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Principia: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
译者: 王克迪
出版年: 2006-1
页数: 354
定价: 3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科学素养文库·科学元典丛书
ISBN: 9787301095515
内容简介 · · · · · ·
在科学史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响。 从科学研究内部来看,《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示范了一种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样板,包括理论体系的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达到的理论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其后也不多见。爱因斯坦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
在科学史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和影响。 从科学研究内部来看,《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示范了一种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样板,包括理论体系的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达到的理论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其后也不多见。爱因斯坦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内容涉及天文、物理、生物、心理、政治、经济、法律与军事等领域。这些领域是过运河、现在和将来人类认识世界与发行世界必然从事的、关系人类命运与前途的事业。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创作者
· · · · · ·
-
牛顿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生于林肯郡。 在天文学方面,1672年牛顿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还解释了潮汐的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关,而且与太阳的引力也有关系;另外,牛顿从理论上推测出地球不是球体,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并由此说明了岁差现象等。在物理学上,牛顿基于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条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建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并和莱布尼兹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牛顿发现白色日光由不同颜色的光构成,并制成"牛顿色盘";关于光的本性,牛顿创立了光的“微粒说”。 在牛顿的著作《自然科学原理》中,他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
目录 · · · · · ·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导读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序言
定义
运动的公理或定律
第一编 物体的运动
第1章 初量与终量的比值方法,由此可以证明下述命题
第2章 向心力的确定
第3章 物体在偏心的圆锥曲线上的运动
第4章 由已知焦点求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轨道
第5章 焦点未知时怎样求轨道
第6章 怎样求已知轨道上的运动
第7章 物体的直线上升或下降
第8章 受任意类型向心力作用的物体环绕轨道的确定
第9章 沿运动轨道的物体运动;回归点运动
第10章 物体在给定表面上的运动;物体的摆动运动
第11章 受向心力作用物体的相互吸引运动
第12章 球体的吸引力
第13章 非球形物体的吸引力
第14章 受指向极大物体各部分的向心力推动的极小物体的运动
第二编 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运动
第1章 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作用的物体运动
第2章 受正比于速度平方的阻力作用的物体运动
第3章 物体受部分正比于速度部分正比于速度平方的阻力的运动
第4章 物体在阻滞介质中的圆运动
第5章 流体密度和压力;流体静力学
第6章 摆体的运动与阻力
第7章 流体的运动,及其对抛体的阻力
第8章 通过流体传播的运动
第9章 流体的圆运动
第三编 宇宙体系(使用数学的论述)
哲学中的推理规则
现象
命题
月球交会点的运动
总释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学界的风气是一事当前必先追问终极原因,这种思维方式至今仍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存在,但它在大多数场合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知识。···伽利略对人们说,要先搞清楚事物是怎么样,然后才能回答为什么。在思辨风气甚嚣尘上的时代,伽利略得不到广泛的认同感,而自牛顿始,这种先描述后解释的思维才成为自然科学的标准思维,正因为如此,牛顿以后的科学才步入正轨,日益昌明。(牛顿,导读p17) (查看原文) -
哲学中的推理规则 规则I 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真实和足以解释其现象者 为达此目的,哲学家们说,自然不做徒劳的事,解释多了白费口舌,言简意赅才见真谛;因为自然喜欢简单性,不会响应于多余原因的侈谈。 规则II 因此对于相同的自然现象,必须尽可能地寻求相同的原因。 例如人与野兽的呼吸;欧洲与美洲的石头下落;炊事用火的光亮与阳光;地球反光与行星反光。 规则III 物体的特性,若其程度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且在实验所及范围内为所有物体所共有:则应视为一切物体的普遍属性。 因为,物体的特性只能通过实验为们所了解,我们认为是普适的属性只能是实验上普适的:只能是既不会减少又绝不会消失的。我们当然不会因为梦幻和凭空臆想面放弃实验证据;也不会背弃自然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应是简单的,首尾一致的。我们无法逾越感官而了解物体的广延,也无无法由此而深入物体内内部:但是,因为我们假设所有物体的广延是可感知的,所以也把这一属性普遍地赋予所有物体。我们由经验知道许多物体是硬的:面全体的硬度是由部分的硬度所产生的,所以我们恰当地推断,不仅我们感知的物体的粒子是硬的,而且所有其他粒子都是硬的。说所有物体都是不可穿透的,这不是推理而来的结论,而是感知的。我们发现拿着的物体是不可穿透的,由此推断出不可穿透性是一切物体的普遍性质。说所有物体邡能运动,并赋予它们在运动时或静止时具有某种保持其状态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惯性),只不过是由我们曾见到过的物体中所发现的类似特性而推断出来的。全体的广延、硬度、不可穿透性、可运动性和惯性,都是由部分的广延、硬度,不可穿透性、可运动性和惯性所造成的:因而我们推断所有物体的最小例子也都具有广延、硬度、不可穿透性、可运动性,并赋予它们以惯性性质。这是一切哲学的基础。此外,物体分离的但又相邻接的粒子可以相互分开,这是观测事实,在未被分开的粒子内,我们的思维能区分出更小的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人也喜欢 · · · · · ·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我其实是对人类杰出的才智感兴趣!

“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伊萨克·牛顿(1643—1727):“如哲学家所言,自然之功不多不少,过多是徒劳。简洁明了才是万物真理,大自然无需用华丽复杂的辞藻来解释。” 17世纪的笛卡尔认为经验和演绎是帮助我们探寻事物真理的两种途径,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遵循的亦是标准的演绎逻辑推... (展开)

这是一本牛顿写的书 读《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天文之书》提到本书 | 来自反红色性别对立 | 2025-05-10 21:27:18 | |
强迫症吐槽 | 来自积极自救者 | 2019-04-20 11:14:48 | |
这本书也就是买了摆书架上的。 | 来自七星之城 | 2014-02-09 00:14:15 | |
作为一个理工科从业者入门经典 | 来自阳光灿烂的日子 | 10 回应 | 2010-11-24 21:38:2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6)8.6分 431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5)8.2分 153人读过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8.6分 10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九星】书 (传奇☂)
- 经历生命必看的50本书 (宁采臣)
- 我的书目-自然科学部分 (忆未名)
- 鲁迅读过的书 (揽尘)
- tohu-bohu——之自然科学经典书籍系列 (tohu-boh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39 有用 PEP 2009-04-25 03:03:56
如果世界要毁灭,只可以留十本书,这算一本
6 有用 舒椰 2012-03-14 12:59:58
我本来想给三星的,怕人家 笑话……不过,确实木有看懂呀
9 有用 Nicole 2013-09-09 20:58:27
看过含章推荐的这本书后,就愈发觉得我在他心里头智商八成还不及一只大猩猩。第三编基本是天书状态。
1 有用 蝉 2014-03-31 22:00:12
: C913.9/6810
61 有用 Nise 2011-01-11 13:03:22
大学期间,认真研读,演算过的物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