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做“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7)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做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6)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创作者
· · · · · ·
-
陈存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
1949年,赴港行医。
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
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
...
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
1949年,赴港行医。
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
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
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
1990年9月9日,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
目录 · · · · · ·
第二章 地窟下藏银揭秘 富家地窟 窖藏银元 受教甘翁 突遭波折 痛失宗师 转从业师 仲师宽大 备受优遇 书寓风光 别有天地 出《康健报》 风行一时 悬壶应诊 盛宴亲友
第三章 事章太炎以师礼 垂询家世 立雪程门 鬻书生涯 清贫拮据 客居杭城 题诗讲学 苏州讲学 广收弟子 论医识药 不为良相 返璞归真 愿葬青田
第四章 结婚前失恋滋味 意中有人 两心相照 情事生变 壮士断臂 摒弃万虑 寄情游乐 迅速成婚 安居乐业 远游燕京 物价更廉 游颐和园 参观故宫 访琉璃厂 搜购医典 任何文物 摹制有术
第五章 抗争后中医不废 废止中医 轩然大波 全沪停诊 开会集议 各地响应 云集沪上 三月十七 召开大会 五人代表 赴宁请愿 车抵南京 声势浩大 分访各方 反应良好 卫生部长 折柬相邀 胜利返沪 摄影留念
第六章 药王庙遭遇离奇 药王庙中 闯下大祸 阶下之囚 身不由己 四大名医 折柬邀宴 旧地重临 荣辱悬殊 庙中施诊 南风北渐 水木清华 垂老北大
· · · · · · (更多)
第二章 地窟下藏银揭秘 富家地窟 窖藏银元 受教甘翁 突遭波折 痛失宗师 转从业师 仲师宽大 备受优遇 书寓风光 别有天地 出《康健报》 风行一时 悬壶应诊 盛宴亲友
第三章 事章太炎以师礼 垂询家世 立雪程门 鬻书生涯 清贫拮据 客居杭城 题诗讲学 苏州讲学 广收弟子 论医识药 不为良相 返璞归真 愿葬青田
第四章 结婚前失恋滋味 意中有人 两心相照 情事生变 壮士断臂 摒弃万虑 寄情游乐 迅速成婚 安居乐业 远游燕京 物价更廉 游颐和园 参观故宫 访琉璃厂 搜购医典 任何文物 摹制有术
第五章 抗争后中医不废 废止中医 轩然大波 全沪停诊 开会集议 各地响应 云集沪上 三月十七 召开大会 五人代表 赴宁请愿 车抵南京 声势浩大 分访各方 反应良好 卫生部长 折柬相邀 胜利返沪 摄影留念
第六章 药王庙遭遇离奇 药王庙中 闯下大祸 阶下之囚 身不由己 四大名医 折柬邀宴 旧地重临 荣辱悬殊 庙中施诊 南风北渐 水木清华 垂老北大
第七章 吴稚晖妙喻性理 吴家老翁 一见如故 门禁森严 机关重重 不受俸禄 鬻书自给 风趣幽默 不同凡响 玩世不恭 谈笑风生 讨论篆文 缠缠而已 修心养性 获致长寿 语言天才 出人意外
第八章 于右任图报知己 贵妇引见 结识髯翁 煮茶论字 博古证今 感恩图报 深入花丛 书生本色 一介不取 一枝笔杆 竞选失败 意志坚强 克服痕痒 噩耗传来 右老仙逝
第九章 丁福保指导购地 丁翁教导 初次置业 左边青龙 右面白虎 以钱赚钱 何其易也 生财之道 预定方针 汇集古钱 分别朝代 康熙通宝 已成稀见 外国得之 视同拱璧
第十章 李时珍墓前萋萋 坐拥书城 其乐无穷 游莫干山 小有收获 药学辞典 好梦成空 挫折横生 工作不辍 远游蕲春 访李氏墓 李氏墓碑 摄得一景
第十一章 编药典百折不挠 埋头苦干 传票飞来 重要文件 意外得来 一堂了案 化险为夷 帮助同道 取回执照 编修药典 名流序跋 出版前后 枝节横生
第十二章 城隍会别具深意 疲劳过度 养病南市 游览沪滨 遍访胜迹 游城隍庙 查城隍史 上海小吃 别具风味 城隍出巡 会景盛大
第十三章 游日本风俗怪异 借钱哲 学随机应变 康复之后 谣言平息 书业奇迹 一折八扣 忽获巨款 拟游日本 初次出国 一路顺风 初试风吕 难以为情 游历胜迹 遍购医书 归来一年 完成丛书 年晚习俗 仪式繁多
第十四章 接财神空有所期 新年旧规 兜喜神方 爆竹声中 满口好话 爱俪园中 新年景象 新正开诊 气象一新 阅人既多 深信因果 发财奖券 全是骗局 币制多变 银元不变
第十五章 谢利恒师情回忆 地理世家 澄衷校长 编纂医典 名震全国 晋京请愿 居功最伟 演讲地理 哈定拜服 及门诸子 驰誉各地 专心黄老 参究内功 抑郁难舒 未登上寿
第十六章 上海滩人才济济 人才辈出 甲于全国 经济重镇 航业先进 纱厂巨子 荣氏企业 烟业大王 宁波陈氏 小本经纪 成大事业 上海滑头 三个有半 黄楚九氏 建大世界 交进霉运 死神光降 日夜银行 倒闭风潮 身后风波 出人意表 犬与华人 不准入内
第十七章 法币成功银元废 金银比价 时有上落 庄票制度 信用为本 参观库存 都是白银 银楼缺银 改用银片 废元改币 币值稳定 藏银之家 秘密搜集 屡经战乱 人口大增 银元沧桑 拓本留影 袁寒云家 获洪宪币 洋泾浜话 起源上海
第十八章 市面繁荣风气改 西侨产业 纷纷转手 经济侵略 言之可怕 妇女风气 影响全国 上海钱庄 宁波帮多 买办阶级 不可一世 银元绝迹 镍币出世 币制改革 物价稳定 难民麇集 市面繁荣 太虚法师 受人利用
第十九章 为防牵累急走避 开战损失 人人难免 突接电话 弃家出走 旅途寂寞 邂逅丽人 困居苏州 痛苦万分 参加悼亡 忽获喜讯 由苏返沪 日人来访 陈光甫氏 雄才伟略 “一·二八”后 畸形繁荣
第二十章 一枚银元值千亿 屡肇战端 南京屠杀 日本军票 嫁祸中国 南京暴行 铁证如山 军人霸权 野心狂妄 抗战初期 五洋独秀 物价飞涨 法币贬值 买地漏风 费尽口舌 兴建新厦 谣诼频传 币制动摇 比数惊人 世乱如麻 纸比币贵 捣乱毒计 抛售银元 银元时代 从此结束
后记
· · · · · · (收起)
"银元时代生活史"试读 · · · · · ·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失怙 迁出旧宅 生活艰辛 先学西医 再学中医 为师服务 渐知物价 初识丁翁 领教理财 生活困顿 卖文助学 否极泰来 进入鸿运 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章师到杭州的第二日,晨起忽然要穿马褂,并命我与次公,同样要穿马褂,但是我们两人,当时还在少年时代,穿的只是竹布长衫,向来不备马褂,章师无奈,便叫我们两人,带了香烛一副及水果数件,慢慢儿由昭庆寺沿河滨到楼外楼旁边的“曲楼”,原来他去凭吊他的老师俞樾(字曲园)故居。到了曲楼门前,就让我们叫门,应门的是一位老妪,章师就高视阔步而入,那老妪询问来访何人,章师说来拜祭老师,双方因言语隔阂,那老妪方在扫地,竟举起扫帚作逐客状,章师与我们二人,只得退出。章师说:老妪不解事,姑坐在门外,等有人出入时,再说明缘由进入,于是他就在门外土墩上大谈其幼年时,就在此就读,当时门前无马路,这条路是后来填出来的。又指着湖边的“苏堤白堤”,说当时都是一些泥土的小路,六条桥也是后来造的,他说为了拜谒老师,应该立雪,多等几个时辰是没有关系的,我们无论如何要进去拜祭一下,大约等了两个时辰之后,曲楼门开,有一个中年人走出,章师就诚诚恳恳地向他说明来意,那人自称姓陆,并说:“曲园已数度易主,所以屋内没有一人是姓俞的。”章师乃要求到园里去“耍子”(杭州话游览之意),主人即陪我等入内,庭园中,有枇杷树两棵,章师指说:“这仍是旧时之物。”到大厅中又见一幅横额,写着“春在堂”三字,说:“这也是曲园老人的遗墨。”就命我等点起香烛行三跪九叩首礼。陆姓在旁看得呆了,章师又说出左边厢房,即是旧时他的读书处,要求拿出纸笔要留几个字,但是主人只有笔墨而无纸,章师即在墙上题了两首诗,黯然而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事章太炎以师礼 垂询家世 立雪程门 鬻书生涯 清贫拮 -
稚老有—句传诵全国的名言,叫作:“口宽债紧”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女性与经济的关系,但是这句话到处可以以引用得到,在经济学上也可以算是一句名言;在政治学上,在人事间也常常用得着。他有一次,曾谈到过男女房事的日期问题,他就用无锡口吻念出一首俚歌每句歌词的韵脚,都很调匀,念起来很顺口,歌云:血气方刚,切忌连连;二十四五,不宜天天。三十以上,要像数钱;四十出头,教堂会面。五十之后,如进佛殿;六十在望,像付房钿。六十以上,好比拜年;七十左右 解甲归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0 条 )

绝版多年,终于重版出来!一部民国上海爷叔的奋斗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枚银元,也就是民国时的一元钱,在旧时的上海能买到什么?根据当时的物价,银元一枚可换一百二十八枚铜板,一个铜板就用处极大,够小孩开心一整天。比如一个铜板能买来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一块甜润的百草梨膏糖,如果再添上一枚,就能换来一碗城隍庙的酒酿圆子。沪上名医陈... (展开)
绝版书再生,旧上海风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年的上海书展总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在民国时期,这里曾坐落着上海最大的私家花园——爱俪园,由犹太富商哈同夫妇匠心独运,因而又被称为"哈同花园"。 📖陈存仁的《银元时代生活史》让我们见识了爱俪园中的美景与故事。“这个花园,十足是颐和园雏型的园林景色;这个花园... (展开)论坛 · · · · · ·
章太炎的孙辈用史实质疑此书的真实性(转) | 来自箫扬 | 10 回应 | 2025-07-11 17:31:57 |
陈巨来评价陈存仁 | 来自精力善用 | 1 回应 | 2025-07-11 17:27:15 |
陈存仁最初追求的那个女孩是谁? | 来自猪蛋 | 12 回应 | 2024-07-11 12:19:29 |
作者初恋女友Alice应该不是陈皓明 | 来自暗夜行 | 1 回应 | 2024-07-11 12:16:17 |
这书能再版一下么? | 来自离香 | 7 回应 | 2024-04-03 14:00:0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4)8.6分 760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8.6分 31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8.5分 6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要赶在我的30岁之前读完的书,管它生吞还是活剥 (灰)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2007年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 (小欢欢)
- 和菜头之驴眼看书 (lait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银元时代生活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伯阳父 2012-10-08 14:24:36
很好看的一本书 对了解近代中国和中医近代史都有帮助
7 有用 漆園 2012-11-19 17:08:54
這絕對是本奇書,越看到最後就越迷戀。舊時的大上海,商賈政客、士紳名流、販夫走卒、乃至妓女、白相人、黑社會,都各有做派。無數掌故好玩,勁道,甚至驚心動魄。阿城說:“寫老上海的書,這一本最好。”對了,80年代電視劇《上海灘》的片頭有“特別顧問”,那人即是陳存仁。
3 有用 好多人我好害怕 2016-02-03 17:36:45
好看好看真好看!陈存仁为人温厚正直又不死板,平生境遇奇特,虽逢乱世却能独善其身,未经太多苦难,碰上那时风云际会人才辈出,因此青年时期又交友广阔,朋友个个是奇人名流,出身世家,兼拜十多位名师,不光要精(医)术,还要通(国)学,文章平实又不乏意趣,比齐如山可爱太多。旧时中医近乎修行者,故事讲起来过瘾过瘾真过瘾。
1 有用 中华小快板 2014-05-30 16:42:21
比较有趣,但一直有人质疑是否是作者亲历
4 有用 慕 2011-07-05 18:01:09
看得我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