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2013-10-1 / 23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阅读之前 没有真相 ([已注销])
- 海外中國研究Ⅱ (東寫西讀)
- 日本學者中國史譯著 (sopher)
- 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学 (夏言)
- 遗书之憾 (阴郁的小孩)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 > 点这儿转让 有4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距离与想象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tomoko 2011-09-29
很细致地追溯了诗学词汇的发展谱系,力图证成唐宋诗学的转型。收录文章属于越读越有味道的类型。发现日本学者对“风景”的关注相当执着。全书立足于读者接受理论和阐释学(诠释学)角度。虽然在征引理据方面有些驳杂,但不失为给人启迪的值得细读的书。
2 有用 凉月1985 2015-07-26
作者於書中集中探討了唐宋間詩學觀念斷層的方方面面,鄙人獲益甚多,就是重複性的地方稍多,且還有言而未盡的感覺,希望我國能繼續引介淺見先生的研究性專著!
0 有用 Naza 2017-07-11
立论很新,几无赘语,畅快!
0 有用 一心愁谢 2016-06-24
重读。必须动笔论文了= =
0 有用 青壁齋 2016-11-15
“唐宋变革论”的比较视野+“读者接受批评”的研究面向+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方法,充满问题意识的考据。前三部分侧重诗歌与风景,后两部分侧重诗歌与历史,打破”自古以来“的预设,追溯不同历史阶段的阅读框架及观念的“断层”,反思在与他者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主体的知识。感人的是看到了“文学是一种无法自律、脆弱不安的存在”,为这温情的关照加一星~
0 有用 黎戈 2018-04-08
PDF版。
0 有用 Claire 2017-12-30
读到脑子里变成一个个想法,然后时不时就会想起。
0 有用 Naza 2017-07-11
立论很新,几无赘语,畅快!
0 有用 李墨猪 2016-12-25
由张晖《中国“诗史”传统》提及而找来读的第四部分,很有启发。
0 有用 青壁齋 2016-11-15
“唐宋变革论”的比较视野+“读者接受批评”的研究面向+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方法,充满问题意识的考据。前三部分侧重诗歌与风景,后两部分侧重诗歌与历史,打破”自古以来“的预设,追溯不同历史阶段的阅读框架及观念的“断层”,反思在与他者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主体的知识。感人的是看到了“文学是一种无法自律、脆弱不安的存在”,为这温情的关照加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