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re We?的书评 (48)

heide 2005-08-18 16:44:11 新华出版社2005版

我们是谁?一个美国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回答

美国宪法序言的首句是“我们,美国人民……”。那么,“我们是谁?”亨廷顿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老保守派,也是一个美国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回答:美国的国家认同应该由美国建国时就确立的的主流文化,即盎格鲁-新教文化来确定。凡认同这套文化的,才是真正的“美国人民”。 美国...  (展开)
原谅我爱扯淡 2013-11-12 22:54:04 新华出版社2005版

WASP中心论与多元文化主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是亨廷顿继《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之后的又一部著作。亨廷顿在这本书中,把视角由国际转向国内,对美国的国家特性的本质含义、历史进程、现状、未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其中,他一以贯之的运用详实准确的数据,旁征博引多家...  (展开)
viter 2005-11-07 23:34:59 新华出版社2005版

亨廷顿

很早以前在大学里读过亨廷顿的一本《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读完以后对亨廷顿敏锐的视角和精辟的分析佩服不已。一本60年代写于美国的书籍,居然这么贴近于中国的实际,其中很多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论述,简直就是对中国80-90年代的直接描写。曾经无数次的想买这本书,...  (展开)
sanqi 2009-03-13 18:48:23 新华出版社2005版

盎格鲁-新教的怀念曲

据说是亨廷顿最后的几本书之一,因此很吸引我的眼球,人越老往往看问题也就越老到。亨廷顿似乎与此相反。他的研究范围是随着年岁增加而括广了,但经典性却降低了。从《变动社会的政治次序》研究政治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次序的重建》研究文明再到《第三波》研究民主,对亨廷顿...  (展开)
孤云 2006-04-28 01:27:59 新华出版社2005版

全球化时代的隐忧

全球化时代的隐忧 文/魏英杰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亨廷顿的《我们是谁?》翻译出版已近一年,似乎没有引起公众足够重视。这部精彩、好读的学术著作,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与个人有重大启发意义。 9·11事件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拐点,早年致力于世界文明冲突研究的亨廷顿在事件...  (展开)
樗栎 2022-05-03 21:10:47 新华出版社2010版

to盎撒白男:You never live like common people

亨廷顿的《我们是谁》 聚焦于“美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内涵,实际上演绎了安德森所说的“想象”发生的过程。亨廷顿将“美利坚民族”归结于:盎格鲁新教文化。他论证,美国并不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而是一个“定居者的国家”:在美国的建国过程中,是集体的经历和各界精英中涌...  (展开)
lolita83 2017-02-09 18:15:02

make America white again

老亨最后一本书,结合川铺上台看颇有预言意义。个人总结下要点。 1美国是盎格撒 清教(自由平等公民权等)为核心价值的宗教国家。 2美国并不是由移民建立的国家而是由英国清教开拓者建立的。所谓的移民熔炉是要把后来的移民溶为接受美国核心价值的人而不是吸收接受移民的固有价...  (展开)
Ariel 2012-02-07 02:30:33 新华出版社2010版

人人都有假想敌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在别人的地盘上,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别到处惹事生非总是不会错的。而事实上,在美国的华人华裔群体也确实扮演着这种中坚力量的角色。大多数的华人都是勤勤恳恳的典型,力求不拖社会的后腿,也不做出头鸟而成为攻击的对象。 这还是文化使然吧,在...  (展开)
小川 2021-07-03 10:52:20 新华出版社2005版

美国的墨西哥裔移民同化滞后的原因探析——基于文献综述对亨廷顿论述的补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亨廷顿在《我们是谁》的第九章开头指出了美国在20世纪后期行将分裂的危险趋势—— “到20世纪中期,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人种的社会,拥有将多种亚文化包含于其中的盎格鲁-新教主流文化,以及根植于这一主流文化的共同政治信念。在20世纪后期,发生了一些事态,它们若继续下去...  (展开)
Yige 2020-12-25 12:13:32 新华出版社2010版

前政治正确末期的天问

1. 亨廷顿屌啊,首先区分定居者和移民,然后直言不讳说美国并不是移民之国,美国特性来源于早期英国清教徒定居者烙下的盎格鲁-新教文化,后来的移民都要加入这一框框,放弃自己本来的文化与信仰,才算是同化成功,美国共同体才能稳定且牢固。之后直抒胸臆表达对大量西语移民涌...  (展开)
samueleagle 2011-10-07 19:39:43 新华出版社2005版

盎格鲁撒克逊新教白人的惆怅

塞缪尔*P*亨廷顿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出版的《文明的冲突》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书,说的是全球范围几大文明圈的分类和相互间的冲突合作关系。而《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是他2004年出版的侧重于美国内社会的书。今天看完,觉得也非常不错。这本书纠正和加深了我...  (展开)
鱼非鱼 2011-03-21 11:08:06

America beyond Nation-State

In his book: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Samuel P. Huntington showed his strong worries with the American identity. According to this book, Huntington thought because of lack of common enemies and opposites, the cohesio...  (展开)
目送飞鸿 2021-08-18 21:44:10

美国之忧,在萧墙之内

这本书讨论了美国的国家认同问题。亨廷顿认为,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美国外部威胁的消失,多元文化的兴起,移民特别是西裔/拉美裔移民的增加,以及移民中西班牙语的流行,美国的国家认同面临挑战。亨廷顿认为美国不是移民国家,美国文化的核心是早期殖民者创立的盎格鲁-新教文化。...  (展开)
小y读书 2020-12-30 22:05:13 新华出版社2010版

很好看的一本全面讲美国特性,国家认同,种群认同和冲突等的书

我以前很少读政治类的书,有个刻板印象是觉得它们复杂而无趣,但今年读了一些之后,能理解一点刘瑜说的“政治是其他的可能性”了,静下心来读,政治不过是群体/个体在复杂状况中的一系列选择和影响,跟历史、文化也分不开。 这个复杂性非常麻烦,但能窥到一点规律的时候,又非...  (展开)
瑰夏 2019-06-04 13:47:34 新华出版社2005版

从一座“熔炉”到一盘“沙拉”

“美国不是大熔炉,而是油炸的滋滋作响的炒锅”——p143 美国的国家特性,由美国信念和盎格鲁-新教文化组成的政治特性与文化特性自20世纪之后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局面。从亨廷顿的建议出发,要重振美国特性与美国公民身份认同,就必须重拾“美国信念”作为政治准绳和“盎格鲁-新教...  (展开)
小椅子 2012-08-25 06:37:06

狭隘的白人遗老遗少思维

一本政治上错误的书。    亨廷顿否认“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观念,提出了美国最早的建立者不是Immigrants而是Settlers。两者的区别在于:Immigrants指外来者加入一个已经发展完全的文化中;Settlers指一批人来到一个文化空白的地方建立起一套(从原属国带来的或者自创的)...  (展开)
Shayla 2009-11-08 10:22:45 新华出版社2005版

两个老美

美国是什么,各种肤色语言的拼盘沙拉,还是盎格鲁撒克逊做底的番茄汤。国人写美国,总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就像老外的中国学永远让人读完心里发出一声哂笑。那么这本书适合的是想对美国有所了解的初学者,大师下笔,未必晦涩,读完之后,两个美国的框架自然会了然于胸,也会了...  (展开)
思维的翅膀 2021-12-25 15:40:13 新华出版社2010版

美国政治学家对自己国家分解的担心

大师出马一个顶俩,亨廷顿毕竟是美国政治学的泰斗级人物,才敢涉足最敏感最有争议性的“美国少数民族问题”,而且居然不是“政治正确”的所谓圣母或者白左?而是大胆说出良心话的勇敢学者,直面美国的国民特性发展历程与特色,直面愈演愈烈的墨西哥(劣质)移民浪潮与顽固表现...  (展开)
ben_gx 2020-10-16 13:51:15 新华出版社2010版

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 随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 随记 1789年,美国第一任首席法官约翰杰伊指出了美国人有6点共性:包括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治理原则、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共同的战争经历。 在200多年后的今天,这6点共性已经到了非常薄弱的地步:共同的祖先只占...  (展开)
ephphatha 2019-09-16 04:06:24 新华出版社2005版

Who Are We? :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Samuel Huntington(1927-2008)的最后一本书(2004),描述美国国民对国民身份,国家精神和国家认同的逐渐消解。原因有三,苏联的解体导致国民危机感消失和向心力瓦解(无敌国外患国恒亡);旧的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文化与大量移民(尤以拉美裔为主)的文化与...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8条)

订阅Who Are We?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