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严耕望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出版年: 2006-01-01
页数: 337
定价: 27.00
装帧: 大32开
丛书: 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
ISBN: 9787538276640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出版年: 2006-01-01
页数: 337
定价: 27.00
装帧: 大32开
丛书: 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
ISBN: 9787538276640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谈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恳切之作。
作者严耕望系钱穆弟子,为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不骛声华,埋头治学,功夫扎实,成就卓著,乃真学者;
质朴真切,细致周到,阅历深厚,识见通达,为非常作。
不装腔作势,不故弄玄虚实,为和者四十年来潜心治学经验之现身说法,所谈的在在都是切身的甘苦,实在而具体,诚所谓金针度人也。
怎样学历史的创作者
· · · · · ·
-
严耕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严耕望(1916-1996),号归田,安徽桐城人。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曾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文化研究所、新亚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70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秦汉—唐)政治制度及历史地理。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慎作概括性的结论。有才气、讲通识的学者,往往喜欢下概括性的结论,浅学之士也往往喜欢这样。概括性的结论,诚然最能动听,为一般人所欢迎,也能为一般人所盲目的接受,而发生很大的影响力。但史事只有相对的统一性,无绝对的统一性,下概括的结论极其困难,容易夸张,而很难真的正确,虽然能为一般人所喜爱所接受,但内行人未必能接受,这样概括性的结论就很难永远站得住脚。政治宣传、商业广告,只要骗得大多数人一时的迷惑,入其毂中,即是大成功,但学术工作不能如此,也不可能真正成功,这就是学术论著与政治宣传、商业广告最大不同之处。所以概括性的话最好少说,要说也只能说大体如上,意谓非全部如此。这是一个谨慎的史学家应采取的态度。不过有时为了强调你的观点,不免稍稍夸张一点,但自己绝对要有分寸,不可逞心笔之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页 -
求学不可大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共1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章例话》《天资与修养》《胡适选专业》《我怎样读书》《经史子集入门》
等
。
喜欢读"怎样学历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二册) 9.4
-
- 学苑与书林 8.5
-
- 通鉴胡注表微(全二册) 8.9
-
- 顾颉刚学记 7.8
-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8.5
-
-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 9.2
-
- 校勘学释例 9.5
-
- 古书句读释例 9.2
-
- 书目答问补正 8.7
怎样学历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3 条 )


治学与做人三七分成——《治史三书 治史经验谈》
“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中国是个啥地方?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国的人要紧的是发明这种机器发明那种机器,中国人呢,要紧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斗。你不懂这个学问,你在中国...
(展开)

以前看过但不记得了,今天看八卦的
这部书多年前翻过,估计是在学校图书馆里面借出来的。但没有太多的印象了。但当时准备研究宋史肯定和这个书有点关系,而且充实而光辉,勤谨和缓等等都还有点记忆。但其他的东西似乎是完全没有记忆。 严先生所做的那些东西,我一概毫无兴趣,对于古代社会,特别是早期的历史,基...
(展开)

做一个健康纯净的学术人 ——读严耕望《治史三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我早就有耳闻,但由于自身的懒惰,一直未寻来品读,今适逢课程与作业要求,遂首次通读。读罢,由于我自身的治学水平局限,故暂未达到大彻大悟之感,但也自觉离跨入史学门槛的距离又增近了一步。 《治史三书》是由《治史经验谈》、《治史答问》、《钱穆... (展开)
通识与考据:论社会科学知识的如何增长
——读《治史三书》 王成军 20110331 严耕望(1916-1996)先生生逢乱世,而潜心治学,体现了一个史家的坚韧。《治史三书》上两篇谈治史经验,后一篇述人生际遇。两相匹对,可窥见其一生治学得失的深刻思考。抛书沉思,可悟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 史学是一门通观古今的学科,西...
(展开)
> 更多书评 83篇
论坛 · · · · · ·
求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电子版 | 来自Frank_Z_Lee | 1 回应 | 2010-01-20 18:11:57 |
最醇正的治学心法 | 来自chrisminte | 2008-11-17 16:22:11 | |
还可以补充一点 | 来自雲生 | 2008-10-06 10:55:44 | |
治史经验谈 | 来自fromesztogz | 1 回应 | 2008-06-22 12:32:0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9.3分 284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9.2分 2236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9.1分 692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9.1分 50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趣味要这样炼成。 (費斯基)
-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羊的门)
- 想读的书-著作/学术/文化研究 (bu6gu)
- 宋史 (松如)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怎样学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悦 2009-02-18 18:14:34
严先生是我读过的最朴实的学者
0 有用 Mushroom 2011-07-20 22:15:31
严谨 踏实的治学必备
0 有用 月冷 2013-07-18 16:07:01
很恳切的史学方法论著作 。
0 有用 小凯曦光 2008-07-26 08:31:12
不仅是怎样学历史,怎样读书做学问怎样做人
0 有用 悟仁 2012-06-02 14:24:17
和《治史三书》内容是一样的,是对自己治史经验、心路的一个交代,有回忆,有思考。最有帮助与启示的就是他讨论一些史学专题问题的部分,比如哲学与历史关系之类。如果说史学分为考据与义理,严应该还是前者吧。翻过蓝皮的那套上古《严耕望史学论文集》,没看懂多少,想必他在先秦、史地领域一定花了超多时间与精力。这点在本书也有交代。感觉严字里行间流露着低调、务实的特色,与真人照片的平凡气质相符。他说治史不要盲求历史哲... 和《治史三书》内容是一样的,是对自己治史经验、心路的一个交代,有回忆,有思考。最有帮助与启示的就是他讨论一些史学专题问题的部分,比如哲学与历史关系之类。如果说史学分为考据与义理,严应该还是前者吧。翻过蓝皮的那套上古《严耕望史学论文集》,没看懂多少,想必他在先秦、史地领域一定花了超多时间与精力。这点在本书也有交代。感觉严字里行间流露着低调、务实的特色,与真人照片的平凡气质相符。他说治史不要盲求历史哲学的警语,是值得迫于生活压力而故弄玄虚者注意的。人的天赋不一,性情不一,严耕望是一个值得说道的人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