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法国20世纪文学丛书
原作名: Un barrage contre le Pacifique
译者: 张容
出版年: 1994
页数: 300
定价: 6.10
装帧: 平装
丛书: 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安徽文艺版
ISBN: 9787539611983
内容简介 · · · · · ·
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写于1950年。中心人物是母亲,母亲为在印度支那购买的耕地免受潮水之害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而一切辛苦全部枉费,堤坝被冲毁,殖民地并不是家园……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创作者
· · · · · ·
-
玛格丽特·杜拉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1932年后回法国定居,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国政府殖民部工作,参加过抵抗运动。1943年,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剧作和电影作品,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谭立德,1944年生,广东中山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1932年后回法国定居,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国政府殖民部工作,参加过抵抗运动。1943年,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剧作和电影作品,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谭立德,1944年生,广东中山人,1983年2月至1985年1月赴法进修,1978年11月起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丛书、译丛编辑部工作,现任研究所编审,法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编著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责编)、《热奈特:叙述话语、新叙述话语》(副主编、责编)、《世界文论1~7辑》(副主编、终审)、《法国作家、批评家论左拉》(编选)、《把真实世界引入小说世界》(论文),译有《雨果戏剧集》(合译)、科莱特《松鼠》、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夜半撞车》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自从苏珊踏上从电车道至上城区中心这条大街时,这种感觉就难以察觉地产生了,然后,变得更加明显了。当她到达上城区中心时,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甚至变成了一个不可饶恕的事实,那就是,她非常可笑,而且一目了然。嘉尔曼错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走在这些街道上,走在这些人行道上,走在这帮贵族富豪和王子王孙中间。大家并不拥有同样的生活才能。他们似乎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他们的同伴中间,迈向确切的目标。而她,苏珊,则没有任何目标,没有任何同伴,从来没有在这个舞台上存在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2页 -
嘉尔曼自有她并不苦涩的人生哲学,她轻易地安于命运的安排,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但她顽强地禁止自己陷入任何可能败坏情绪的恋情,这是个十足的娼妓,生来就习惯于她那些伴侣来来去去,习惯于赚钱的艰苦,生来就养成了疯狂般的独立习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人也喜欢 · · · · · ·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到《情人》

命运,冲垮了一切吗?


如同雨水,果实,洪水一般的儿童

再不会有第二个杜拉斯

悲凉的挣扎、逃离和希望(吴痕/文)

希望和绝望,本没有太大的差别
>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8.4分 2066人读过
-
Gallimard (1970)7.8分 37人读过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8.2分 132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8.6分 26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安徽文艺版) (大不了)
- 所有事物在你之中沉没 (Irgendwann)
- 到黑夜理书没办法(我囤的法国文学译本) (章乐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玛格丽特·杜拉斯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ovich 2010-09-01 17:20:35
一个在亚洲殖民地的底层白人女性,几乎像是古希腊悲剧主人公,被生活和不公正彻底撕碎。不过,在“悲剧女主人公”的背景里,是大批连悲剧都算不上的日常剧——蝼蚁一样死去的殖民地孩子,无声无息,杜拉斯敏锐地呈现了这一矛盾,让整个图景显得更加绝望,无怪乎母亲的两个孩子,不论付出何等代价,都要逃走。
1 有用 小油飞 2011-10-25 19:26:54
论文字的感染力,不及《情人》。有一种不似杜拉斯的现实。话说,我开始怀疑她究竟有没有写过小说了……所有故事都是自传的变体……
1 有用 vivi 2017-01-11 16:13:36
读的第一本杜拉斯,真真觉得自己读得太晚!文字相当有影像感,留声机-《新加坡的一夜》-《拉莫娜》;平原的环境垂死的孩子;青苹果-菠萝树;戒指-爱情-做爱-杏仁(嘉尔曼曾说苏珊的身体像杏仁,而约瑟夫也说情人的吻有口红的杏仁味);马-B12-555香烟-土地-堤坝;电影院-钢琴!母亲在电影院弹了10年钢琴却始终没看过一场电影、嘉尔曼和约瑟夫在电影院相识、苏珊在电影院找到另一片天地;男人说“我一生都在寻找... 读的第一本杜拉斯,真真觉得自己读得太晚!文字相当有影像感,留声机-《新加坡的一夜》-《拉莫娜》;平原的环境垂死的孩子;青苹果-菠萝树;戒指-爱情-做爱-杏仁(嘉尔曼曾说苏珊的身体像杏仁,而约瑟夫也说情人的吻有口红的杏仁味);马-B12-555香烟-土地-堤坝;电影院-钢琴!母亲在电影院弹了10年钢琴却始终没看过一场电影、嘉尔曼和约瑟夫在电影院相识、苏珊在电影院找到另一片天地;男人说“我一生都在寻找18岁的法国少女,这是我的理想,18岁是个美妙的年龄,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教,把她们变成可爱的小摆设。” (偶有错别字,翻译相对平实,接下来读谭立德版,然后看电影。) (展开)
0 有用 elwing 2008-11-19 14:51:43
读研时必读的书。都记不大清了,当时是当任务去读的。
0 有用 月出泽陂 2024-06-27 18:16:50 中国香港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