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作者简介 · · · · · ·
当年明月,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专业职称为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是心灵历史的开创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帝王的烦恼
第二章 帝王的荣耀
第三章 帝王的抉择
第四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五章 纵横天下
第六章 天子守国门!
第七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
第八章 帝王的财产
第九章 生死相搏
第十章 最后的秘密
第十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
第十三章 祸根
第十四章 土木堡
第十五章 力挽狂澜
第十六章 决断!
第十七章 信念
第十八章 北京保卫战
第十九章 朱祁镇的奋斗
第二十章 回家
'第二十一章 囚徒朱祁镇
第二十二章 夺门
· · · · · · (收起)
第二章 帝王的荣耀
第三章 帝王的抉择
第四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五章 纵横天下
第六章 天子守国门!
第七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
第八章 帝王的财产
第九章 生死相搏
第十章 最后的秘密
第十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
第十三章 祸根
第十四章 土木堡
第十五章 力挽狂澜
第十六章 决断!
第十七章 信念
第十八章 北京保卫战
第十九章 朱祁镇的奋斗
第二十章 回家
'第二十一章 囚徒朱祁镇
第二十二章 夺门
· · · · · · (收起)
"明朝那些事儿(贰)"试读 · · · · · ·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本人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
· · · · · · (查看全部试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踟蹰、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道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面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觉得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 人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最后的答案】 胡濙终于回来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十年之间费尽心力,却毫无收获。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这个任务起,自己的命运就只剩下了两种结局,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继续寻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个人来接替他。 没有同伴,没有朋友,不能倾诉也无法倾诉,胡濙就这样苦苦寻找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连母亲去世他也无法回家探望,因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没有回家的权力。 朱棣也并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永乐十四年(1414),他终于召胡濙回来,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历时十年,胡濙没有能够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这个人真的还存在吗?或许这一辈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后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带,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实际上是另一次寻找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朱棣是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朱允炆就在这一带!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这一去又是几年毫无音信,这下子连朱棣也几乎丧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过去了,两个青年人的约定变成了老年人的约定,朱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约定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将被划入永远失踪人口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个悬疑长达二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在一个神秘的夜里。 永乐二十一年(1423)的一个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内睡觉(帝已就寐),忽然内侍前来通报,说有人前来进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最后的秘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明朝那些事儿(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明朝那些事儿(壹)》《明朝那些事儿(叁)》《明朝那些事儿(肆)》《明朝那些事儿(伍)》《明朝那些事儿(陆)》
等
。
喜欢读"明朝那些事儿(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明朝那些事儿(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6 条 )
论坛 · · · · · ·
难道只有我比较好奇朱允文的死? | 来自奥特曼的忠实粉 | 2020-12-29 15:18:58 | |
一个越了解越喜欢的大明皇帝——朱棣 | 来自啰啰嗦嗦 | 2019-11-13 20:09:26 | |
权 力 | 来自挺好 | 1 回应 | 2019-08-23 10:13:35 |
竟然读到于谦泪流满面 | 来自安德森 | 17 回应 | 2019-07-21 00:16:45 |
最爱朱棣 | 来自lynn | 18 回应 | 2019-01-17 17:53:0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1)9.0分 2020人读过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8)9.1分 178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图书250分类排行榜 (东方快车)
- 姑娘们要读的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doris记录生活)
- 豆瓣图书TOP250(旧版保存!2013.06) (瑞)
- 豆瓣人多·势众·好评图书_1 (安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贰)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莎拉 2010-06-21 21:37:10
个人认为,在朱元璋和朱棣之间,更欣赏朱棣一些,不但有勇有谋,更是一个比较不错皇帝,为之后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48 有用 欢乐分裂 2014-01-29 12:37:13
万国景仰来朝,永乐大帝文治武功;宫闱权斗,兄弟反目,政治风云波诡云谲;土木堡之变大浪淘金,于谦铮铮铁骨;即使在太平盛世,争斗和战争也从未远离,一口气看完!
19 有用 雷帆 2018-02-24 23:00:08
朱棣、郑和、于谦其实是一类人,从一开始便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之后穷其一生,无论生老病死、贫穷富贵,哪怕万箭穿心依旧九死不悔。
39 有用 四十二 2015-10-06 19:57:30
读到于谦在保卫战分派武将镇守各城门那里直接激动得哭起来,如果上学时的历史书也能这样写大概我会坚持学文(−_−;)
11 有用 卷子乐子八子 2009-04-17 12:53:51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说得好!至于钱皇后,只能说“得妻若此 夫复何求”
0 有用 豆友2pU40fmF_g 2023-01-29 21:56:31 天津
朱棣登基,一个辉煌绮丽的王朝就此揭开序幕。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编撰《永乐大典》,明帝国进入空前盛世,其后朱棣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一位经历了皇帝——俘虏——皇帝的传奇天子,一个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英雄的登场,。一位大宦官的弄权专政,骇人听闻的“土木之变”,皇上兄弟间的反目成仇,都使这个时代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0 有用 Tong🌈 2023-01-28 23:32:55 广东
朱棣后的俩孩子都很争气!仁宣之治,主要还是朱高炽和朱瞻基都是以仁治国啊 朱高煦的小丑生涯也真是令人惋惜,那么努力奋斗,终究只是被父亲的一句"勉之,世子多疾"的饼忽悠了一辈子。倒是引出了痛骂他而初显人才的于谦 宣宗是好意带着太监学习文化,却不小心给以后埋下了祸根。王振一览大权,坑死了20万明军,土木堡之变直接让明朝走向衰落,也理解了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在朝廷上疯狂的那一幕了。 朱祁镇一直是我很钦佩的一个... 朱棣后的俩孩子都很争气!仁宣之治,主要还是朱高炽和朱瞻基都是以仁治国啊 朱高煦的小丑生涯也真是令人惋惜,那么努力奋斗,终究只是被父亲的一句"勉之,世子多疾"的饼忽悠了一辈子。倒是引出了痛骂他而初显人才的于谦 宣宗是好意带着太监学习文化,却不小心给以后埋下了祸根。王振一览大权,坑死了20万明军,土木堡之变直接让明朝走向衰落,也理解了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在朝廷上疯狂的那一幕了。 朱祁镇一直是我很钦佩的一个人,不是他前期盲目相信自己的老师,而是他在做俘虏的过程中仍然能保持一个皇帝(曾经)的自尊,深甚至能感化也先的弟弟、设计除掉汉奸喜x,最后顺利归朝,见到了深爱自己的钱皇后 于谦的正直忠义,靠嘴舌接回朱祁镇的杨善便能,都让人钦佩不已 (展开)
0 有用 jeasom 2023-01-27 16:37:39 广东
朱棣问杨士奇太子监国干得如何那段值得反复咀嚼。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五六百年前的君臣相处之道、臣臣斗法之道,对于如今的职场生存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0 有用 左云翼 2023-01-26 16:39:27 四川
写的非常有意思!看的时候心惊胆战,毛骨悚然,背后发凉。
0 有用 珺 2023-01-25 21:01:19 河南
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