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副标题: 企鹅经典·第五辑
原作名: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译者: 钱诚
出版年: 2013-4
页数: 496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企鹅经典
ISBN: 9787020097104
内容简介 · · · · · ·
撒旦假扮外国教授沃兰德走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首都莫斯科,遇见莫斯科文联主席柏辽兹和青年诗人伊凡,他们不信上帝,也不信魔鬼,沃兰德逐一反驳,并预言柏辽兹当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辽兹被电车辗毙的惨剧,怀疑沃兰德是外国特务,紧追不舍,却被关入精神病院,并认识了大师。大师是个不知名的作家,情人玛格丽特崇拜他的才华,称他为大师,他也就以此自居。
大师写过一本关于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小说,受到批判后,惊恐之下烧毁了手稿,进了精神病院。大师失踪后,玛格丽特到处寻找,遇见撒旦的随从,得到回春脂,恢复青春,经历许多奇事后,终于救出大师。在撒旦的指引下,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灵魂越过莫斯科的麻雀山,飞向永恒的家园。
《大师和玛格丽特》把历史传奇、神秘幻想和现实生活糅合起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者
· · · · · ·
-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米·布尔加科夫(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1940),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神学教授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曾梦想当歌剧演员。九岁时初读《死魂灵》,便深深爱上了果戈理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但中学毕业后,却考入基辅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医生职业。一九二○年弃医从文,开始文学生涯。两年后,他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特写和小品文,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他的中篇小说《不祥的蛋》(1925)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高尔基等人的重视。但不久,他被批评为作品严重反对苏维埃,根据他的长篇小说《白卫军》(1925)改编的剧本《图尔宾一家的命运》和话剧《逃亡》被斯大林斥责“为白卫分子辩护”,连同《佐伊卡的住宅》(1926)、《紫红岛》(1928)一并遭到禁演。此后,他的任何作品...
米·布尔加科夫(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1940),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神学教授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曾梦想当歌剧演员。九岁时初读《死魂灵》,便深深爱上了果戈理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但中学毕业后,却考入基辅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医生职业。一九二○年弃医从文,开始文学生涯。两年后,他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特写和小品文,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他的中篇小说《不祥的蛋》(1925)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高尔基等人的重视。但不久,他被批评为作品严重反对苏维埃,根据他的长篇小说《白卫军》(1925)改编的剧本《图尔宾一家的命运》和话剧《逃亡》被斯大林斥责“为白卫分子辩护”,连同《佐伊卡的住宅》(1926)、《紫红岛》(1928)一并遭到禁演。此后,他的任何作品都无法通过审查,但布尔加科夫依然坚持写作,一九二八年他开始了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创作,直到逝世。一九六六年,《大师和玛格丽特》在布尔加科夫去世二十六年之后经删节、改动后首次在苏联出版。一九六九年小说完整俄文版在法兰克福出版,从此走向世界,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章永远别跟生人攀谈
第二章本丢·彼拉多
第三章第七项论证
第四章追捕
第五章在格里鲍耶陀夫之家
第六章果然是精神分裂
第七章凶宅
第八章教授与诗人交锋
第九章卡罗维夫的花招
第十章雅尔塔急电
第十一章伊万人格二重化
第十二章表演魔术,披露内幕
第十三章主人公现身
第十四章光荣归于雄鸡
第十五章尼卡诺尔的梦
第十六章行刑
第十七章惶惶不安的一天
第十八章碰壁的来访者
第二部
第十九章玛格丽特
第二十章阿扎泽勒的回春脂
第二十一章飞翔
第二十二章烛光熠熠
第二十三章撒旦的盛大晚会
第二十四章唤来大师
第二十五章总督如此拯救犹大
第二十六章掩埋
第二十七章第五十号住宅的末日
第二十八章最后的风波
第二十九章命运注定
第三十章时辰到!时辰到!
第三十一章麻雀山上
第三十二章宽恕和永安
尾声
水消失在水中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狗心 8.8
-
- 白痴 9.2
-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8.7
-
- 易卜生戏剧选 9.2
-
- 红字 8.1
-
- 施尼茨勒中短篇小说选 8.1
-
- 不祥的蛋 8.2
-
- 红色骑兵军 9.2
-
- 安娜·卡列宁娜 9.2
-
- 上尉的女儿 8.3
大师和玛格丽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9 条 )




《大师和玛格丽特》:没有自由,就没有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师和玛格丽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之一,作者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经典作家,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按创作时间来算,《大师和玛格丽特》比《百年孤独》的创作早了26年。它完成于1940年,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66年其手稿才... (展开)

论坛 · · · · · ·
新版和旧版有什么区别? | 来自雨下了一整夜 | 2015-06-17 18:08:0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7 )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9.1分 6759人读过
-
Vintage (1996)8.7分 11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9.0分 6942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9.3分 408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企鹅经典·99读书人@人民文学版 (99读书人)
- 2013年3.1~4.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企鹅经典(人民文学 中文版) (Anatole)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法国《世界报》二十世纪百大书单 (鹿鸣之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小北 2016-05-21 01:31:02
读罢最后一字,头脑里充赤着夜空月光银河、翻滚的乌云,玫瑰的香气,未缓过神来,翻过篇即是余华的解读:一九三〇年三月二十八日,贫困潦倒的布尔加科夫给斯大林写去一封信,希望得到莫斯科艺术剧院一个助理导演的职位。如果不能任命我为助理导演,他说,请求当个在编的普通配角,如果不行,请求当个管剧务的工人,如果连工人也不能当,那就请求苏联政府以他认为必要的任何方式尽快处置我,只要处置就行...”猝不及防,令人非常... 读罢最后一字,头脑里充赤着夜空月光银河、翻滚的乌云,玫瑰的香气,未缓过神来,翻过篇即是余华的解读:一九三〇年三月二十八日,贫困潦倒的布尔加科夫给斯大林写去一封信,希望得到莫斯科艺术剧院一个助理导演的职位。如果不能任命我为助理导演,他说,请求当个在编的普通配角,如果不行,请求当个管剧务的工人,如果连工人也不能当,那就请求苏联政府以他认为必要的任何方式尽快处置我,只要处置就行...”猝不及防,令人非常伤心。就在不远处的前几页上,撒旦俯瞰莫斯科全城,为正义与邪恶作出判决,解救出地下室的大师和玛格丽特,为这一对被爱神之箭射中的情人铺好通向光明和永恒之路...可转眼之间只剩下现实的无助与请求。如果上天有灵,可不可以不要让神与人幻与真的距离这么遥不可及?让玛格丽特吻吻他的额头,给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一切? (展开)
2 有用 鹿鸣 2018-04-21 16:35:10
明知不可能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成为纯粹的内心独白。余华评得真好:厄运将布尔加科夫与荣誉、富贵分开了,同时又将真正的写作赋予了他。 布尔加科夫完成了自我的分裂,撒旦和大师都成为他的自我。大师为理想写作被羞辱、禁锢,是无助的现实的布尔加科夫,撒旦则是自我的另一股力量,是有力的卫道者。这股力量属于魔幻而不属于现实,属于内心而不属于外界。就像第三十章里的一句话:当人们像你我这样被剥夺掉一切的时候,就该求助于... 明知不可能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成为纯粹的内心独白。余华评得真好:厄运将布尔加科夫与荣誉、富贵分开了,同时又将真正的写作赋予了他。 布尔加科夫完成了自我的分裂,撒旦和大师都成为他的自我。大师为理想写作被羞辱、禁锢,是无助的现实的布尔加科夫,撒旦则是自我的另一股力量,是有力的卫道者。这股力量属于魔幻而不属于现实,属于内心而不属于外界。就像第三十章里的一句话:当人们像你我这样被剥夺掉一切的时候,就该求助于阴曹地府的力量了。 忠心追随大师的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对自我的奖励。浸淫于玛格丽特对大师作品的完全认可和对爱情的无所顾忌,是布尔加科夫支撑自己靠写作活着的一种信念。现实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死去了,魔幻的他们飞向了永恒。 (展开)
1 有用 甘草披萨 2016-12-05 12:36:53
气魄开阔、想象力奔腾奇崛,撒旦舞会妖冶异常,借书中之书,抵达千年前的耶路撒冷,确实魔幻,但是和拉美的魔幻现实觉得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更偏向是俄罗斯文学精神的继承;新电影都是老电影玩剩下的,本书则证明了老电影都是经典小说玩剩下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某种意义上受到老小说的启发吧,比如书中撒旦的地球仪难道不是谷歌街景地图的前身吗?!上车会买票的黑猫本体是一清癯少年!作者时不时冷不丁的几句“插话”也好有意思,进... 气魄开阔、想象力奔腾奇崛,撒旦舞会妖冶异常,借书中之书,抵达千年前的耶路撒冷,确实魔幻,但是和拉美的魔幻现实觉得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更偏向是俄罗斯文学精神的继承;新电影都是老电影玩剩下的,本书则证明了老电影都是经典小说玩剩下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某种意义上受到老小说的启发吧,比如书中撒旦的地球仪难道不是谷歌街景地图的前身吗?!上车会买票的黑猫本体是一清癯少年!作者时不时冷不丁的几句“插话”也好有意思,进程过半才点题主角登场 (展开)
8 有用 bluecrystal 2015-08-08 16:06:00
读完没受什么震动,如果不是最后一篇尾声,我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撒旦大闹莫斯科证明神魔存在的闹剧,至于其中什么谎言下的莫斯科生活之类的讽刺,在读过“文革”、古拉格之类书以后反倒觉得软弱无力,而玛格丽特在遇到撒旦后的个性大变,勇敢、果断、为了所爱之人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固然让人倾慕,但嫉恶如仇、敢于阻挡自己的都要粉碎就不那么让人信服了,这难道不是邪恶的另一种开端?大砸特砸作家的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见对于... 读完没受什么震动,如果不是最后一篇尾声,我会觉得这就是一个撒旦大闹莫斯科证明神魔存在的闹剧,至于其中什么谎言下的莫斯科生活之类的讽刺,在读过“文革”、古拉格之类书以后反倒觉得软弱无力,而玛格丽特在遇到撒旦后的个性大变,勇敢、果断、为了所爱之人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固然让人倾慕,但嫉恶如仇、敢于阻挡自己的都要粉碎就不那么让人信服了,这难道不是邪恶的另一种开端?大砸特砸作家的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见对于人来说,即使是小说主角的重要存在也是有人性的弱点的,并不像一些人评论的那样完美无瑕。也许是不明白、不了解布尔加科夫身世,以及这本书写作背后的环境的原因吧,我的观点的确很浅薄很情绪化,但这的确是第一时间的读后感。 (展开)
1 有用 MaxHorowits 2014-12-18 01:38:40
正如余华所说,结构散乱。中心人物200页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