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学史大坑1号 (小布头)
- 文学概论推荐书目 (Emmahouhou)
- 10月13日宣讲书单 (不齐以齐)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古文论,待看,重看。 (高糖分🍭少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雲樵主人 2011-07-09 21:01:53
蒋寅写得还是不错的。但谈起承转合似有武断之嫌,对材料的梳理不够充分。
1 有用 行歌 2012-07-07 14:26:49
米姐说得对,看得再慢再细,也记不住。常读常新。。
0 有用 12ddmm 2009-05-13 20:25:15
自负之人必有其自得之处
1 有用 启罗米突 2015-01-12 10:34:21
我最喜欢的淫老的一本书
0 有用 softnan 2015-09-08 23:35:39
作者把中国古典诗学里常见的几组概念拎出来做了详细的辨析,譬如他对意像与意境的澄清让人糊涂的头脑为之振奋,而给出文如人、诗中画的论述则打开了读者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大胆的质疑与谨慎的求证使得古典诗学散发出现代精神。
0 有用 平林如烟 2022-12-09 10:24:04 贵州
功力很深
0 有用 赤水 2022-09-20 20:10:20 四川
优美、发覆、精准、新颖。蒋老师二十一年前说自己只是抛砖引玉,可至今许多话题没有人能哪怕狗尾续貂。
0 有用 其雨 2022-09-16 17:34:51 北京
大概6小时读完,文学理论总是读得比较慢。这本书的引言振聋发聩,直面了学术界的许多问题,读完很受感动。具体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代表士大夫审美情趣之“清”,关于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划分,中国角色诗的文化心理探析,禅与诗论的关系等,引用材料丰富,问题的切入很巧妙。有不少问题是我之前注意过,但没有细致思考过的,如果早一点读到本书会解决我好几篇论文的困惑。但总觉得作者更注重引出问题,而没有对每个问题进... 大概6小时读完,文学理论总是读得比较慢。这本书的引言振聋发聩,直面了学术界的许多问题,读完很受感动。具体提出了许多问题,如代表士大夫审美情趣之“清”,关于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划分,中国角色诗的文化心理探析,禅与诗论的关系等,引用材料丰富,问题的切入很巧妙。有不少问题是我之前注意过,但没有细致思考过的,如果早一点读到本书会解决我好几篇论文的困惑。但总觉得作者更注重引出问题,而没有对每个问题进行更深入地讨论,似乎是想留予后辈或是想另做文章。而且问题之间也是孤立的,并没有建立如引言所说的中国文论的自在体系。总之是一本于我非常受益的书,文论啥的多多少少还是得看一点。 (展开)
0 有用 風箏 2022-03-04 21:19:36
三星半。總體感覺是 問題價值大於論述價值(...。不過,這或許也是本書的用意所在,即點出長期被忽略或關注較少的詩學問題,結合中西方文論進行梳理和詮釋。問題都非常好,但全書看下來,作者對古代文論的了解和運用非常自然,但西方文論可能就略簡單、淺顯和零碎惹(比如弗洛伊德orz)。特別是將「詩意」幾乎看成一種客觀存在的事物,很難讚同(...。最喜歡「起承轉合」和「文如其人」兩篇。
0 有用 星河光碎 2021-06-07 22:45:20
《以高行卑》最有趣,《以禪喻詩》《含蓄》《詩中有畫》《言志·感物·緣情》四篇頗有新意,一二兩章對於讀者來說蠻不友好,有點繞,《以詩為性命》應是最有感慨的。按照印象中出版時間來看,既可見前《大歷詩風》之餘緒,亦可見後《清代詩學史》之兆端,全書頗有啟發,也頗可見作者之慧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