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清》是德龄女士记述晚清宫庭生活的第一部作品,最早于一九一一年出版,后曾多次重版。书中直接记述了作者随侍慈禧期间的亲身见闻,披露了许多常人无法得知的宫庭内幕,是了解晚清王朝统治者的宫闱秘史和研究晚清政治文化生活的一种参考读物。
清宫二年记的创作者
· · · · · ·
-
德龄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德龄郡主(习惯称为德龄公主),为慈禧御前八位女官中最为得宠的一位,也是晚清为数极少的受过西方教育、能说英语的女性。她与妹妹容龄郡主同为慈禧近身侍官。
德龄是满清宗室裕庚公爵的女儿;裕庚早年曾做过出使英法等国的出使大臣,因此他的儿女从小就跟着他在西洋各国游历,受了很高的西洋教育,差不多每个人都能精通四五国文字。德龄行三,在清宫执事很久,为西太后所最得用的女官,待遇亦较别人为优;当然大半的理由是因为西太后知道她曾经出过洋,能写洋文,能说洋话的缘故!
后来德龄嫁给了一位在上海当美国副领事的官员,后一同回到美国,并跟随当了记者的夫婿开始了著作生活,先后曾写过少关于清廷秘史,以及西太后个人生活的文字。她所写的作品虽然受其环境的影响,全是英文,但她对祖国的文字,也很有研究,并有不少好诗和词典的作品。
喜欢读"清宫二年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清宫二年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太后带着面纱——《清宫二年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天在北图查资料,看到这本薄薄的册子,借出。 德龄著,顾秋心译,《清史别丛》系列图书。 不过200多面,昨天半夜今天半天翻完。 语言流畅,虽记的都是些流水帐,却不觉无味,反有清趣。 而德龄用英语写,我们看到的是翻译的文本,所以即便当初是复杂的原话,经过两种语言的... (展开)
《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
三年前看的,是《清记》的英文原版。 作者德龄虽于荆州、沙市等地度过其童年时光,但汉语并不是特别熟练,盖因其九岁便随父出使日本三年,而后其父又改任法国大使。传言德龄通晓八国语言,“通晓”似乎夸张了一点,但了解和使用似乎不假。我猜,德龄公主进宫前,最擅长的语言...
(展开)

另类的慈禧和另类的清宫
小的时候对女强人都有一种迷恋,武则天,慈禧,只是大家对武则天夸赞的话多一些,却都骂慈禧卖国。 小时候住的那条街叫西落凤街,据说就是慈禧出生的地方,从地理上觉得跟她亲近了一些。 家里有一本很古旧版本的清宫二年记,价格大概顶多一两块。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很小,对于...
(展开)

《清宫二年记》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清宫二年记》这本书早在1911年就已经在美国出版了英文版本《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所以从一定程度上看,有史料价值,当然也有些评论认为作者德龄在回忆1903年至1905年清宫生活时写作中有艺术加工的部分,我想可能作者将一些生活习俗或者自己作为满人、宫里人... (展开)
德龄格格眼中清宫的最后几年
跟着朋友到文教路的某家书店,可能是因为经营不善,书店特价处理书籍,朋友听说后便催促说赶快去买书——因为曾经去过,记得店里的书都很不错。 去了以后才发现不只我们过去,许多选书的人,像去打劫书店一样。最后挑选了二十余本书,才两百块——当然,在感叹这...
(展开)

看完《清宫二年记》,我对德龄粉转黑
曾经因为微博上营销号转的德龄“公主”英文演讲,对德龄公主有强烈的好感 我曾经以为她是一个愿意将自己的文化带给世界的人。由着这点对她的兴趣,我看了她写的《清宫二年记》,以至于毁了我对她所有好感。 一开始到也还好,不过是一些泛泛的描写,直到我看到她懊恼自己对慈禧...
(展开)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6.8分 157人读过
-
1st World Library (2005)6.6分 23人读过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7.1分 415人读过
-
珠海出版社 (1994)7.9分 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3書單 (兔子貓)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7分区) (无心恋战)
- 紫禁城参考书目 (无冬雨)
- 明清 (NADPH)
- 德龄作品 (有若无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清宫二年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onia 2012-01-12 07:44:12
津津有味啊看得我。
0 有用 如风 2011-11-24 22:29:33
德龄公主~~~~
0 有用 青冥天 2024-08-17 11:04:56 湖北
德龄的说法大部分不可信,需要谨慎对待。德龄太喜欢给自己贴金了,而且因为读者是外国人,于是胡乱编造吸引眼球。德龄的说法甚至跟容龄和女画师的说法都对不上。德龄的作品实际上是一种面对外国人的东方主义。
0 有用 老桔子 2012-12-11 16:30:43
希望你是客观的。
0 有用 花簪 2008-06-15 21:06:07
看了N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