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列·托洛茨基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Моя жизнь
译者: 华东师大政教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研室
出版年: 1980.12(一版一印)
页数: 376
定价: 0.95
装帧: 平
统一书号: 11135-00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Моя жизнь
译者: 华东师大政教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研室
出版年: 1980.12(一版一印)
页数: 376
定价: 0.95
装帧: 平
统一书号: 11135-001
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我的生平》是列·托洛茨基1929年被逐出苏联后在土耳其普林吉坡岛撰写的自传。作者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参加革命,被捕,流放,流亡以及十月革命后参加苏维埃国家领导工作期间的经历。该书从联共(布)党内反对派的角度提供了较多材料,对研究二十年代联共(布)党内斗争状况及托洛茨基的思想演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根据纽约查尔斯·斯克里布纳父子出版社1930年英译版译出。
我的生平(上)的创作者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斯大林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人。他没有在革命的关键时刻表现出领袖的大智大勇,他的才能完全表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不受任何理论和原则的束缚,未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后来列宁可能发现,斯大林不是不受理论和原则的束缚,而是根本没有理论和原则,理论和原则在他手中也不过是达到目的地手段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
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难道革命专政带来了从前期望于它的成 果吗?要回答这问题,只能是总结十月革命的经验,试图描绘它今后发 展的远景。但是在自传中不适于进行这种工作,我力求在另一本书力回 答这个问题,这本书我还在流放中亚时已经动笔了。在结束祐每自己生 平的书之前,我必须要说说我为什么仍矢志不移地沿着从前的道路走 下去,哪怕写几十行也好。 在我们这一辈(今天已经成熟或已经接近老年)人的记忆中所发生 的一切,可以简略地概述如下:几十年来,也就是从上世纪末以来到本 世纪初,欧洲居民已被工业养成了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社会教育的所 有方面都服从于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这些带来了辉煌成果,并且似乎为人们展示丁新的可能性。但实际上,这只能引向战争。确实,通过战争方 式人们违背贫血的衍学的不样预兆,确信自己没有退化.而是充满生 机、力量、勇气和进取精神。通过这次战争,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 信自已强大的技术力量。结果就好像是一个人为了检验自己呼吸道和 食道是否正常,I衍站到镜前用剃刀割自己的喉咙-样。 1914-1918年间的大小战役结束后,宣称今后最高的道义责任就 是医治那些创伤。而在过去的1年中,宜称制造这拽创伤是最髙的道义 责任。勤劳和节俭不仅重新恢复了权利,而玨被当作是合理化的钢背 心。那个领导所谓的“恢复”的阶级、党,乃至个人,正是那些当初领导 破坏的原班人马。在那些发生了政治制度交替的国家,例如德国,领导 恢复工作的第一把手必定是领导过玻坏工作的第二、第三把手。整个变 化大致如此。 战争毁灭了整整一代人,好像专门为了在各国人民的记忆中造成 一个断裂带,以免新的一代过分直接地发现他们实质七是在重蹈覆辙。 其差别只不过是在更高的历史阶段,因而后果也就更加可怕而巳。 俄国的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试图重建生活,以便消除人 类的矂狂性梢神病周期性发作的可能,并为更高的文化奠定基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生平(上)"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的生平(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关于托洛茨基的译者想法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句话来形容写作《古拉ge群岛》的索尔仁ni琴,这句话是:“他用一支笔战胜了苏联。” 事实上,我觉得真正用过一支笔去对抗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人,就是托洛茨基。 有趣的是,在今天的国际马克思资料网站上,你看不到以斯大林的名字而设的专门的著作链接。我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8.5分 98人读过
-
Dover Publications (200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4分 185人读过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8.7分 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时代的一粒粒沙 (向西)
- 列夫·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及相关 (hval)
- TG (北斗阑干)
- 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之三 (神仙)
- 非读过非想读(三) (eigenstat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的生平(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ravinsky 2019-04-30 16:22:18
人的区别生活环境固然中要,更重要的还是得看有没有一颗可以思想的头脑。显然,托洛茨基是这样的也因为这样,太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过质疑和分歧,但是经过这一阶段后的认同,则各家坚固。这本书对普列汉涅夫的提及很少,可以看出由于普列汉诺夫的敌意与思想性弱于实践性,他在托洛茨基那里并没有形成什么影响。书中几次介绍的背景可以看做是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观察。也有一点可以看出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既不是列宁也不是托洛... 人的区别生活环境固然中要,更重要的还是得看有没有一颗可以思想的头脑。显然,托洛茨基是这样的也因为这样,太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过质疑和分歧,但是经过这一阶段后的认同,则各家坚固。这本书对普列汉涅夫的提及很少,可以看出由于普列汉诺夫的敌意与思想性弱于实践性,他在托洛茨基那里并没有形成什么影响。书中几次介绍的背景可以看做是一个亲身经历者的观察。也有一点可以看出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既不是列宁也不是托洛茨基,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他们只有做的比二月革命更加激进才能显示出自身的合法性。 (展开)
0 有用 香菜 2021-03-28 20:53:57
托洛茨基可以称得上是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