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本性的创作者
· · · · · ·
-
埃里希·弗洛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存在的艺术》《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弗洛伊德说过所有的爱情中都包含强烈的自恋成分。在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她便成了他自恋的对象,并且因此她变得美好和理想化,因为她是他的一部分。她也可能发生跟他同样的情况,因此,我们的”大爱“往往只是发生在疯狂地欢聚一堂之时,尔不是发生在爱情的情况下。两个人保留自己的自恋,,他们彼此没有真正的、深厚的兴趣(不要说其他人的),他们仍然敏感和多疑,而且很可能他们需要一个新人给他们新鲜的自恋满足感。对于自恋的人,伴侣从来不是一个有其自身权利或者完全现实的人,其存在只是作为伴侣的自恋膨胀的影子。另一方面,非病理性的爱,不是基于相互自恋。两个人的关系体现了他们自己作为独立的实体,从而打开自己,并彼此成为一体。个体为了体验爱,必须去体验独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9页 -
区别两种形式的自恋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是有益的自恋,另一种则是恶性的自恋。在前一种自恋中,自恋的对象是一个人自己做出努力的结果。例如,一个人也许因为自己是一个木匠、一个科学家或以一个农民而感到自豪。就这个自恋的对象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而言,他唯一感兴趣的便是自己工作的内容和所获得的成就,也就是工作过程本身和他工作所用的材料。因此,这种有益的自恋的动力是自我检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工作的能量具有自恋的性质,但事实上,工作本身必然要同现实发生关系,并经常抑制着自恋,将其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机制就能向我们解释为什么许多自恋的人同时又是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 在恶性自恋中,自恋的对象不是人所创造的任何东西,而是他所占有的某物,比如自己的身体、外貌、健康等。这种自恋的恶的本质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中——它缺少我们在有益的自恋形式中所找到的正确因素。如果我是个“伟人”,那是因为我有某些特征,而不是因为我取得了某些成就,我不需要同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发生关系,我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 倘若一个社会无法给广大人民提供充足的财富,那么,这个社会就必然给它的成员们提供了恶性自恋的满足——如果它想防止成员中产生不满情绪的话。对于那些经济和文化上贫穷的人来说,从属于群体自恋的满足是满足的唯一的——通常也是有效的来源。这恰恰是因为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生活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产生各种兴趣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就可能产生自恋的极端形式。这一落后团体的成员们感到:“即使我贫穷,没有文化,我仍然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为我属于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群体——我是白人”或者说“我是雅利安人”。 识别群体自恋远没有识别个人自恋那么容易。假如有个人告诉别人:“我(和我的家庭)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人;只有我们才是清白、聪明、善良和正派的,其他人都是肮脏、愚蠢、不诚实和不负责任的。”然而,绝大多数人会以为,这个人一定很粗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恶的本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7.8
-
- 冯文炳选集 9.8
-
-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 8.9
-
- 占有还是生存 8.9
-
- 为自己的人 9.0
-
- 诗品集解 9.7
-
- 论文字学 8.5
-
-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精选 8.3
-
- 恐怖的权力 6.8
-
- 生命之爱 8.8
恶的本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人性若是矛盾,什么才是救赎?
拿到书看到书名,我猜想这本书应该是探讨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的话题的。起初还在记忆里搜索,记得大学时学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弗洛姆并不是其中任何一派的典型代表啊!慢慢把书看到后面,看到弗洛姆把人性的本质定义为一种矛盾的时候才恍悟,难怪了! 对于弗洛姆,虽然大学本科...
(展开)

如何才能选择善,远离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被转载于“上海译文”微信公众号)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已有许多讨论与争执。针对这一论题,著名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对死亡的爱、恶性自恋以及共生乱伦固着”这三个现象构成了人最暴虐、危险的倾向形式的基础。当它们合... (展开)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姆属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一员,弗洛姆的学说大致可认为是新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人本主义的结合。从各自理论的核心上看弗洛伊德:强调人的生物性、人几乎不可改变;阿德勒、弗洛姆、荣格:强调人的自我性、社会性、文化性,人是可以改变的。 《人心》是弗洛姆中晚期作品,他在引... (展开)
善恶的矛盾与人心的救赎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的中晚期著作,与其早期作品中着力探讨人性积极面相比,晚期的弗洛姆似乎开始转而论述人性之中“恶”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人类破坏性剖析》,以及这部更为浅白的《人心》。对于从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爱的艺术》认识这位作者的...
(展开)

有时,我们也会失去善恶的选择自由
暴力、犯罪、战争……这些在普遍意义上是我们为之厌恶的东西,然而,却从古至今地存在着,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震惊于发生的暴力事件,无论是同情受害者,还是谴责暴力者,我们始终站在一个“视觉层面”上发泄情绪。所谓的视觉层面,也即是一个浅层的我们所看到的景象,...
(展开)

选择的自由与普适的幸福
人性是善是恶,这个亘古的辩题令无数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舌战经年。精神分析学派奠基人弗洛伊德也曾试图用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善恶本源,惜囿于其哲学前提,未能将碎片化的概念系统架构。本书作者弗洛姆重拾弗洛伊德的部分理论,结合当时西方政治背景及群众的精神处境,联系人性善恶...
(展开)

创造是生活本身,自由是命中注定
这是弗洛姆晚期的一部代表作,是其人性理论的集中阐述。书中从人的善恶问题引出对人性深处的思考,但并不陷于道德教义和空疏的理论。 弗洛姆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于自然和社会中的,处于自然和社会矛盾中的人。弗洛姆从人的自然史来探讨人性的根源,人之所以为人,人...
(展开)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能忠实相依而不分离么
我们要如何来爱一个人呢? 安徒生给读者留下了《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等一系列的美好童话,却一辈子茕茕孑立,把孤独留给了自己。他曾有过青梅竹马的初恋,那个漂亮的女孩叫作波儿,直到去世,70岁的安徒生依然保留着波儿写给她的信...
(展开)
>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唯有爱能驱散恐惧 | 来自五朵 | 2015-04-09 00:41:47 | |
从来不知道他还有这样一本书 | 来自裸踝 | 4 回应 | 2009-06-26 01:42:3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8.6分 446人读过
-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8.9分 259人读过
-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8)9.0分 18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恶的本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ukelade 2013-10-03 00:28:55
人的本性或本质不是像善或恶那样的一种特殊的实体,而是根植于人类生存状况中的一种矛盾。
0 有用 在青 2014-02-10 11:59:57
想了解人性中恶的一面在深层次的根源,这是本非常好的著作。书很薄,但读后收获很多。对这个版本挑刺的话,一是纸质不是很好,二是翻译有不流畅的地方。嗷嗷,挑刺过后,还是要说,经典拗得过时间,值得细细品读。知晓了人性深处的善恶倾向,很多政史哲的疑问便得到非常好的参照点,我们可以逃离局限,在更高、更开阔、更自在的维度上观赏这个世界。
0 有用 邱秋 2021-01-20 00:12:39
在火车上看完的,弗洛姆是弗洛伊德小迷弟,后来又觉得马克思比较厉害,于是他想综合弗洛伊德心理学研究和马克思的思想创立自己具有社会性的心理学,尤其对于弗洛伊德的几个关键成果——自恋、恋母情结进行了社会层面上的再发展,对于性善恶方面提出了善恶共存的观点。但我感觉其研究方法还是跟弗洛伊德一模一样啊,没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弗洛伊德没说服我的,弗洛姆还是没说服我。还是在对于生死的态度上再创造一些名词进行分类解析... 在火车上看完的,弗洛姆是弗洛伊德小迷弟,后来又觉得马克思比较厉害,于是他想综合弗洛伊德心理学研究和马克思的思想创立自己具有社会性的心理学,尤其对于弗洛伊德的几个关键成果——自恋、恋母情结进行了社会层面上的再发展,对于性善恶方面提出了善恶共存的观点。但我感觉其研究方法还是跟弗洛伊德一模一样啊,没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弗洛伊德没说服我的,弗洛姆还是没说服我。还是在对于生死的态度上再创造一些名词进行分类解析,虽有谈到社会历史上,但其根基还是个体心理学,这种对于人性的探讨比弗洛伊德的更具有延展性,不论从整体还是个体层面上来看都有坚实的基础。可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力度还是不够,或者说,还是没有找到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桥梁(当然我也不知道在哪里)。所以还是略显遗憾。 (展开)
0 有用 Hafniensis 2009-09-13 09:59:55
薄薄的小书,很有趣
0 有用 [已注销] 2020-06-20 09:57:29
弗洛姆真是宝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