传统;Dunn Scotus、威廉的奥卡姆的唯意志论和路德神学(借着Scotus的存在概念,更可以溯源到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  (展开)
故乡的异乡人 2006-09-04 09:56:1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版

算不上评论

   这算不上评论,不过借用《存》中的一些观点透视当下的网络生活。本是三年前读《存在与时间》时的一点感想,发挥拼凑成此文,发在某刊物上。这也是我上研时唯一的所谓“科研成果”,要没它,我还拿不到学位啊。            提 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  (展开)
Hypatia 2007-12-10 10:10: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冬天里的海德格尔

北京下雪了。想起去年此时和前年此时,因缘巧合地,我都在读海德格尔。冬天读海德格尔,有一种沉静,宛如浸入时间之河,看存在慢慢流淌。我的2007如光线般滑过,想要抓住的,毕竟已然流逝。翻出一篇旧文,祭奠海氏,凭吊时光。 在西方哲学史上,雄心勃勃地想要终结哲学史的人...  (展开)
方琢月 2022-08-18 15:01:02 商务印书馆2016版

关于这本书:快速避坑与关键思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快速避坑: 第一个坑就是标题的误导。《存在与时间》这个书题看起来很像一部本体论著作,容易让读者产生如下印象:读完这本书,我们会明白到底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时间。凡是悬着这种预期去读的人,十有八九会坠入云里雾里,他会感觉海德格尔好像一直带着读者兜圈子,但就是不肯...  (展开)
息羽听 2017-08-29 13:50:52 商务印书馆2016版

我们忘了活着,生活是不断变换痛处的过程

在看完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后,我突然觉得生活是一个不断变换痛处的过程,是淬炼的过程而非溶解痛苦的过程。 不得不说这本书好难啊,如果说《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那么《存在与时间》就是群星闪耀般哲学世界的月亮。cky同学笑问:“看得懂吗?”我说:“看懂的地方不...  (展开)
Brasidas 2008-04-18 21:32:3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旧文新发,权当评论

  《存在与时间》这本书部分是为了解决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遗留的导致他认为不彻底的先验自我的问题。海德格尔还是受祁克果的影响较大,而胡塞尔则对笛卡尔非常崇敬,所以他们的气质就决定着他们各自的理论所安慰他们惊奇的心灵的途径,这么说来确实有点“实用主义”的味...  (展开)
理一分殊 2021-01-24 10:14:50 Max Niemeyer2001版

靳希平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共在”概念与“缺爱现象”兼及《黑皮本》的“直白称谓”

本文为靳希平教授受 Dermot Moran 教授之请,为 2015 年 10 月 8 日在美国现象学与生存哲学学会(SPEP)第54届年会上的“The Aron Gurwitsch Memorial Lecture” 而写的英文报告。英文经 Donn Welton 教授润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毛竹博士翻译为中文初稿,靳教授对译稿做了全...  (展开)
理一分殊 2021-01-11 10:31:2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张汝伦:《存在与时间》为什么没有完成?

原载《世界哲学》 2011 年 09 期 内容提要: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之所以没有按原计划完成,外在原因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海德格尔思想本身产生了矛盾。他已经意识到传统主体性思想的残余在《存在与时间》中产生了影响,但还不知道如何克服。《存在与时间》后的...  (展开)
理一分殊 2022-10-03 13:32:26 商务印书馆2016版

王庆节:《存在与时间》的“入口——谈谈海德格尔的“存在之发问的形式结构”

原载《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22夏-01 在过去100年影响和塑造人类思想和生活之未来走向的最重要哲学著作中,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无疑名列前茅。这部著作现在已然成为时代经典。但是,从《存在与时间》1927年问世以来,如何阅读和理解它就一直就是世界性的难题。无论在西方还...  (展开)
理一分殊 2023-03-15 17:36:5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版

图根特哈特 | “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1] [德]恩斯特·图根特哈特 倪梁康译 本文载于《西学中取:现象学与哲学译文集》(上下编),倪梁康 编/译,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一 关于存在意义的问题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一页上便引入了作为存在之意义的存在问题。而后,在《存在与时间...  (展开)
施葉誠 2022-11-07 21:05:03 商务印书馆2016版

施路遥:海德格尔“共在”的两重向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他者”是当代哲学中一个很突出的主题。可是,作为当代哲学的重要奠基性人物的海德格尔,却向来被认为是缺乏一个“他者”维度的。从被贴上“此在中心主义”(作为“主体中心主义”的翻版)的标签到撕下此标签而成为“存在对此在压倒性的统治”,“他者”的维度似乎从未在海德...  (展开)
理一分殊 2021-01-06 11:44:24 Niemeyer, Tübingen2006版

弗朗柯·伏尔皮:《存在与时间》——《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改写?

原载《清华西方哲学研究》2017年02期 本文原文以Being and Time: A “Translation” of NicomacheanEthics?为题载于Reading Heideggerfrom the Start. Essays in His Earliest Thought. Albany: Suny Press, 1994.pp.195-211。本译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译者注 弗朗柯...  (展开)
梁中和 2007-05-12 22:32:3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一点意见

译文本身已经是近50年来的典范了,只是不满意陈先生删去原文中大段的希腊拉丁语,而且所谓修订本中所有希腊语都是错的,Z和S从来不分.  (展开)
鹦鹉螺 2023-01-18 17:12:0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版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摘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论点可被概括为追问“什么是存在”,为探究此问题,我们需要考察人的存在,即“此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一部分是“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这里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的意义,论述了此在的“非本真性”,指出此在实质上就是“在世”的此在,...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14条)

订阅Being and Time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