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尤迪特·海尔曼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Sommerhaus, später
译者: 任国强 / 戴英杰
出版年: 2007-5
页数: 154
定价: 1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2006083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Sommerhaus, später
译者: 任国强 / 戴英杰
出版年: 2007-5
页数: 154
定价: 1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2006083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德国青年女作家尤迪特·海尔曼迄今为止唯一的作品,该书包括九个短篇,多描写柏林普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艺术青年的生活更是她喜爱的主题,因为她原本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们疏离于扰攘的主流社会,没有确定的生活目的和生活轨迹,也无法以常规来衡量他们的喜与悲,但他们并不是令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怪物。海尔曼以女性的细腻,大量描写细碎的生活琐事,然而那不是为了铺垫或渲染,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姿态,似乎便可以使读者产生“蓦然回首”的感动,对这些艺术青年的情绪产生共鸣。
图书目录
红珊瑚手镯
飓风
索尼娅
某种东西的了结
巴厘岛女人
洪特尔-汤普森-音乐
夏屋,以后
暗箱
在奥德河的这一边
夏屋,以后的创作者
· · · · · ·
-
尤迪特·海尔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尤迪特·海尔曼(Judith Hermann):德国女作家。1970年生于柏林。当过酒吧服务生,在纽约做过实习记者。1997年获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奖学金,专心创作一年,完成短篇小说集《夏屋,以后》。该书1998年出版后获广泛好评,作者因此获不来梅市文学提携奖(1998)、胡戈-巴尔奖(1999)、鲁道夫-亚历山大基金会奖(1999)、克莱斯特奖(2001)。2003年,她的短篇小说集《不过是幽灵而已》出版,在德国亦大受读者欢迎。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个冬天有时叫我想起了什么,想起一种我曾经有过的心境,想起一种我曾经感觉到过的喜悦?对此我并不清楚。天寒地冻,闻着有股烟味,有股雪味,我转身侧耳倾听我不可能听见的什么,有个词儿就在嘴边,可就说不出口,是一种心神不宁,你知道吗?你是知道的,然而你或许会说,一切无名之物都该有个名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5页 -
索尼娅很韧,我指的不是那种“想枝条一样柔韧”,不是身体上的,索尼娅很韧——脑子里边的。这难以说清,可能在于——她允许我做任何一种转换,允许我对她自身特征产生任何一种可能的愿望。她会是个无名之辈,会是一个矮小额缪斯,回事一个那种当街邂逅、经年之后以一种强烈的失之交臂的感觉浮上心头的女人;她回事物质但又忠诚、完事不恭担忧深思熟虑,她回事雍容华贵、仪态万方,有那么些瞬间片刻,她又是个小妮子,一脸苍白地裹着件棕色大衣,地地道道无足轻重;我觉得,她之所以如此之韧,因为她原本微不足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夏屋,以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夏屋,以后"的人也喜欢 · · · · · ·
夏屋,以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 更多书评 2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7.3分 353人读过
-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GmbH (1999)8.2分 2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7.3分 72人读过
-
Fischer Taschenbuch Vlg. (2007)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世界中短篇小说作家(200+) (RMR)
- 我凭名字认定了你 (小盆景)
- 李海鹏提及过的图书 (Sabrina)
- 子夜书社 (lucy)
- 关于德国 你该看的 (书籍) (≌菩提风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夏屋,以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岩菽 2008-12-30 23:16:34
如同爱情和暂时性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说法,人总在矛盾的两极往复挣扎,内心再如何波澜壮阔都要维持表面的若无其事,以免被巨大情感和境况的落差灼伤。海尔曼的叙事收放自如,语言的魅力透过翻译的扭曲依然熠熠生辉,节奏和留白极好,强烈的电影镜头感,而且是我喜欢极了的那种导演给出事端和情绪却不做任何价值判定的故事。和整整一个时代相勾连,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大而化之的表达。不同时期的代入感,偶然的出乎意料的片段和似乎... 如同爱情和暂时性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说法,人总在矛盾的两极往复挣扎,内心再如何波澜壮阔都要维持表面的若无其事,以免被巨大情感和境况的落差灼伤。海尔曼的叙事收放自如,语言的魅力透过翻译的扭曲依然熠熠生辉,节奏和留白极好,强烈的电影镜头感,而且是我喜欢极了的那种导演给出事端和情绪却不做任何价值判定的故事。和整整一个时代相勾连,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大而化之的表达。不同时期的代入感,偶然的出乎意料的片段和似乎理所当然的最终抉择,每每让我想起大卫林奇,那种介于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生活。一气贯通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 (展开)
0 有用 cream.cx 2013-10-17 10:41:54
更喜欢 除了幽灵,别无他物
4 有用 小水 2008-04-24 19:20:42
小说很好,翻译不行
0 有用 junepig 2008-05-08 20:16:11
不懂得德语,所以无从判断是否从风格上忠于原著,但译笔至少 流畅亲切,不做作。以这种残缺的知识背景去判断,会感觉海尔曼无论是题材还是语言上,都消解了德语文学给人的一种刻板印象式的力度,去民族,去国籍,去地域,去背景,就是一些走来走去恍惚而无畏的人们,也许这的确是“平”的世界“新一代的声音”,除了第一个故事有点幼稚和做作之外,都很成熟,看了之后会默默心痛,合上书页调整一下呼吸。我们还能要求更多吗?
0 有用 ≌菩提风花 2010-10-23 21:09:51
Le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