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技术的书评 (7)

伊卡洛斯 2014-04-16 07:52:50

【笔记】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26p 对于厂家来讲,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发犹如车子的两个轮子,平衡这两项业务至关重要。太偏重技术,而忽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就可能研发出只令工程师自我满足的产品,还可能错过将该产品推向市场的有利时机;一味研发“销量大”的产品,不管质量,只顾价格竞争,走廉价销售路线...  (展开)
chen_sz 2022-03-06 17:08:33

死于技术,其实质是放弃了优势技术,放弃了产品品质,死于对初衷的背离。

1、死于技术,其实质是放弃了优势技术,放弃了产品品质,死于对初衷的背离。 2、 随着索尼规模不断壮大、多元化发展,原本“制造产品”的索尼精神变得模糊,索尼的品牌影响力下滑。 3、 非创始人管理层,更需要通过业绩来获取向心力,增长的数字越来越重要,目光变得短视。 4...  (展开)
😎 2017-02-04 20:38:15

索尼的今天,苹果的明天?

四五十年前的索尼和今天的苹果很像,60年代的特丽珑彩电和70年代的Walkwan就好像今日的iPhone和iPod,打开了整整一个时代。 盛田昭夫说:“所谓市场的创建,指的就是市场的培育。”让人们体验从未有过的崭新生活方式,从0到1的市场观,如同乔布斯在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  (展开)
ren05621 2015-01-17 23:21:24

索尼不死 只是渐渐凋零

作者用一个题不对文的“死于技术”四字作为此书的书名,似乎强烈表达了对近年多次错过产业发展机会的索尼领导人的蔑视——主将无能,累死三军。 索尼是巨无霸企业,什么都不缺,作为起家的资本,当然也不会缺技术;索尼问题的本源,可能只是日本传统企业管理文化...  (展开)
江南泉 2014-10-27 10:33:02

一些书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录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2011 (日)立时泰则 ISBN:978-7-5086-3566-8 书摘 P009 1962年 sony 在第五大道旗舰店开业时挂出了日本国旗 改变日本产品"便宜货,质量差"的形象,通过索尼高质量的产品提升日本的存在干,在纽约市中心挂起日章旗,这些都是盛田...  (展开)
江南泉 2014-10-27 10:32:02

索尼一步一步走向衰败的历史

作者是一名长期采访 sony 的记者,他在本书中记录了 sony 一步一步走向衰亡的历史,在作者看来,sony 的衰亡在于丢失了 sony 创立时技术报国的初心,日本人的故事,还是右日本人自己书写比较真实.  (展开)
西西利亚冰百合 2015-05-18 13:28:21

生于技术,死于技术,也将复活于技术

其实这才是作者心里想的题目吧。 字里行间读得出作者对索尼的深刻感情,从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到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感,到牵肠挂肚的关心情绪,到对索尼未来的期望,满满都是真爱~  (展开)

订阅死于技术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