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巴黎圣母院》也许为中世纪艺术开辟了真正的前景;而对中世纪这一辉煌艺术,至今有些人还不甚了了,更糟糕的是还有人不屑一顾。作者甘当此任,但是他认为这一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他已有多次机会维护我们的古老艺术,高声揭发种种亵渎、毁坏和玷污的行为。今后他还要乐此不疲。他责无旁贷,要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他一定要反复强调。学院派那些主张打倒偶像的人,越是疯狂地攻击中世纪建筑艺术,他越要坚持不懈地起来捍卫。因为,中世纪的建筑艺术落入什么人手中,今天无知的工人又是如何抹灰刷浆,胡乱对待这一伟大艺术的遗迹,叫人看着实在痛心!`我们这些聪明的人,眼睁睁看着他们胡来,站在一旁仅仅嘘几声,这真是莫大的耻辱!`这里讲的情况,何止发生在外省,还天天发生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窗户下面;天天发生在巴黎,发生在这个大都市,这座文化名城,这个新闻、言论、思想自由之邦。在要结束这篇“说明”的时候,...
《巴黎圣母院》也许为中世纪艺术开辟了真正的前景;而对中世纪这一辉煌艺术,至今有些人还不甚了了,更糟糕的是还有人不屑一顾。作者甘当此任,但是他认为这一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他已有多次机会维护我们的古老艺术,高声揭发种种亵渎、毁坏和玷污的行为。今后他还要乐此不疲。他责无旁贷,要反复强调这个问题。他一定要反复强调。学院派那些主张打倒偶像的人,越是疯狂地攻击中世纪建筑艺术,他越要坚持不懈地起来捍卫。因为,中世纪的建筑艺术落入什么人手中,今天无知的工人又是如何抹灰刷浆,胡乱对待这一伟大艺术的遗迹,叫人看着实在痛心!`我们这些聪明的人,眼睁睁看着他们胡来,站在一旁仅仅嘘几声,这真是莫大的耻辱!`这里讲的情况,何止发生在外省,还天天发生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窗户下面;天天发生在巴黎,发生在这个大都市,这座文化名城,这个新闻、言论、思想自由之邦。在要结束这篇“说明”的时候,我们不禁要举出几例,来说明他们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就在巴黎艺术公众的眼皮底下,全然不顾别人的谴责,每天都策划、讨论、开始并继续破坏文化的行径,而且心安理得,尽量干得漂亮,简直胆大包天,令批评家们瞠目结舌。大主教府最近拆除了,这座邸宅并不美观,倒还不算作孽,可是一股脑儿也把主教府拆毁,殊不知这是十四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古迹,热衷于拆毁的建筑师根本不懂得加以识别。他们良莠不分,一并铲除。现在又有人议论要拆毁精美的万森小教堂,拆下的石料用来建造什么连道迈尼都不曾需要的堡垒。一方面不惜工本,加紧修复波旁宫那个破玩意儿;另一方面却任凭秋分的狂风肆虐,扫荡圣小教堂美轮美奂的彩绘玻璃窗。屠宰场圣雅各教堂的钟楼四周,前几天又搭起了脚手架,说不准哪天早晨,就要挥舞镐头了。事有凑巧,一名泥瓦匠在司法宫那两座威严的钟楼之间盖了一间小白屋。另一名泥瓦匠又去阉割圣日耳曼草地,那可是有三座钟楼的封建时代教堂。毫无疑问,还会有一名泥瓦匠,要夷平圣日耳曼-欧塞鲁瓦王家教堂。所有那些泥瓦匠都自称是建筑师,由省政府或国库来支付报酬,他们还穿上绿色礼服,而所干的事,无非是以冒牌的风格损害真正的风格。就在我们写这篇“说明”的时候,这种景象多么可悲啊!`他们当中的一个人正掌握土伊勒里宫;另一个人对着菲利贝·德洛姆劈面砍了一刀,这位先生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硬让他那低矮蠢笨的建筑,横卧在文艺复兴建筑物这面最挺秀的门脸之前,这当然不能说是一件无足挂齿的丑闻!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文学大师。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件,1841 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为《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李玉民,著名学者、翻译家。译著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幽谷百合》《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艾吕雅诗选》《烧酒与爱情》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其实,自开天辟古直至基督纪元十五世纪(包括十五世纪在内),建筑艺术向来就是人类最伟大的书,是人类在其力量或者才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主要表达手段。随着最初的人感到记忆力负担过重,随着人类各种记忆的包袱变得太混杂、太沉重,以至于光凭直接和飘忽的言词就有可能在传递的途中丧失一部分的时候,人们就以最经久、最显现、最自然的方式,把各种记忆记载在地面上。每种传统都凝结成为一座纪念物。早先的纪念物是一堆堆石头,就象摩西所说的,尚未被铁触及过。建筑艺术也像任何文字一样,先从字母开始:竖起一块石头,就成了一个字母;每个字母是个象形,每个象形承受一组意念,好象圆柱承受着柱头一般。原始部落在全世界地面上到处都同时这样做的。在亚洲的西伯利亚,在美洲的潘帕斯草原,都可见到凯尔特人的那种擎天石。而后造出一个个词。把石头垒石头,把花岗岩音节加以连结,进行言词某种组合的尝试。克尔特人的平石坟和独石垣,伊特鲁立亚人的古冢,希伯来人的墓穴,这些全都是词。其中有些是专有名词,尤其是古墓。有时候有的地方的石头又多又宽广,人们就书写一个句子。卡尔纳克的广大石堆群,就已是一个完整的语句了。最后才写出书来。传统滋生象征,反面被象征淹没了,这好像树干被树叶渐渐遮住一样。所有这一切为人类所崇奉的象征,随着岁月的变迁,愈来愈繁多,愈来愈增加,愈来愈交错,越来愈复杂,早期的纪念物再也没法容纳了,遂从四面八方泛溢开来。早期的那种纪念物勉强还能表达原始传统,由于原始传统如同其纪念物一样,纯朴,简单,匍匐在地面上。象征需要在建筑物上得到充分发展。这样,建筑艺术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而突飞猛进,变成千首千臂的巨人,用一种永不磨灭、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把这整个飘忽不定的象征主义全固定下来。当力量的化身代达洛斯忙着测量,正当智慧的奥尔浦斯放声歌唱一样,此时作为字母的支柱,作为音节的拱廊,作为单词的金字塔,在几何规则和诗律的双重作用下,都活动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不知道 -
这种城市就像大漏斗,一个国家的地理、政治、精神、文化的川刘,一个民族的自然川流都汇集到这里来;也不妨说是文明之井,又好似沟渠,都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一滴又一滴在这里过滤,在这里沉积 你再衬托着湛蓝的天空,清楚勾勒出这个老巴黎的峨特式样式样的剪影,让它的轮廓漂浮在那粘附于无数烟囱上的冬日烟霭之中;你把它浸没在浓浓的黑夜里,看看光明与黑暗在那无边建筑物迷宫中交织成趣;你投入一线月光,使这昏暗迷宫朦胧出现,使无数塔楼的巨大头顶显露在迷雾之上;或者,你重新展现它那浓黑的侧影,以阴影去复活尖顶和山墙的无数锐角,使黑色剪影凸现在落日昏黄的天幕上,显出无数锯齿,赛过鲨鱼的下颏 你看见从每一座钟楼同时升起声音之柱、和声之烟。开始,钟声一一战栗,袅袅升起在那灿烂辉煌的晨空,径直,纯净,可以说是彼此孤立。然后钟声逐渐壮大而溶合、混同,彼此交融,汇合为一支雄浑磅礴的协奏曲。……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独立蜿蜒着,从钟声齐鸣中逸出;你可以一直倾听手铃和风笛时而低沉、时而尖锐的唱和;你可以看见一个钟楼至一个钟楼八度上下的跳跃;你注视着这些八度音振翅翱翔,轻盈而发出呼啸:这是银铃的声音;跌落而破碎、跛行:这是木钟的声音;你从它们中间惊赞着圣欧斯塔希教堂七口钟的丰富音阶上行下降响个不停;你看见闪亮的音符急速滑过一切音程,划出三、四个曲曲折折的光迹,然后闪电一般消失了。……旧王宫庄严钟乐的响亮颤音传向四面八方,圣母院钟声均匀地重重撞击着,犹如大钟敲打铁砧,溅出一阵阵火花。……在这支协奏曲的最深处,可以模模糊糊分辨出各座教堂内心的歌声,从它们拱顶的每个颤动着的毛孔里渗透出来。……因此,请你注意倾听这钟乐,想象向整体音响扩散五十万人的款款倾诉、河水永恒的哀怨、风声无尽的叹息、天边山丘上如同巨大管风琴奏鸣的那四座森林的遥远而庄重的四重奏,你再像半浓淡画中那样,从中心钟乐声里消除那些过于嘶哑、过于尖锐的声音;然后,请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巴黎鸟瞰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巴黎圣母院"的人也喜欢 · · · · · ·
巴黎圣母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97 条 )





论坛 · · · · · ·
不会觉得很晦涩吗? | 来自大象 | 11 回应 | 2023-10-25 18:13:15 |
看完书再看主流看法感觉好气 | 来自Salty. | 2022-03-22 10:20: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6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5分 182836人读过
-
Hachette jeunesse (200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0分 1113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7分 679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BS,出版社忒没创意了) (RMR)
- 人丑就该多读书(Ⅰ) (湖山雨谷)
- 生活除了爱情画画衣服美人狂欢,还可以看书。 (濼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巴黎圣母院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唏嘘苛刻 2019-01-13 08:51:05
副主教其实和卡西莫多一样,都是broken person,没有绝对的美丑对立,有的只是中世纪宗教压迫下的人性扭曲。副主教这样一个把自己的半生奉献给主和知识的男人,他的世界都是神学的永恒与浩瀚,而艾丝美拉达耀眼的美却是触手可及的现世极乐,谁能不动心呢。 雨果真的是巴黎死忠粉啊,无论《悲惨世界》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有大量关于巴黎城市的描写,大型巴黎城建考古reference。
5 有用 ligne de fuite 2013-06-16 17:20:21
如果说人的命运很悲惨,那么至少他自己要负一半的责任。艾丝美拉达本可以活下来的,他如果活下来了他妈也不会死,主教代理也不会被卡西莫多推下去,卡西莫多更不用抱着她的尸体死去。
159 有用 あおい 2013-03-30 12:45:30
世界名著才是18禁吧,未成年孩子能看懂吗?别坑爹了。
10 有用 joyjoy小法 2019-04-13 10:55:42
只有长相最丑陋的卡西莫多,才拥有高尚的纯洁的为人应有的灵魂
3 有用 airmentrpaner 2016-01-03 13:26:19
雨果的故事人物是外国人里少数的全部都喜欢, 个人觉得,宫崎骏的无脸男和卡西莫多是同一个type,男女翻转的话就是中国古典的报恩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