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旅美中国历史学家王笛对成都社会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从下层民众的角度详细描绘了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成都丰富的城市生活,为我们呈现了在邻里穿梭的小贩和工匠、打扰居民的乞丐和流氓、宗教仪式和娱乐,以及充满活力的茶馆。
街头文化的创作者
· · · · · ·
-
王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笛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讲座教授,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同时兼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美国全国人文科学中心、加州伯克利大学做客座研究。主要著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年)和《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年)。《街头文化》一书获2005年“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6年十佳图书。
目录 · · · · · ·
中文版自序
英文版自序
成都市明细图
第一章 导论
进人中国腹地
资料分析
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大众文化
第一部 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
第二章 街头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社会空间:茶馆与文化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章 街民
小商小贩:街头市场
工匠苦力:街头作坊
民间艺人:街头舞台
江湖游民:街头谋生
善男信女:街头祭坛
公共妇女:街头娱乐
忙人闲人:街头茶馆
第二部 下层民众与社会改良
第四章 改造
精英眼中下层民众的公共行为
创造新的大众娱乐
物质文化的变迁
重建公共空间
第五章 控制
街头管理
流氓、赌棍与警察
清除街头乞丐
警察与大众日常生活
控制大众娱乐
成功与局限
第三部 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第六章 冲突
纠纷:从家庭到邻里
茶馆:阶级与冲突
族群:社会排斥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妓女:挣扎与“新生”
穷人:城市社会的底层
第七章 政治
创造公共政治空间
大众文化与唤起民众
革命仪式与街头政治
社会动乱与谣言时代
巷战:城市大灾难
市民的自卫
公开政治与“秘密政治”
大众反抗
第八章 结论
征引文献目录
译后记
再版后记
关于本书评论的摘要
显示部分信息
· · · · · · (收起)
英文版自序
成都市明细图
第一章 导论
进人中国腹地
资料分析
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大众文化
第一部 下层民众与公共空间
第二章 街头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社会空间:茶馆与文化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第三章 街民
小商小贩:街头市场
工匠苦力:街头作坊
民间艺人:街头舞台
江湖游民:街头谋生
善男信女:街头祭坛
公共妇女:街头娱乐
忙人闲人:街头茶馆
第二部 下层民众与社会改良
第四章 改造
精英眼中下层民众的公共行为
创造新的大众娱乐
物质文化的变迁
重建公共空间
第五章 控制
街头管理
流氓、赌棍与警察
清除街头乞丐
警察与大众日常生活
控制大众娱乐
成功与局限
第三部 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第六章 冲突
纠纷:从家庭到邻里
茶馆:阶级与冲突
族群:社会排斥
妇女:挑战男人的世界
妓女:挣扎与“新生”
穷人:城市社会的底层
第七章 政治
创造公共政治空间
大众文化与唤起民众
革命仪式与街头政治
社会动乱与谣言时代
巷战:城市大灾难
市民的自卫
公开政治与“秘密政治”
大众反抗
第八章 结论
征引文献目录
译后记
再版后记
关于本书评论的摘要
显示部分信息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社会调解不仅仅是帮助人们解决争端、处理矛盾,这种活动还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因为它表明,在中国社会非官方力量始终存在,并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虽然这种非官方力量从来没有发展到与官方对立或直接挑战的地步,但是它的存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都使官方的“司法权”在社会的基层被分化,人们把自己的公平、正义和命运尽量掌握在自己手中,至少是自己认可的人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3页 -
经常打着为民众利益而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和运动,造成了社会动乱并使人民处于动荡不安甚至水深火热之中。虽然‘现代化’也给城市带来了较宽阔平整的街道、新的设施、相对‘文明’的城市面貌以及跟随时代的娱乐形式,但这一切是以民众逐渐失去代代相传的相对稳定的传统和生活方式为代价的。而且,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重建,经常并非是以民众利益为考虑的,也并不容许他们对此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对大多数下层民众来讲,我们或可以这样认为:他们失去了一个旧世界,但并没有得到一个新世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城市与社会译丛(共13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世纪城市》《巴黎秘史》《城市社会学》《文明中的城市》《出租车!》
等
。
喜欢读"街头文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街头文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街头文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从俯视到平视——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述评
第一部分:全书概览 当我们徜徉在2006年的成都书市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本书,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它赫然进入了畅销书的行列。阅读这样一本书的不仅有学者、教师,还有许多的普通的成都市民。或许,他们是为了了解海外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或许,他们是在找寻这个城市...
(展开)

理顺了从文中分离的几个议题
《乡土中国》中曾提到,传统的中国是一个乡土的社会,是依靠乡绅和地方精英来管理皇权所不能触及的地方,认为中国实际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同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一种转变,以长老统治等代表的传统统治方式正在失去它的影响力,现代管理秩序正在以一种不可抵抗的方式兴起...
(展开)

民国三年有关成都茶馆档案资料一则
从旧四川省警察厅档案查到一则资料。从中查到成都市最早的女性电影专场,始于中华民国三年四月份。成都市最早的女性电影专场是从两家茶馆——大观茶园和可园肇始的。资料编号“四川省警察厅93-6-1176”。 1914年4月27日,即民国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成都大观茶园老板黄桢祥和可...
(展开)

城市逐渐千篇一律,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未来路在何方?
继山东淄博因烧烤成为网络热点,火遍全国之后,近日天津从淄博手中接过接力棒,一群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跳水大爷成功出圈,再次引爆网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被网友们评为是全国6A级景点。不仅各地媒体争相报道,连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专门报道,网红大V、各界名人也纷...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8.1分 1041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17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7.6分 110人读过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下) (ICE CHAN)
- 坐拥书城7 (严杰夫)
- 2013年5、6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人文地理导师书目 (菲菲)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街头文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oloye 2015-05-27 15:44:25
搞到了傅崇矩的成都通典,作者引了好多这本书里的东西啊……还是觉得解释力不够,明明一句话就说完了的用了一厚本的资料来解释……不过挺好的
4 有用 主营微笑的NPC 2016-03-06 20:47:36
所以成都的慵懒是可以任性的说“自古以来”的。另外就想说“还我皇城”啊,那些城门,城墙,那些桥啊,心疼!
0 有用 Caselnes 2015-11-11 14:26:55
盛名之下。除了茶馆、警察,很难发现成都的独特之处,中国城市相关研究一本足矣。另外,前半部分对警察作用颇多赞誉,后半部分又说警察自身难保,似有自相矛盾之处。
0 有用 络绎很无聊地 2014-11-19 10:00:44
那些二十世纪初的老照片很震撼。
0 有用 Madridista 2014-05-27 19:31:35
看完更想去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