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光直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译者: 郭净
出版年: 2013-1
页数: 146
定价: 3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张光直作品系列(新版)
ISBN: 9787108042187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作名: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译者: 郭净
出版年: 2013-1
页数: 146
定价: 3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张光直作品系列(新版)
ISBN: 9787108042187
内容简介 · · · · · ·
作者一向主张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要跨出传统的专业局限,从史学、考古、美术史、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而此书正是他本人所做的一次最彻底的试验。本书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可以看作是作者一生研究古代中国的综合性成果。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英、中、日三种文字的译本在世界各地流传。
美术、神话与祭祀的创作者 · · · · · ·
-
张光直 作者
目录 · · · · · ·
中译本作者前记
鸣谢
序言
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第二章 道德权威与强制力量
第三章 巫觋与政治
第四章 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
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
第六章 对手段的独占
第七章 政治权威的崛起
附录 三代帝王表
后记 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
译者的话
2001年版校译者的话
· · · · · · (收起)
鸣谢
序言
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第二章 道德权威与强制力量
第三章 巫觋与政治
第四章 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
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
第六章 对手段的独占
第七章 政治权威的崛起
附录 三代帝王表
后记 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
译者的话
2001年版校译者的话
· · · · · · (收起)
喜欢读"美术、神话与祭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美术、神话与祭祀"的人也喜欢 · · · · · ·
美术、神话与祭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4 条 )

李零:我心中的张光直先生
今年一月初,我记不清是哪一天了,罗泰先生告我,几天前,即当月三号,张光直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我赶到北大勺园七号楼,给张先生家发唁电,不知说什么好。发完唁电,我很难过,到罗泰房间谈了很久。除了追怀往事,我问罗泰,你是张先生的学生,你说,张先生这一辈子,他的贡...
(展开)

张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
研究古代史的学者,对人类一般社会进化法则的概括,从前总是立足于西方文明的历史,不过他们现在很少这样做了。为此,我们感谢新大陆的史前学家,是他们在过去的百年里向人们证明:东半球的人类在与西方文明隔绝的状态下,取得了高度的文化成就;对人类一般进化法则的研究,必...
(展开)
> 更多书评 54篇
论坛 · · · · · ·
哪个版本好 | 来自文麓 | 2 回应 | 2021-01-29 15:03:07 |
麻烦问下这本美术.神话与祭祀在哪里还能买到 | 来自海角 | 5 回应 | 2018-03-21 22:11:0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9.1分 33人读过
-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8.9分 610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7)8.5分 448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8.8分 40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书单 (哦)
- 【三联学术 2011—2018】 (三联学术)
- 2013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美术、神话与祭祀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頨譞 2023-11-03 15:47:08 北京
希望上古史研究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复杂关系不要笼罩在与史学无关的阴云下。
1 有用 野狗阔步 2019-12-17 00:26:06
总觉得想继续深入看下去的小书,印象最深莫过于青铜器纹饰来由的部分,与我曾在校园学到的知识大相径庭,更加深刻可信
2 有用 Joey 2023-10-06 16:18:22 河南
惜乎成书较早,野心似乎也太大,最终想要论述“中国/玛雅/萨满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二分与“颠倒”,其实当作华北中原的内部研究已足够好。但当然,这样的研究破解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西方中心观偏见。更可惜这样的著作应该高中时读,如此,当时也不会看到余某论天人之际就觉得大开眼界了。全书持板正的唯物史观,与“美术”关系不大,而是致力于论述早期中国政治权力的兴起和维系。礼器上的动物纹样并非审美形式,而是巫觋沟通... 惜乎成书较早,野心似乎也太大,最终想要论述“中国/玛雅/萨满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二分与“颠倒”,其实当作华北中原的内部研究已足够好。但当然,这样的研究破解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西方中心观偏见。更可惜这样的著作应该高中时读,如此,当时也不会看到余某论天人之际就觉得大开眼界了。全书持板正的唯物史观,与“美术”关系不大,而是致力于论述早期中国政治权力的兴起和维系。礼器上的动物纹样并非审美形式,而是巫觋沟通天地的助手。以人口繁衍而非技术突破为“文明化”的主要方式是这片土地千万年来的路径,那么在人口形势大变的今天,历史会怎样展开呢? (展开)
6 有用 郁则 2018-05-05 19:54:17
虽是小书,气象磅礴。张光直先生不受制于材料,直抒性情,阐发了许多本来需要大量论证的观点。首先,篇目抢眼,把三代这条线索拎得很清楚。其次,是西体中用,再也没有玄玄道道的概念,很现代,也很明晰。张先生用青铜纹饰讲述“绝天地通”时候对“铸鼎象物”的论证以及举“饕餮食人卣”的例子以生死两界作为解释,都让人产生了似乎是在阅读小说的错觉。直接引用一段感受这激情澎湃的文字吧:“古代中国文字的形式本身便具有内在的... 虽是小书,气象磅礴。张光直先生不受制于材料,直抒性情,阐发了许多本来需要大量论证的观点。首先,篇目抢眼,把三代这条线索拎得很清楚。其次,是西体中用,再也没有玄玄道道的概念,很现代,也很明晰。张先生用青铜纹饰讲述“绝天地通”时候对“铸鼎象物”的论证以及举“饕餮食人卣”的例子以生死两界作为解释,都让人产生了似乎是在阅读小说的错觉。直接引用一段感受这激情澎湃的文字吧:“古代中国文字的形式本身便具有内在的力量。我们对古代中国文字与权力的认识看来证实了这种推测。文字的力量来源于它同知识的联系;而知识却来自祖先,生者须借助于文字与祖先沟通。这就是说知识由死者掌握,死者的智慧则通过文字的媒介而显示于后人。”附录比对了中西文明的不同属性,一“连续”,一“破裂”,立论深沉,颇有洞见。确实是张先生最好的著作。 (展开)
45 有用 文在兹 2013-05-07 20:49:53
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个生僻字:“古陶文孴(ni)录”,本书印成了“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