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Shakespeare and Company
译者: 恺蒂
出版年: 2014-4
页数: 308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4745277
内容简介 · · · · · ·
【巴黎左岸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由此起航】
【莎士比亚书店创始人回忆录,亲历二十世纪文坛传奇】
中国内地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尤利西斯》的出版社:译林20年后的致敬——
翻译家、书评家 恺蒂女士熨帖译笔,万字长文导读,300条专业注释
东方早报上海书 评 知名插画师李媛手绘封面
独家附赠莎士比亚书店店标纪念藏书票
诚意收录《尤利西斯》手稿、出版合同及其他珍贵历史影像
爱德印刷公司最美精装呈现
一九一九年,莎士比亚书店在巴黎左岸悄然开张。渐渐地,它成了人们梦想中的书店——是书店、图书馆、出版社 ;是银行、邮局、文化沙龙;是文人雅士汇聚的据点,英法文学交流中心,是“迷茫的一代”之精神殿堂。
西尔维亚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迪皮特朗街的神勇...
【巴黎左岸朝圣地,“迷惘的一代”的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由此起航】
【莎士比亚书店创始人回忆录,亲历二十世纪文坛传奇】
中国内地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尤利西斯》的出版社:译林20年后的致敬——
翻译家、书评家 恺蒂女士熨帖译笔,万字长文导读,300条专业注释
东方早报上海书 评 知名插画师李媛手绘封面
独家附赠莎士比亚书店店标纪念藏书票
诚意收录《尤利西斯》手稿、出版合同及其他珍贵历史影像
爱德印刷公司最美精装呈现
一九一九年,莎士比亚书店在巴黎左岸悄然开张。渐渐地,它成了人们梦想中的书店——是书店、图书馆、出版社 ;是银行、邮局、文化沙龙;是文人雅士汇聚的据点,英法文学交流中心,是“迷茫的一代”之精神殿堂。
西尔维亚以率直风趣的文笔,将繁华热闹的左岸风景徐徐展开:乔伊斯禁书《尤利西斯》的出版盛况;安塞尔《机械芭蕾》的疯狂演出;海明威解放迪皮特朗街的神勇英姿;醉酒差点跳下楼的菲兹杰拉德,拿乌龟捉弄人的纪德……守着这座书本砌成的城堡,一个单纯的爱书人西尔维亚,看遍作家百态,尝尽人世冷暖,见证一段以书结缘的文坛传奇。
莎士比亚书店的创作者
· · · · · ·
-
Sylvia Beach 作者
-
恺蒂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西尔维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毕奇小姐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 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译者恺蒂,翻译...
作者西尔维娅·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毕奇小姐1887年出生于美国巴尔的摩。1919年,她在巴黎左岸开了英文书店“莎士比亚书店”。1922年,她以莎士比亚书店的名义,为乔伊斯出版了英美两国列为禁书的巨著《尤利西斯》,因而名噪一时。然而在盗版、 战争、经济萧条的威胁下,1933年开始书店多次面临困境,还好在法国艺文界的支持下,仍继续经营了下来。1941年,她因拒绝卖给德国纳粹军官珍藏的最后一本《芬尼根守灵记》而受到威胁,不得不将书店关门。随后,因美国加入对纳粹德国的作战,毕奇小姐因为是美国人而被纳粹逮捕,投送进集中营。出狱后她已无心再开书店。到1951年,在得到她的授权后,乔治·惠特曼先生在巴黎开了一家书店,取名叫“莎士比亚书店”。1956年,毕奇小姐写下自传作品《莎士比亚书店》。1962年,她逝世于巴黎。
译者恺蒂,翻译家、书评家。生于安徽省,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91年获外国语言文学系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赴英就读于伦敦城市大学,获电子信息科学硕士学位。1992到1998年间先后任职于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伦敦维多利亚和爱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西敏大学。2001年移居南非。业余嗜好写作,曾结集《海天冰谷说书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酿一碗怀旧的酒》(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书缘·情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南非之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话说格林》(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约堡黄昏》、《南非歌行》(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译著有:格雷厄姆·格林《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谁是西尔维亚?”
第二章
王府饭店
A. 莫尼耶窄小灰暗的书店
第三章
自己的书店
准备开店
莎士比亚书店开张了
第四章
美国来的朝圣者
庞德夫妇
来自花街的两位顾客
舍伍德·安德森
第五章
《尤利西斯》在巴黎
詹姆斯·乔伊斯,由莎士比亚书店转交
第六章
莎士比亚书店前来救援
第戎的达戎提耶
预订者中的缺憾
第七章
瓦莱里·拉尔博
剧院街十二号
希腊蓝和西茜女妖
第八章
乔伊斯的眼睛
在拉尔博家
海绵上的大蒜
乔伊斯和乔治·摩尔
在阿德里安娜书店里的朗读会
“圣女哈里特”
第九章
最好的顾客
第十章
最早的《尤利西斯》
智慧女神密涅瓦——海明威
布卢姆先生的照片
“我的那些涂鸦之作”
莎士比亚书店非常遗憾……
第二版
《尤利西 斯》定居此地
第十一章
布莱荷
第十二章
杂务
访客和朋友
“圈内人”
第十三章
菲茨杰拉德、尚松和普雷沃斯特
A. 麦克莱许
“机械芭蕾”
第十四章
《银船》
惠特曼在巴黎
接触出版社和三山出版社
杰克·坎恩
克罗斯比夫妇
平价出版社
《怪兽》及《大西洋两岸评论》
欧内斯特·沃尔 许和《这一区》
《变迁》
《交流》
我们的朋友斯图尔特·吉尔伯特
第十五章
儒勒·罗曼和“伙伴们”
一个法国的莎翁迷
让·施隆伯杰
莱昂—保 尔·法尔格
雷蒙德
第十六章
“我们亲爱的纪德”
我的朋友保尔·瓦莱里
第十七章
乔伊斯的《流亡者》
“A. L. P.”
两张唱片
第十八章
《一诗一便士》
《我们……之考察》
海盗版
第十九章
《尤利西斯》的后继者
詹姆斯和两个约翰
第二十章
去远方
乔伊斯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一章
《尤利西斯》去美国
三十年代
莎士比亚书店之友
“一九三七年博览会”
第二十二章
战争和沦陷
莎士比亚书店消失了
第二十三章
解放
海明威解放剧院街
译 后
附 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14-02-17 和现在的许多书商不同的是,西尔维亚鼓励顾客们在书店里随便读书。对她来说,莎士比亚书店不只是一个生意,它更是一个事业,是为最好的文学作品服务的事业。她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就博览群书,阅读极广,她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她的文学品位。 舍伍德·安德森 2014-02-17 作家之间的关系常常烽烟四起,但据我观察,战火往往会平息,只留下些污迹而已。 预订者中的缺憾 2014-02-17 在爱尔兰,为了培养一只猫爱干净的习惯,人们就让它去闻自己的脏物。乔伊斯先生是以同样的办法来对待人类,我祝愿他能够成功。 菲茨杰拉德、尚松和普雷沃斯特 2014-02-18 我们的好朋友之一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我还曾经拍过一张他和阿德里安娜一起坐在莎士比亚书店门槛上的照片。我们非常喜欢他,但是又有谁不喜欢他呢?他的双眼是那么蓝,他长得那么英俊,他对别人那么关心,他那种桀骜不驯、做事完全不顾后果的性格,还有他那种堕落天使的魔力,他在剧院街一出现,就能让人眼花缭乱。 2014-02-18 司各特和塞尔达还经常把现金留在一个盘子里,盘子就放在他们住的房子的大厅里,这样,那些带着账单前来的客户或需要小费的人都可以自己取钱。司各特就这样把他挣到的钱全部花完了,一点都没有考虑到未来 注: 简直像盖茨比的作风... 乔伊斯的生活方式 2014-02-18 乔伊斯喜欢像有钱人一样生活,可能是因为他年轻时的生活环境太穷困不堪了,所以,他要把那种生活抛得远远的。而且,按照他的声誉和他所取得的成就,他应该得到一些物质上的舒适,他有这种想法也非常合理。而且,他大手大脚地花钱,喜欢一掷千金,但这钱往往都花在别人身上,而不是为了他自己。对于诺拉和孩子们来说,没有什么好东西会超出限度,如果他们出门旅行的话,一切安排都得是头等的。 《尤利西斯》去美国 2014-02-18 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十年代 -
这本回忆录最有意思的还不是一大堆著名文人的奇闻异行,而是它们都过度符合大家对这些人的既有印象,典型得不得了:阿拉贡果然是这么地超现实;萨蒂果然是这么地冷静节制,而且不论晴天雨天总要带一把伞上街。至于菲茨杰拉德,就和传说一样地挥霍無度,“总是把钱放在他们住家大厅里的盘子上,如此一来,那些要来结账或者要小费的人就可以自己动手拿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莎士比亚书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莎士比亚书店"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雅的疯狂 8.0
-
- 大英图书馆书籍史话 7.9
-
- 伦敦的石头 8.4
-
- 伦敦传 7.7
-
- 白日的诞生 8.0
-
- 最危险的书 8.9
-
- 冷峻的良心:奥威尔传 8.0
-
- 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 7.9
-
-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 8.2
-
- 看不见的山 8.9
莎士比亚书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9 条 )

70大洋花得值!!!

那些和天才打交道的时光
> 更多书评 89篇
论坛 · · · · · ·
哪个版本译得好,陈荣彬 or 恺蒂? | 来自独钓寒江 | 7 回应 | 2015-01-06 12:58:36 |
不知道这地方是不是一个错误 | 来自小红 | 2014-04-28 15:45:1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Bison Books (1991)8.0分 24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4)7.6分 1382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7.6分 984人读过
-
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8)8.3分 14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上) (ICE CHAN)
- 小猫玩的签名本 (猫不许)
- 豆瓣读书2014年度最受关注图书-非虚构类 (豆瓣读书)
- 2014年购书目录(一) (思郁)
- 2014年新书(第一辑) (嘉木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莎士比亚书店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于夕 2014-08-08 01:10:25
蛮多作家生平轶事,主要还是集中在跟乔伊斯的恩恩怨怨,因为对乔伊斯无感,对这本的感觉也就一般
11 有用 小超人阳仔 2016-01-21 12:41:42
如果不是对那个时代的作者如数家珍并博览群书的话还是不要看这本了,就像让一个不看港剧的人去看万千星辉的感觉一样。注解很多说明出版很用心,但流水账一样的叙述方法让人提不起兴趣看,大概只是那个年代的八卦周刊的水平吧。
6 有用 巨米雨 2015-06-02 19:18:49
果然只要是八卦不论哪个圈子的都会很好看,虽然人物很多故事也杂,好在主要人物还算都听说过,而且又没想到有这么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读起来好笑也有趣,那个年代的巴黎果然是人人向往,构成现代文学艺术的基石们都在某个酒馆或书店里围成一团唠想唠的磕喝想喝的酒扯愿意扯的谈,嬉笑怒骂各成文章,这才是该有的大师群像嘛。
2 有用 艾弗砷 2015-07-15 22:08:42
叫乔伊斯书店才对嘛。光出版《尤利西斯》就占了一半的篇幅,其实莎士比亚书店开了22年,而其中从开店到《尤利西斯》出版才短短三年时间而已, 可见毕奇觉得书店最好的时光都在前三年了。一战让美国的孤立主义开始松动,大战甫息,对强硬的美元来说,欧洲的东西简直是白菜价,尤其是房租被政府严格限制在低位的巴黎:你可能吃不起饭,但不会租不起房子。美国作家组团来巴黎,寻找灵感,也寻找买家。毕奇的书店开在1919年,在... 叫乔伊斯书店才对嘛。光出版《尤利西斯》就占了一半的篇幅,其实莎士比亚书店开了22年,而其中从开店到《尤利西斯》出版才短短三年时间而已, 可见毕奇觉得书店最好的时光都在前三年了。一战让美国的孤立主义开始松动,大战甫息,对强硬的美元来说,欧洲的东西简直是白菜价,尤其是房租被政府严格限制在低位的巴黎:你可能吃不起饭,但不会租不起房子。美国作家组团来巴黎,寻找灵感,也寻找买家。毕奇的书店开在1919年,在纽约没钱开店,就来房租便宜的巴黎来开。书里很多小故事写得很有趣。最有趣的是注释,毕奇开始写了不少乔伊斯的坏话,最后咬咬牙都删了,但可惜到头来又被负责的编辑加在注释上了…乔伊斯确实只适合做一般朋友,否则这种自我中心、涉世不深不能体会人间疾苦,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只会给朋友惹麻烦。最后跟毕奇闹翻是必然的。 (展开)
40 有用 Celia 2014-12-26 10:00:57
书是给所有人看的,但只有爱书的人才能触碰到书的温度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