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问题:哲学家对80年前的中国印象》系统地反映了一个西方进步学者的中国观。尽管,时过境迁,书中所谈到的当时的中国时事早已成为人人皆知的历史,但作者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教育及中国人的性格等问题的许多分析仍不失为真知灼见,令人觉得历久弥新。
中国问题的创作者
· · · · · ·
-
伯特兰·罗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伯特兰·罗索,是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最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
目录 · · · · · ·
译者前言
徐志摩谈罗素与中国
罗素自序
第一章 中国的种种问题
第二章 19世纪以前的中国
第三章 中国与西方各国
第四章 现代中国
第五章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第六章 现代日本
第七章 1914年之前的日本与中国
第八章 “大战”中的日本与中国
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
第十章 远东当前的各种势力与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中西文明的对比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性格
第十三章 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十四章 中国的工业
第十五章 中国的前途
附言
后记
· · · · · · (收起)
徐志摩谈罗素与中国
罗素自序
第一章 中国的种种问题
第二章 19世纪以前的中国
第三章 中国与西方各国
第四章 现代中国
第五章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第六章 现代日本
第七章 1914年之前的日本与中国
第八章 “大战”中的日本与中国
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
第十章 远东当前的各种势力与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中西文明的对比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性格
第十三章 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十四章 中国的工业
第十五章 中国的前途
附言
后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问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问题"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问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罗素的《中国问题》和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问题》是罗素唯一一本关于中国的著作,这本书写于1922年。在书中,罗素向我们展示了通过对数学,尤其是数学逻辑的研究而训练出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对中国的国情的深刻而细致的了解。这些了解归纳出的要点是如此的准确以至于让我难以相信这本书是出自一个西方人的手笔...
(展开)

罗素眼中的中华文明优劣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罗素此公1920年在中国生活一年,带着他的西方逻辑试图全面的理解中国和中国人。从他对佛老的错误理解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虽然不能深刻洞察中华文化,但他还是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观察,发现了中国文化独有的优势并指出:中国文明如果完全屈服于西方文明将是人类文明史... (展开)> 更多书评 4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9)8.2分 364人读过
-
BiblioBazaar (2007)9.2分 142人读过
-
学林出版社 (1999)8.4分 884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8.9分 9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问题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eastcosta 2014-06-04 11:22:08
罗素在中国仅1921年游学一年就学就了这本《中国问题》, 罗素是爱中国的, 许多见解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正确的。
2 有用 偏西 2014-09-14 20:31:01
罗素在书中还谈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缺点,在我看来有一点确实引人深思,那就是冷漠。其实冷漠在我看来就是中国人缺乏基本的共情、自治的能力和公共精神,人人各扫门前雪才导致如此的。另一个就是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那就是绝不能全盘西化,中国人要靠自己的力量自救,接受西方文化的优点,也继承自己文化的优点,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升华的更高层次的文化,而不是变成第二个欧美,这点也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尤其对于今天中国... 罗素在书中还谈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缺点,在我看来有一点确实引人深思,那就是冷漠。其实冷漠在我看来就是中国人缺乏基本的共情、自治的能力和公共精神,人人各扫门前雪才导致如此的。另一个就是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那就是绝不能全盘西化,中国人要靠自己的力量自救,接受西方文化的优点,也继承自己文化的优点,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升华的更高层次的文化,而不是变成第二个欧美,这点也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尤其对于今天中国,我们好像更加的亲近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优点没学多少,糟粕倒是学了一大推,尤其是物质主义,金钱至上和过度欲望都,以及文化自卑盛行,包括强烈的民粹主义和排外在我看来都是自卑下的自我保护。 (展开)
0 有用 Witrue 2019-11-02 14:05:09
除去详细的历史事件外,其他内容类似于《儒教与道教》的概括和延伸。
0 有用 白汁 2018-10-27 22:55:21
粗略翻看了罗素的这本书,乍一看像是在讲历史,读到后面发现还写了中国人的性格、教育、工业等的内容,例如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去看待中国人的性格:礼、冷漠、懦弱、贪婪等,又对反照自身多了些参考意义。
0 有用 时间在走 2018-06-21 01:42:37
你国以前口碑还挺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