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百年孤独》的作者)称它“精妙绝伦”。作家曾八易其稿,将现实与魔幻融为一体,揭示了人性、爱情、公正、善恶有报等主题。
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有三条主线:魔鬼撒旦造访莫斯科,做了为期两天的逗留,并施展法术大闹了莫斯科;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历经劫难的情侣以特殊的方式终成眷属下令杀害基督耶稣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两千年的忏悔。这三条线索彼此穿插交替,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为读者呈现了社会阴暗、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同时也讴歌了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性。这部小说此前已有多个中文译本,国内的读者也通常以这三条主线为基础,将小说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撒旦的惩恶扬善...
《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俄罗斯作家布尔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是世界级的艺术瑰宝。法国的《理想藏书》对它推崇备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百年孤独》的作者)称它“精妙绝伦”。作家曾八易其稿,将现实与魔幻融为一体,揭示了人性、爱情、公正、善恶有报等主题。
长篇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有三条主线:魔鬼撒旦造访莫斯科,做了为期两天的逗留,并施展法术大闹了莫斯科;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历经劫难的情侣以特殊的方式终成眷属下令杀害基督耶稣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两千年的忏悔。这三条线索彼此穿插交替,通过巧妙的架构和时空的切换,为读者呈现了社会阴暗、丑恶和不合理的本质,同时也讴歌了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性。这部小说此前已有多个中文译本,国内的读者也通常以这三条主线为基础,将小说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撒旦的惩恶扬善、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和罗马总督对怯懦人性的反省。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旷世奇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编辑推荐
1. 本书作为一部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被誉为20世纪非常伟大的小说之一,展示了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对于反观一个具有压制性的现实社会,具有深刻的价值。
2. 文本具有极为瑰丽的想象,故事结构和叙述有着极其独特的魅力,能够让首次阅读它的读者爱上这个作品和它的作者,吸引一批文学爱好者。
3. 此前虽有几个译本,但本书译者结合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的全新研究成果,重新翻译了这部经典名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35000余字的译注,尝试对这部“旷世奇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名人推荐
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二十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对现实的仇恨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而布尔加科夫则有切肤之痛,并且伤痕累累。因此,当他开始发出一生中zui后的声音时,《大师与玛格丽特》就成为道路,把他带到了现实面前,让他的遗嘱得到了发言的机会。
——中国作家 余华
布尔加科夫的创作达到了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小说的主峰,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当代的文学倾向——即对文学综合发展的愿望。
——苏联作家 西蒙诺夫
一场超现实主义狂欢……天马行空,肆无忌惮。
——美国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才华横溢,幽默有趣,但又深刻严肃、变幻莫测……《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激情四射的社会与政治讽刺杰作,一个复杂的道德与政治寓言……是精彩的英雄主义艺术表现,想象力的狂欢。
——英国剑桥大学斯拉夫语系教授西蒙•富兰克林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布尔加科夫(1891—1940),俄罗斯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20世纪俄罗斯非常伟大的作家。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布尔加科夫在生前一般是由于他在莫斯科艺术大剧院的戏剧而为人所知。
布尔加科夫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教授家庭。1916 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任乡村医生,国内战争时期曾被白卫军征召为军医。他的兄弟们也都参加了白军,在内战结束后,除了米哈伊尔以外,都流落到巴黎。布尔加科夫从未被允许去西方探望他们。1921年他辗转来到莫斯科,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布尔加科夫起初作品主要是小品文、特写和其他短篇作品,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如短篇小说《魔障》、中篇小说《不祥的蛋》《狗心》和长篇小说《白军》等,在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也引起争论。从1927年起,他的作品实际上已经被禁止发表。
《大师...
作者简介
布尔加科夫(1891—1940),俄罗斯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20世纪俄罗斯非常伟大的作家。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布尔加科夫在生前一般是由于他在莫斯科艺术大剧院的戏剧而为人所知。
布尔加科夫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教授家庭。1916 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任乡村医生,国内战争时期曾被白卫军征召为军医。他的兄弟们也都参加了白军,在内战结束后,除了米哈伊尔以外,都流落到巴黎。布尔加科夫从未被允许去西方探望他们。1921年他辗转来到莫斯科,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布尔加科夫起初作品主要是小品文、特写和其他短篇作品,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如短篇小说《魔障》、中篇小说《不祥的蛋》《狗心》和长篇小说《白军》等,在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但也引起争论。从1927年起,他的作品实际上已经被禁止发表。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作家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从1928年起,布尔加科夫便开始了小说的构思,历经整整12年,但在1930年当他得知自己作品被禁以后,将《大师与玛格丽特》的手稿销毁。1930年,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布尔加科夫被莫斯科艺术剧院录用为助理导演,并重新开始写作《大师与玛格丽特》,至1936年基本写完。三稿完成于1937年。他继续修改作品,直到1940年死于肾硬化前四周。1966年,《大师与玛格丽特》在布尔加科夫去世26年之后经删节、改动后首次在苏联出版。1969年小说完整俄文版在法兰克福出版,从此走向世界,被公认为20世纪世界非常伟大的小说之一。
【译者简介】
白桦熊, 工学博士,曾于1990—2000年在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留学,专业为环境生物工程。回国后在高校任教,期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翻译了包括莱蒙托夫、玛尔沙克、雅利扎、布尔加克夫等作家作品在内的大量文学作品。
目录 · · · · · ·
第一章永远不要和来历不明的人攀谈
第二章本丢·彼拉多
第三章第七种论证
第四章追捕
第五章格里鲍耶朵夫的故事
第六章精神分裂症,已有言在先
第七章凶宅
第八章大夫与诗人的对决
第九章克洛维耶夫的戏法
第十章来自雅尔塔的消息
第十一章伊万的双重人格
第十二章黑暗界魔法及揭秘
第十三章主人公现身
第十四章荣耀归于雄鸡!
第十五章尼卡诺尔·伊万诺维奇的梦
第十六章行刑
第十七章心烦意乱的一天
第十八章倒霉的来访者
第二部分
第十九章玛格丽特
第二十章阿扎泽勒的焕颜霜
第二十一章翱翔
第二十二章无幽不烛
第二十三章撒旦的盛大舞会
第二十四章召回大师
第二十五章总督对犹大的救赎
第二十六章掩埋
第二十七章50号公寓的末日
第二十八章克洛维耶夫与河马最后的轶事
第二十九章大师与玛格丽特的命运就此注定
第三十章是时候啦!是时候啦!
第三十一章麻雀山上
第三十二章宽恕与永恒的归宿
大结局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哎呀,这才真叫有趣!”教授一边狂笑不止,一边说,“你们这里是怎么搞的?不论提起什么,一概没有!”忽然,他不笑了,而目,像精神病人常有的情况一样,从狂笑立即转向另一极端——大为震怒。他声色俱厉地问道:“那,照这么说,真是没有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
今天伊人不在,玛格丽特仍可在心中和他交谈:“如果你被流放,为什么不让我知道?别人可不是这样做的。你不爱我了?不会,我总不相信这一点。那么,你被流放了,你死了…...若是这样,求求你放开我,让我自由生活,自由呼吸吧。”玛格丽特代替他回答说:“你是自由的......难道我抓住你不放吗?”她又反驳他道:“不,这算什么回答!不,你应该从我记忆里消失,我才能够自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九章玛格丽特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大师与玛格丽特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1 条 )





《大师和玛格丽特》:没有自由,就没有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大师和玛格丽特》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之一,作者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经典作家,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按创作时间来算,《大师和玛格丽特》比《百年孤独》的创作早了26年。它完成于1940年,但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66年其手稿才... (展开)
余华评《大师和玛格丽特》:在卡夫卡之后,布尔加科夫成为二十世纪又一位现实的敌人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9.0分 6330人读过
-
Vintage (1996)9.0分 101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9.1分 3568人读过
-
限时抢
-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9.1分 239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 (爱玛·包法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外国文学最高译本 (爱玛·包法利)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大师与玛格丽特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项平 2018-09-23 15:08:39
高二读,受知乎@米稀稀的推荐:“头脑富氧的感觉”。
4 有用 炎仌 2018-08-29 17:20:12
当年俄苏文学史课上分到的书,比隔壁组做罪与罚好太多,但这新版为什么是尾注呢,翻来翻去,现在连论文都脚注了啊
7 有用 破折 2020-01-31 23:41:53
时代檄文,嘲讽技能满点,结尾恶魔组变身竟然有点帅?译注特别好,帮助消化历史宗教背景
9 有用 katokarc12 2018-11-23 23:50:50
Amazing!!!前面各种嬉笑怒骂,最后的部分又好感人哦。沃兰德虽然是魔鬼可是就超可爱啊╰(*´︶`*)╯
13 有用 宓 2017-08-20 22:11:56
浮士德为了求知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背叛了玛格丽特;而《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玛格丽特为了找回与大师的爱情,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注释版不错,提示了许多政治隐喻,补上了外国读者对于俄罗斯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魔鬼沃兰德影射斯大林,本丢·彼拉多招待属下用的“彩库巴”红酒竟暗指列宁授意,高尔基筹建的“改善科学家生活条件中央委员会”,大师衣服上早就没了扣子=坐牢…诸如此类,自己阅读很难发现的线索... 浮士德为了求知欲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背叛了玛格丽特;而《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玛格丽特为了找回与大师的爱情,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注释版不错,提示了许多政治隐喻,补上了外国读者对于俄罗斯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魔鬼沃兰德影射斯大林,本丢·彼拉多招待属下用的“彩库巴”红酒竟暗指列宁授意,高尔基筹建的“改善科学家生活条件中央委员会”,大师衣服上早就没了扣子=坐牢…诸如此类,自己阅读很难发现的线索。 耶稣在耶路撒冷的部分也不错,注释补充了很多细节。 (展开)
0 有用 怪胎与书呆 2023-02-06 17:00:49 四川
这部作品属于魔幻主义,叙事手法表达章意无不让人称奇,大师与玛格丽特的爱情线悲壮凄美,撒旦在真实与虚构的故事中来回穿梭,造访俄罗斯一览人间丑态
0 有用 monologue 2023-02-06 14:16:01 江西
这本书看的第一个译本
0 有用 坏草日 2023-02-01 23:04:53 英国
俄罗斯这个民族真的很神奇。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就有一种抽离现实的魔力。
0 有用 王一土 2023-02-01 22:01:45 浙江
整本书就像第23章描写的撒旦的舞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神秘和怪诞主导一切,在脑子演了一场超级复杂又神秘的舞台剧。布尔加科夫的黑色幽默让这本书读起来更有趣了,好多讽刺的句子在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发笑,难怪此书一度被禁。很喜欢这个译本的注释,典故出处、时代背景、语言上的巧思解释地相当全面。读原文应该更能体会他如何玩转俄语。默默在心里扣0.5星,扣给以泥牛入海为代表的有点影响阅读的表达(dbq是我没文... 整本书就像第23章描写的撒旦的舞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神秘和怪诞主导一切,在脑子演了一场超级复杂又神秘的舞台剧。布尔加科夫的黑色幽默让这本书读起来更有趣了,好多讽刺的句子在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发笑,难怪此书一度被禁。很喜欢这个译本的注释,典故出处、时代背景、语言上的巧思解释地相当全面。读原文应该更能体会他如何玩转俄语。默默在心里扣0.5星,扣给以泥牛入海为代表的有点影响阅读的表达(dbq是我没文化…)以及及其出戏的衙门一词…这本书最好要不间断地读完,不然一定会忘记谁是谁(捂脸 (展开)
0 有用 昧 2023-01-31 23:28:11 湖北
太羡慕了,我也想要“永恒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