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作者简介 · · · · · ·
当年明月,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专业职称为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是心灵历史的开创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帝王的荣耀
第三章 帝王的抉择
第四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五章 纵横天下
第六章 天子守国门!
第七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
第八章 帝王的财产
第九章 生死相搏
第十章 最后的秘密
第十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
第十三章 祸根
第十四章 土木堡
第十五章 力挽狂澜
第十六章 决断!
第十七章 信念
第十八章 北京保卫战
第十九章 朱祁镇的奋斗
第二十章 回家
'第二十一章 囚徒朱祁镇
第二十二章 夺门
· · · · · · (收起)
"明朝那些事儿(贰)"试读 · · · · · ·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本人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后的很长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踟蹰、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道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面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觉得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 人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最后的答案】 胡濙终于回来了。 十六年前,他接受了秘密的使命,独自出行两湖江浙,探访大小寺庙,只为了寻找朱允炆的行踪,十年之间费尽心力,却毫无收获。 胡濙十分清楚,朱棣绝对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自他接受这个任务起,自己的命运就只剩下了两种结局,要么找到朱允炆,要么继续寻找,直到自己死去,另一个人来接替他。 没有同伴,没有朋友,不能倾诉也无法倾诉,胡濙就这样苦苦寻找了十几年,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连母亲去世他也无法回家探望,因为在使命完成之前,他没有回家的权力。 朱棣也并不是刻薄的人,他深知这项工作的辛苦,永乐十四年(1414),他终于召胡濙回来,并任命他为礼部左侍郎,从小小的给事中一下子提拔为礼部的第二把手,胡濙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但只有朱棣和胡濙本人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对胡濙从事的秘密工作的报答。 历时十年,胡濙没有能够找到朱允炆,他只得回到朝廷做他的官。 这个人真的还存在吗?或许这一辈子也找不到他了吧。 三年后的一次任命打破了胡濙的幻想。 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再次命令胡濙出巡江浙一带,这次任命看似普普通通,实际上是另一次寻找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朱棣是获得了准确的情报,朱允炆就在这一带! 一定要找到他! 然而胡濙这一去又是几年毫无音信,这下子连朱棣也几乎丧失了信心。 胡濙一直在找,朱棣一直在等,二十年过去了,两个青年人的约定变成了老年人的约定,朱棣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恐怕等不了多久了,但约定还在继续,也必须继续下去。 就在看上去朱允炆即将被划入永远失踪人口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这个悬疑长达二十年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在一个神秘的夜里。 永乐二十一年(1423)的一个深夜,远征途中的朱棣正在他的行在内睡觉(帝已就寐),忽然内侍前来通报,说有人前来进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最后的秘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明朝那些事儿(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明朝那些事儿(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5 条 )
-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踟蹰、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道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
2012-10-29 19:46:12 13人喜欢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踟蹰、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道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面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觉得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 人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引自 英雄 这段话让我热血沸腾,于谦,当得此评! 壮哉!于谦!
回应 2012-10-29 19:46:12 -
月影日华 (为了得到,我们也许会付出更多)
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霸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暴力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后盾,但绝对不能解决问题。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对朱棣的评价:幅损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2013-01-22 10:08:24 13人喜欢
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 黑暗的世界啊,我把灵魂卖给你,我只要荣华富贵! 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 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梁启超 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霸而不欺,威而不霸,这才是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气度与底蕴。 暴力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后盾,但绝对不能解决问题。 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 对朱棣的评价:幅损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世! 同进同退,同声同死。这才是指挥艺术的最高境界。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 智勇兼备,方为国士。 辩论和演讲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 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其实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什么,因为最宝贵的东西,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回应 2013-01-22 10:08:24 -
槐序廿八•ᴥ• (我已亭亭 无忧亦无惧)
"于是在靖难之战后七年,朱棣再次披上了盔甲,拿起来了战刀,准备上战场去击败他的敌人。与之前的那次战争不同的是,上一次他是皇子,这一次他是皇帝,上一次是为了皇位,这一次是为了国家。"看到这里莫名的感动,朱棣虽然心狠手辣,谋权篡位,但是他无疑是个好皇帝,一个愿意为老百姓的和平上战场的领导者(当然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而且他这种上马冲锋,下马治国的本领实在是很罕见!!对他越来越有好感了2017-10-28 11:55:33 2人喜欢
-
-
三脚猫 (http://shop100495883.taobao)
一直我都讨厌历史,学过这么多年的历史,到了现在想到历史就只有那一串的什么事变,战争,条约。让我对历史的认识就是一次次的血流成河和尸骨成山,我想这样的东西又何必去用心记住呢? 明朝那些事儿就像一个旁观者在那里讲述某一段他很熟知的故事,唠嗑一样~很轻松2011-02-08 14:06:41 1人喜欢
-
二真的精彩,每个单拎出来都是历史大剧,历史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他人,特别是王振这种没有见识的小人。还告诉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然自己也不好过,就像朱祁钰一样。好像好人都短命,就像朱高炽和朱允祯,虽然人好,但是活不长,所以历史告诉我们,工作量力而为,身体要紧。所以,我还是早点睡觉吧!不用日理万机,还那么晚睡!
2022-04-24 01:14:58
-
羊城咏儿 (浮生难得是清欢。)
在我看来,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个聪明人,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过于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这句话始终被他牢牢的记在心里。 其二、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问到,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而在人们的心中,读书的真正目的大多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2011-04-07 00:00:12
在我看来,姚广孝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他是个聪明人,像他这样的智谋之人,如果过于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这句话始终被他牢牢的记在心里。 其二、他与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问到,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而在人们的心中,读书的真正目的大多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朱棣造反是为了皇位,他手下的大将们造反是为了开国功臣的身份和荣誉地位。道衍造反就是为了造反。他的眼光从来就没有被金钱权位牵制过,他有着更高的目标。道衍是一颗子弹,四十年的坎坷经历就是火药,他的权谋手段就是弹头,而朱棣对他而言只是引线,这颗子弹射向谁其实并不重要,能被发射出去就是他所有的愿望。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入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 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1-04-07 00:00:12
-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但可借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侯,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
2022-06-29 23:26:53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但可借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侯,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一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引自 第十五章 力挽狂澜 回应 2022-06-29 23:26:53 -
在那三干佳丽的深宫中,无数阴谋诡计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为了争宠争权,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会变得比男子更加阴狠毒辣,有的甚至不稽杀掉自己的骨肉去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武则天。 但这绝不是说她们可恨,可憎,事实上,在我看来,她们是一群可怜的人在那权力决定一切的世界中,有了皇后和宠妃的名分,有了权力,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消除所有的感情和同情心,变得冷酷无情。除此之外,别无他...
2022-06-29 22:54:58
-
军事指挥就如同一座金字塔,指挥的人数和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是成正比的,指挥的人数越多,对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从古至今,有能力站在塔顶的人是很少的。 多多益善是一种境界,它代表着指挥官的能力已经突破了人数的限制,突破了金字塔的塔顶,无论是十万、还是五十万、一百万,对于指挥官而言,都已经没有意义。 因为这种指挥官的麾下,他的士兵永远只有一个人,命令前进绝不后退,命令向东绝不向西。 同进同退,同生同死。这才是...
2022-06-29 22:20:43
-
登上皇位的人虽然大权在握。却时提心吊胆、唯在来天夜里醒来,会像上一个失败者那样失去自己网网刚得到的东西 因为一无所有并不可伯,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赶下去的那个人更修,他必须抛年荣华富贵的生活,藏身民间,从此不事,还要躲避当权者的追寻,唯有隐姓埋名,只求继续活下去。 这种城的心灵和肉体上的煎熬整整持续了二十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磨,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发疯。 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实很多...
2022-06-28 22:12:44
登上皇位的人虽然大权在握。却时提心吊胆、唯在来天夜里醒来,会像上一个失败者那样失去自己网网刚得到的东西 因为一无所有并不可伯,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赶下去的那个人更修,他必须抛年荣华富贵的生活,藏身民间,从此不事,还要躲避当权者的追寻,唯有隐姓埋名,只求继续活下去。 这种城的心灵和肉体上的煎熬整整持续了二十年,六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磨,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发疯。 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在权力游戏中,你没有休息的机会,一旦参加进来,就必须一直玩儿下去,直到你失败或是死亡。 得到了很多,但失去的更多。 这就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引自 第十章 最后的秘密 回应 2022-06-28 22:12:44
论坛 · · · · · ·
难道只有我比较好奇朱允文的死? | 来自奥特曼的忠实粉 | 2020-12-29 15:18:58 | |
一个越了解越喜欢的大明皇帝——朱棣 | 来自啰啰嗦嗦 | 2019-11-13 20:09:26 | |
权 力 | 来自略略略略 | 1 回应 | 2019-08-23 10:13:35 |
竟然读到于谦泪流满面 | 来自安德森 | 17 回应 | 2019-07-21 00:16:45 |
最爱朱棣 | 来自lynn | 18 回应 | 2019-01-17 17:53:08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1)9.0分 1876人读过
-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8)9.1分 178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图书250分类排行榜 (东方快车)
- 姑娘们要读的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doris记录生活)
- 豆瓣图书TOP250(旧版保存!2013.06) (陀)
- 豆瓣人多·势众·好评图书_1 (安地)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贰)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莎拉 2010-06-21 21:37:10
个人认为,在朱元璋和朱棣之间,更欣赏朱棣一些,不但有勇有谋,更是一个比较不错皇帝,为之后的朱高炽和朱瞻基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186 有用 傅踢踢 2011-11-17 20:56:30
朱祁镇完全是个基佬吧。。。
48 有用 欢乐分裂 2014-01-29 12:37:13
万国景仰来朝,永乐大帝文治武功;宫闱权斗,兄弟反目,政治风云波诡云谲;土木堡之变大浪淘金,于谦铮铮铁骨;即使在太平盛世,争斗和战争也从未远离,一口气看完!
38 有用 四十二 2015-10-06 19:57:30
读到于谦在保卫战分派武将镇守各城门那里直接激动得哭起来,如果上学时的历史书也能这样写大概我会坚持学文(−_−;)
26 有用 四夕 2010-11-28 10:44:24
上马冲锋是最勇猛优秀的将领,下马治国是最雄才大略的皇帝,朱棣一死我差点就没心情继续看下去了,朱元璋和朱棣此后的子孙都太不给力了。
0 有用 阿玛德乌斯 2022-07-03 13:33:34
中国自古以来政治斗争都是言语字词之间决定胜负和人头落地
0 有用 小长 2022-07-02 17:40:10
永乐帝的文治武功,朱祁镇的奇幻冒险,于少保的力挽狂澜,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小说更加精彩。
0 有用 P!NK*ᐇ 2022-07-02 09:31:12
最惊心动魄的土木堡之变 北京保卫战来了 同样的境遇 和三百多年前宋朝不同的结局 “主张南迁者 可斩” “不争一世 争百世 我争的是万世之名” 真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于少保千古! 殉国忘身 舍生取义 宁正而毙 不苟而全 你真的做到了 甚至比文天祥做的还好 瓦剌留学生朱祁镇就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吧
0 有用 V1C2R1a 2022-07-01 21:38:10
继续补课 堡宗算不算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要是没有土木堡之变我感觉明朝还能发展到唐朝那个水平土木堡之变属于把明朝的国运打没了本来属于蒸蒸日上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本来军事上属于主动出击之后只能被动防守还有其实明朝后期言官和皇帝对着干这一个祸根早就埋下了
0 有用 章鱼丸子小姐 2022-07-01 21:08:41
把正史讲得生动有趣 才是厉害且优秀的学者 那些年被乱改的历史剧洗的脑 从书中一一被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