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首次正式出版时,取用后者为书名,此后各版均同,《汉文学史纲要》仍沿用。
汉文学史纲要的创作者
· · · · · ·
-
鲁迅 作者
丛书信息
· · · · · ·
鲁迅作品单行本(人文社2006版)(共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古籍序跋集》《朝花夕拾》《华盖集》《集外集拾遗补编》《华盖集续编》
等
。
喜欢读"汉文学史纲要"的人也喜欢 · · · · · ·
汉文学史纲要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大乱之后,人们都想做皇帝,故曹操不能不如此。这一点影响到文章的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倡导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当时凡人都...
(展开)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最为精彩
主要讲的是汉代以前的文学发展史,先是介绍了文字的发源,然后再到成文、书与诗经。之后再介绍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以及他的代表作,让我对汉代以前的经典著作有了一些了解。鉴于本人文学素养不够高,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对这本书的看法感受不够透彻。 全本读...
(展开)

足以道中国的一份文学史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足见鲁迅古典文学功底之深厚。作为史纲,开头几章,理据清晰,逻辑缜密,文采斐然,其精彩读来恍然竟有不增一字不减一字之感。自汉语文字文章以来,诗、书二经为儒生采礼治国,解释多牵强附会,已失其情意之美。而后「言道术有庄周蔑诗礼,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金圣叹评六...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8.5分 281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8.8分 170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9.2分 61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4)8.1分 6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汉文学史纲要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洛木 2017-04-19 21:10:59
选取精当,虽充满个人情感的好恶,但大抵皆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文言书就,言简意赅,点评绝妙,后世的文学史取材多绕不开该书,尤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语流传深广。 先生后来之所以对传统文化极其憎恶并非发自肺腑,大概是当时的人受传统影响过深,而大部分的庸人接触的皆不过是统治阶层希冀的“传统文化”。故而他声嘶力竭地呐喊,想把这些麻木之人唤醒。 由本书所见,其传统文化底子极为深厚,如果他续写完文学史... 选取精当,虽充满个人情感的好恶,但大抵皆是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文言书就,言简意赅,点评绝妙,后世的文学史取材多绕不开该书,尤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语流传深广。 先生后来之所以对传统文化极其憎恶并非发自肺腑,大概是当时的人受传统影响过深,而大部分的庸人接触的皆不过是统治阶层希冀的“传统文化”。故而他声嘶力竭地呐喊,想把这些麻木之人唤醒。 由本书所见,其传统文化底子极为深厚,如果他续写完文学史,估计后世的文学史不过是为其作注脚罢了。 一家之言,是为所感。 (展开)
1 有用 周府雲 2013-03-12 22:38:19
又是一本一句顶一万句的书。可惜没写完。最适合的人总是没法写完最适合的著作。唉。
1 有用 卡塔西斯 2020-02-13 17:02:30
鲁迅的文学史。
1 有用 cylala 2019-09-14 21:29:16
可惜可惜只写到司马迁。实在可惜可惜。读起来发现之前见过的很多内容都是直接拿的这本书里的话。鲁迅实在是佩服啊! 假若这本中国文学史可以全部写成。晚年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在杂文上呢?当然英年早逝也是原因。不过考虑后面乱世,殊难为。
0 有用 桃稚莫莫 2011-10-07 17:29:53
语言是采用古文的,第一次看鲁迅的古文著作,有点拘束,而且有些字眼不大看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