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什么样的作家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现代经典作品的定义是什么?
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罗兰·巴特,萨冈,罗布-格里耶,勒·克莱齐奥,还有,米兰·昆德拉,这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的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所谓萨特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字显示出它最后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续一种以性感对抗死感的法兰西文学神话。
他们,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文字·传奇的创作者
· · · · · ·
-
袁筱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袁筱一: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主要译作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卢梭著)、《杜拉斯传》(劳拉·阿德莱尔著)、《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著)、《阿涅丝的最后一个下午》(弗朗索瓦·里卡尔著)、《法兰西组曲》(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等。
目录 · · · · · ·
绪论:法国现代经典
第一章 萨特和他的《恶心》
第一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讲 坐在废墟中央的罗冈丹
第二章 波伏瓦和她的《名士风流》
第一讲 一个终身没有摆脱萨特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 · · · · · (更多)
第一章 萨特和他的《恶心》
第一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讲 坐在废墟中央的罗冈丹
第二章 波伏瓦和她的《名士风流》
第一讲 一个终身没有摆脱萨特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 · · · · · (更多)
绪论:法国现代经典
第一章 萨特和他的《恶心》
第一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讲 坐在废墟中央的罗冈丹
第二章 波伏瓦和她的《名士风流》
第一讲 一个终身没有摆脱萨特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第二讲 双重视角 双重悖论 双重幻灭
第三章 加缪和他的《局外人》
第一讲 不会留下阴影的太阳
第二讲 一出难以承受的社会喜剧
第四章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第一讲 生命的文字游戏
第二讲 一本舍我而去的书
第五章 罗兰·巴特和他的文论
第一讲 解构中构建快乐的批评家
第二讲 十八世纪的贵族睁着眼睛听音乐今天的资产阶级
闭着眼睛听钢琴
第六章 萨冈和她的《你好,忧愁》
第一讲 无法和解的青春
第二讲 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 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
第七章 阿兰·罗布-格里耶和他的《橡皮》
第一讲 零度写作的典范
第二讲 走出虚假主体的“新”小说家
第八章 勒·克莱齐奥和他的《流浪的星星》
第一讲 我找到了我的永恒
第二讲 看见疼痛,不再流浪
第九章 米兰·昆德拉和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一讲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索者
第二讲 行至半程的堂吉诃德
第十章 自由与理性之后的当代法国文学
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章 萨特和他的《恶心》
第一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讲 坐在废墟中央的罗冈丹
第二章 波伏瓦和她的《名士风流》
第一讲 一个终身没有摆脱萨特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第二讲 双重视角 双重悖论 双重幻灭
第三章 加缪和他的《局外人》
第一讲 不会留下阴影的太阳
第二讲 一出难以承受的社会喜剧
第四章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
第一讲 生命的文字游戏
第二讲 一本舍我而去的书
第五章 罗兰·巴特和他的文论
第一讲 解构中构建快乐的批评家
第二讲 十八世纪的贵族睁着眼睛听音乐今天的资产阶级
闭着眼睛听钢琴
第六章 萨冈和她的《你好,忧愁》
第一讲 无法和解的青春
第二讲 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 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
第七章 阿兰·罗布-格里耶和他的《橡皮》
第一讲 零度写作的典范
第二讲 走出虚假主体的“新”小说家
第八章 勒·克莱齐奥和他的《流浪的星星》
第一讲 我找到了我的永恒
第二讲 看见疼痛,不再流浪
第九章 米兰·昆德拉和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一讲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索者
第二讲 行至半程的堂吉诃德
第十章 自由与理性之后的当代法国文学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关于个人生活,法国另一位著名作家西奥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似乎没有什么必要,然而回忆纷纷跳了出来,是回忆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已经站在了自己的生活之外,这些遥远的“事件”和我们不再有什么关系,有一天,我们会知道,这就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回忆不是向我们揭示了这些,它们还能有什么用呢? 我相信,我们总是靠回忆生活,普鲁斯特洋洋洒洒地写了那么多字,只是为了告诉我们:在记忆这条绵延的长河之上,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站在现时这一点上。然而有人告诉我,如果我们回望过去,过去里只有痛苦和背叛,我们是没有希望的。记忆里只有日落时分的人,不会对明天即将升起的太阳有任何憧憬。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6页 -
真正的读者(倘若还存在的话)一直都应该是《唐吉坷德》序言所指的那种“悠闲的读者”,是抛弃了日常事物和目的性的读者,中断自己的行程,因为眼下见到的美“阻挡着[他]离开”,将自身,将所有事先所想的,所计划的都搁置在一边。打开一本书,任由自己被一本书“包围”,或者置身于被“阅读”的状态。[......]不仅要远离包围着我们,为我们所熟知的现实,而且应当更彻底,远离我们个人的故事,远离我们个人社会的,政治的,情感的界定,远离我们的“研究”和我们的理论。甚至如果可能的话,远离我们的身份。如果没有这份抛弃,没有这份最初的漫不经心,就不会有阅读,不会有任何发现和惊奇,而仅仅是对我们已经知道的,我们所欲求的和我们已经经历的一切的重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绪论(P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文字·传奇"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文字·传奇"的人也喜欢 · · · · · ·
文字·传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存在的理由,文字的理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黄荭/文 一 1993年秋,我终于从浙西南群山围子里考到南京大学法语系念本科,而当时刚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本科毕业的袁筱一来南大法语系教书。那一年,她20岁,我也是。 或许是希望自己在学生眼里显得成熟一些吧,袁老师的口红涂得很红。“红唇烈焰,极待抚慰,柔情欲望,迷失... (展开)> 更多书评 18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8.1分 21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阅读的秘密 (cellocello)
- 法国研究 ([已注销])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豆瓣五星图书【文学理论】 (爱玛·包法利)
- 袁筱一 (桃花石上书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文字·传奇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8-02-27 13:16:42
深爱挚情,默然以对。最好的读者,不是用无数术语搭建理论的高塔,而是就这样进入、交融、没顶。感谢作者,将我重新拉回到读书的情境里,想起这些原著曾经赐我的感受,唯有爱,以书写,以表达,以缅怀。
0 有用 临江仙 2008-10-23 22:57:40
才女老师
9 有用 vivo 2008-03-05 11:04:25
泯然众矣。神话才女袁筱一被自己生命的绝望感毁灭,类似于神话才女田晓菲被自己生活的幸福感毁灭。
0 有用 小号白* 2008-08-20 06:24:31
文采亦然
1 有用 Adiósardour 2010-07-23 21:17:16
生活对于写作的适度抵抗。文字中的“孤独、欲望、死亡、绝望”深度卷入的诱惑。一旦抵抗成功了,就能带一点怜惜地看她,看上帝呈现给一个和常人稍稍有所不同的作家的黑暗命运,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一起来解读这命运,目的是不让这命运成为自己的命运。然而现代文学是绝望的文学,是一点点把我们曾经相信的东西毁灭掉的文学。现实的世界坍塌了,可是文字的世界并不能用来替代现实的世界,因为它也是不完整,不完美的,因为它在描... 生活对于写作的适度抵抗。文字中的“孤独、欲望、死亡、绝望”深度卷入的诱惑。一旦抵抗成功了,就能带一点怜惜地看她,看上帝呈现给一个和常人稍稍有所不同的作家的黑暗命运,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一起来解读这命运,目的是不让这命运成为自己的命运。然而现代文学是绝望的文学,是一点点把我们曾经相信的东西毁灭掉的文学。现实的世界坍塌了,可是文字的世界并不能用来替代现实的世界,因为它也是不完整,不完美的,因为它在描述现实世界这座废墟时,自己本身竟也几乎成了一座废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