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可以說是佛洛伊德畢生貢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在本書中,心理分析大師秉其行醫多年的細微觀察和洞見,旁徵博引,娓娓而談,將潛意識的領域擴展到日常生活之中。他為我們掀開了遺忘、錯誤、迷信等等日常現象的奧秘。為什麼丟東西?為什麼打破杯子?為什麼忘了約會?為什麼摔傷腿?為什麼忘記別人的姓名?為什麼說錯話、寫錯字?……本書的豐富實例將引您跨進一個嶄新的境界,帶給你新的觀點,新的思考方式。佛洛伊德的理論體系,從病態現象的觀察出發,經由夢、神話、傳說、藝術創作的研究,而終於在正常人日常生活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之間,獲得了最堅強的據點。唯有研讀佛洛依德本人的著作,才是了解精神分析學的最佳途逕。想要多認識自己、了解人類行為的讀者,請來聆聽心理分析大師的現身說法吧!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创作者
· · · · · ·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要把错记与遗忘和误记区分开,只能通过一个特征:当事人不会认为自己记错了,反而会去相信它。然而,使用“错误”这种表述,还取决于另一个条件。我们说“错记”而不是“误记”,因为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需要被回忆起来的心理内容的客观现实性,也就是说,在这里,被记起的不是我自己心中的内容,而是通过他人的记忆来确认或否认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记的背后是由无知造成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章 错误记忆和行为205 -
我们已经学到了遗忘的第二个机制——经由抑制作用而引起的内在矛盾,导致思想上的干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人也喜欢 · · · · ·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人的脑海中每分每秒都有无数个念头闪过,大部分转瞬即逝,少数沉淀下来深深地埋藏在了海马回海马旁回迷踪浩淼的神经通路之间。把那些瞬逝的灵感火花捕捉下来的人们成为了诗人、作家,艺术大师与科学大师;而执拗地挖掘着那些遮盖在重重行为保护之下所谓的“潜意识”的人...
(展开)

抓住普罗大众想象力的弗洛伊德
起初是被书名吸引拿起这本小书的。虽然对心理学领域的分析建构有亲近的企图,但有鉴于各种流派甚多,著作庞杂,我也便偷懒着不去研究一个循序渐进的阅读书目来。从书名判断,这本小书的口味应该不那么厚重,兴许先从随意感性的阅读开始有助于入门,从而引发进一步的阅读兴趣。 ...
(展开)

《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译文对比
一直想读这个文本,但发现关于弗洛伊德的东西译本太多,有许多歪瓜裂枣。所以选取其第六章(读误与笔误)第二部分(笔误)中所举的第一个例子,将各版本的翻译情况对照如下,大家看完可以先评个分,结尾有各段对应的版本。(因为笔者用的是电子版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日常生活...
(展开)


开始质询原因可能是一种诅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和被催婚穿插着进行的。它们的相通之处是,很容易发展为对任何事情毫无差别地质询一个原因。 催婚过程中情绪宣泄的尽头总会有一句“这是为什么啊?”当我发现我解释了很多遍但是大家也没太理解之后,我突然发现了这个问题本身诅咒性质非常强:如果无法思考出来... (展开)
什么样的理由是充足的?
(内容和书本身可能没啥关系……但其实也有关系吧。) 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弗洛伊德分析「意向的遗忘」时谈到:“意向的遗忘并非只是遗忘而已,必定还有未知的终极动机存在。“并且他举了两个例子:恋人和军事机关。对于弗洛伊德而言,在意向的遗忘中,任何理由(属于...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8.4分 537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1990)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8.3分 271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0)7.8分 12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囧信的書架 (招财晋宝)
- 私房书 (snail)
- 精神分析 (西祠)
- 心理学及相关类别电子书 (瑞泡小切手)
- 每日一读(二心理篇)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Cy钰 2016-02-01 14:44:06
很简单,很浪费时间。
0 有用 弓长忄享 2012-02-16 07:47:21
弗洛伊德的很大一部分观点今天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先进也多采用荣格的心理研究方法。书名感觉是实用类的心理著作,实际上读过后并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顶多让你感叹“一声生活原来这么不可思议”!他的伟大可能是对以后西方思想界研究性和心理关系的先导,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弗洛伊德回答是性。梦的解析看了一部分,玄之又玄,絮絮叨叨,但就是不敢说它不好,这就是弗洛伊德独特魅力。
0 有用 常绿乔木™ 2015-06-10 21:08:59
第一次读他的书,这本很浅显,可以算个入门?这本书的重点全书最后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不管是错失行为,偶发行为,或最轻微或至严重的病症,它们的共通点,在于我们皆可将之追溯至可厌的,潜抑了的精神素材,这些精神素材虽已远离意识,却永远在伺机而动,一有机会便表现出来。”
0 有用 亦非 2008-06-27 17:46:34
其实这本书更可以深入浅出的了解弗洛伊德理论
0 有用 Charles 2014-04-28 14:40:31
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