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沟通分析(TA)是一种人格理论,它也是促使人格改变和成长的方法。《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是使TA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流行的两本著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父母”、“儿童”和“成人”三种自我状态如何改进我们与周围的人的关系,通过使用我沟通分析(TA)是一种人格理论,它也是促使人格改变和成长的方法。本书是使TA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流行的两本著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示了“父母”、“儿童”和“成人”三种自我状态如何改进我们与周围的人的关系,通过使用我们全部的自我状态与他人互动以达到“我好—你好”!本书不仅是TA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书籍之一!们全部的自我状态与他人互动以达到“我好一你好”!《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不仅是TA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书籍之一!
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的创作者
· · · · · ·
-
哈里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Thomas A. Harris,毕业于美国天普大学(TempleUniversity)医学院,是一位在海军中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在他完成第一次海上任务——珍珠港之战后,他成为海军精神医学部主席。1956年,他在萨克拉门多市开设私人门诊,成立沟通分析研究院,并成为国际沟通分析协会主席。哈里斯博士师从沟通分析理论的缔造者埃瑞克,伯恩博士,并在伯恩的理论观点之上写出了本书。
目录 · · · · · ·
脑外科医生的探索
一个基本的科学单元:沟通
第二章 “父母”,“成人””和“儿童”
“父母”
“儿童”
“成人”
第三章 四种心理地位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好
第四章 我们能改变
解放了的“成人”
什么促使人们改变
人是否具有自由意志
第五章 沟通分析过程
“父母”对“儿童”的沟通
“儿童”对“成人”的沟通
“成人”对“父母”的沟通
非互补或交错式沟通
如何保持“成人”
第六章 我们之间有何不同
污染
排斥
不会玩的人
缺乏道德感的人
失效的“成人”
总是很沉闷乏味的人,
“父母”-“成人””-“儿童”内容的差异
第七章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
第八章 “父母”-“成人””-“儿童”模式和婚姻目标的建立
第九章 “父母”-“成人””-“儿童”模式和儿童
从何处开始
学龄儿童
青春前期少年的治疗
……
第十章 “父母”-“成人””-“儿童”模式和青少年
第十一章 何时需要治疗
第十二章 “父母”-“成人””-“儿童”模式和道德价值观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婚姻是全部人类关系中最为复杂的关系。没有任何结合能像婚姻一样使人产生极度的感情纠葛,只有婚姻才能以令人头晕目眩的惊人速度经历从狂热的信誓旦旦到冷漠无情的、法律上的一笔勾销。停下来思考逝去的那些时光的无数内容时,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在处理其关系时必须有一个解放了的成人意识,而双方在过去都使婚姻通过了各自连续不断的父母意识和儿童意识。一般而言,婚姻契约是由儿童意识订立的。儿童意识将爱情看成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行为的东西;把幸福看成是被追求的、而不是为对方的幸福努力而得到的副产品。其父母意识知道什么叫做美满婚姻的年轻伴侣们真是幸运,只是这种人寥若晨星,许多人从未经历过美满的婚姻。因此他们从自己所读过的极其浪漫的小说里借用概念,在那些小说中,丈夫有一个好工作,在一家大广告公司作高级主管,每天晚上回家给他纤弱美丽的妻子带回一束玫瑰;妻子则在一幢价值五万美元的家里等着他,屋子的地板上涂了蜡,闪光明洁的窗子,屋里烛光莹莹,立体声组合音响放着爱情歌曲。当美梦破碎,地毯变得破旧,婚姻濒于消亡,立体声不再吱声,丈夫丢掉了工作,不再说:『我爱你』时,儿童意识带着『坏饼子』的旧磁带跑出来,全剧的表演在饼子的破裂中宣告完结。这才发现一切都是一枕黄粱。儿童意识只落得忧伤沮丧。陈旧的【不好】的感觉污染了夫妻双方的成人意识,他们没别的地方可以倾吐,于是只有向对方发泄。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两个人有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现实兴趣时,可以产生最美满的婚姻。然而,当儿童意识掌握婚姻计划时,两人的重要相异点却被忽略了。婚姻所说的『至死不渝』是建筑在非根本性的共通点上的。诸如『我们俩人都喜欢跳舞』;『咱俩都想要很多孩子』;『我们都喜欢马』;或者『我们都喜欢吃酸东西』等等。理想的爱人应该有宽宽的肩膀,明洁的牙齿,宽阔的胸膛,簇新的汽车,或者其他令人惊羡的东西。有时婚姻建筑在双方都持有的错误假设上,如『你的敌人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4页 -
三个原因促使人们改变。第一个原因是人们已经吃尽苦头,长久以来,他们到处碰壁,忍无可忍。第二个原因是人们缓慢产生的绝望,也称为倦怠或厌烦。第三个原因在于人们突然发现他们有能力去改变,这是沟通分析可预见的结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的人也喜欢 · · · · · ·
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从老婆的分娩往事所想到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天与老婆聊天,无意间聊到她生孩子的往事,在生孩子之前我们通过关系给到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好处,旨在希望整个过程更加顺畅。 可是没想到顺畅过度了 —— 分娩时段我在休息室焦急的等待时,产房门突然打开,护士满脸笑容递给我正在响的手机,原来是一个朋友的问候。我突然... (展开)
Am I ok? Are you ok?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河岸咨询室里,蛤蟆先生总结苍鹭的分析后,问:「我们都给自己童年的某一天拍照的话,每个人的照片都会非常不同?」是的,童年的经历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独特看法。那我们是怎样看自己的呢?又是怎样看别人的呢?在人生坐标上,我们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 (展开)


关于TA必看的一本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TA的书,也是非常经典的一本。TA的出发点在于,人所选择的行动,与他选择行动时的意识和状态是有关的。 一个人集父母,小孩,和成人意识于一身。一个人的父母意识是指内化的从他人那里借来、但并未经过检验的那一部分行为标准或者价值观。虽然这些价值观的...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8.5分 405人读过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8.5分 391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8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婉菁 2014-02-26 18:30:55
好书 心智成熟的沟通模式应该是“成人”——你好 我也好 不成熟的是其他三种“父母”“儿童”主导——我不好 你好;我好 你不好;我不好 你也不好——后三种都是必须改变的
1 有用 小平1945 2018-12-06 22:58:07
TA理论,浅显易懂,向往“我好——你好”类的亲密关系状态!
0 有用 长玉溪 2022-12-29 00:26:54 四川
看完之后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态更加敏感了。精华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主要是治疗案例,最后一章讲述的道德标准重点不稳,莫名绕到了存在主义的批判上
0 有用 momo(游泳版) 2018-09-17 22:34:53
2018-9-17 纸质 读完 感觉是本我、自我 、超我的通俗解释版~
0 有用 乐美🥰 2020-12-21 19:59:31
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