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中的帝制的书评 (23)

一生寺 2014-04-27 22:09:29

梦虽破,忠义仍在 如有贤长,堪比黄忠。

为了不把感受写得太过枯燥无聊,对于这本严肃的书,我恐怕要用点不严肃的态度来谈吐一番。关于这本书,坦白来说张教授写得没有以前有趣,不像《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国心绞痛》等等言为火论为药的犀利奔放,写得有些规矩,书写角度和含金量本毫无关系,只是如此一来,恐...  (展开)
张佳玮 2014-07-18 08:46:12

历史书谈大势与思想,大活人看利害和心情

《共和中的帝制》是本好玩的书,好玩在其八卦。虽未八卦到如唐德刚那般,张嘴就是“顾维钧当年如何跟我说,胡适当年如何跟我说”,有第一手史料的地步,但还是有些根根稍稍,细枝末节。比如,张勋这老头儿究竟是胖是瘦,黎元洪的面相到底如何,段祺瑞听说张勋复辟后说了些啥,...  (展开)
金起伏 2014-05-09 15:48:07

“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几方势力

作者张鸣的这本《共和中的帝制》,书名反过来亦成立。看罢全书,发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社会共和或者帝制的两难选择,有的只是混乱政治场上不同立场的几方势力的博弈。 当时的时局,有学者称为“五代式的民国”,几方势力都不安分,各为其主,各求利益。这事,作者在...  (展开)
丧心病狂刘老湿 2014-05-13 14:07:38

百年之后,还原文人笔下真实的张勋复辟

中国文人的陋习,大抵是谁让他一辈子不快活,他就笔削春秋,让你一万年都不快活。雍正整顿吏治,搞改革,得罪了士绅,于是失意的文人们杜撰出野史无数,说他篡改遗诏,来路不正;搞血滴子,灭绝人性,得罪了剑侠吕四娘,死后连脑袋都被人摘了下来。到最后竟然连乾隆都不...  (展开)
小林子 2014-05-07 13:36:27

还是会感觉心疼

如果你对民国的历史有兴趣,如果你喜欢严谨的历史读物,那么《共和中的帝制》定能合你的胃口吧。张鸣是位严谨的学者,他规规矩矩的叙述历史,佐以大量的注释,尽可能地让我们看到过去真实和完整面貌,当然,历史永远没有完全的真实。 民国在我的印象里,是漫漫血色...  (展开)
陈毓秀 2014-06-06 00:13:18

【读书笔记】认同的政治:读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我们对民族国家这个概念习以为常,然而民族国家是晚近发明的新概念,在此前更多的是中央神权-朝贡帝国体系,从巴比伦、波斯、神罗再到支那,清单可以列的相当长,其共同特征是反形态的权力为某个特殊目的而生,不为此燃尽膏脂誓不罢休。 支那从秦汉到本朝都是帝国体...  (展开)
香樟文学 2014-04-28 20:53:28

每个人都应该开始把政治历史读好

最近美剧《纸牌屋》很火,豆瓣打分高达9.1分,被网友封为五星级的政治阴谋剧!一时间,同事、网络都在热捧这部新剧,对它的赞誉也如雷贯耳,挡都挡不住。 如此盛名,焉有不看的道理。于是,我也凑热闹看了3集。是挺好看的,霎时间,觉得一个偶像正在冉冉升起。 但是追剧的热...  (展开)
风君 2014-05-12 13:37:42

闹剧背后的真实历史

算起来,我也可说是张鸣的老读者了,从早年的《历史的坏脾气》开始,他的历史散文系列,已读过不少。这些年他的脚步一直在中国近代史一块儿转悠,我也亦步亦趋,从《军阀与五四》、《辛亥,摇晃的中国》等书一路跟来,颇受教益。如今,其新作《共和中的帝制》出版,我自然也是...  (展开)
杜君立 2014-04-15 16:10:07

皇帝的魅影

从秦始皇算起,中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皇帝历史。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皇帝的家史。皇帝不仅汉人可以当,异族也可以当。皇帝历史的悠久,留下两个遗产:一是总有少数人想当皇帝,二是总有多数人想有个皇帝,特别是明君。在这种精英与大众共同的合力下,中国现代史并没有...  (展开)
塞外烟 2014-05-04 19:17:14

民国的历史

除了上学的时候,很少看有关历史方面的书。印象中的历史,就像初中高中的黑白历史书,将历史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一件一件的陈列,机械又呆板。 对民国时期的历史,了解的也就只是几个熟悉的名字,他们在历史中的职位、生平,完全不知晓。那是一段模糊的存在。 ...  (展开)
咸泡饭 2014-04-22 09:49:54

肚子里装了几千本书才会有的从容气度

追张鸣先生的书,已经好几本了,最先是理想国出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和《北洋裂变》,再到《重说中国近代史》,后来陆续读了他的几本历史随笔,直到这本《共和中的帝制》。 这本书与《辛亥》风格相近:主题突出,都是围绕一个相对集中的历史事件展开的专题性写作,文笔随意...  (展开)
安诺 2014-05-27 15:08:12

简单的说说张勋

  最近这一两年国内热播的电视剧,多是关于穿越,通过纂改历史来写一系列关于女人的宫斗,这些不仅会让我们对历史模糊不清,甚至是混淆历史。作为一个艺术生,张鸣的《共和中的帝制》通读下来还要细细的了解实在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因为模糊的历史概念,模糊的人名,模糊的历...  (展开)
小透明 2020-04-06 23:27:43

一本可作为民国入门书的历史读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讲的什么,书名就透露出了关键信息。在序言中,作者提到,张勋复辟从开始到完结,仅仅12天,实在是太过简单的一件事。本书却花了15章,300多页来讲这个事。讲什么,怎么讲,实在令人好奇。 前3章,府院之争、对德宣战、督军团政治,基本把当时的局势介绍的清清楚楚。第4...  (展开)
姚一摇 2020-03-10 18:23:00

梗概的梗概

张勋复辟。 以上,为张鸣《共和中的帝制》的梗概。 如果你记性够好,恐怕还记得高中老师当年是说过一嘴张勋复辟的:张勋因个人对清室的残念阴谋策划了一场复辟清朝的闹剧。由于帝制在中国已经不得人心,仅仅12天,即被段祺瑞的北洋政府推翻…… 与其他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事件...  (展开)
林探惜 2019-12-30 16:34:06

读书笔记

我们如何在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兼顾规则与目标 1、民众的意向,对于长时间段的历史进程,肯定是有作用的,但在短期的历史事件里,他们不是台上无聊的龙套,就是台下无奈的看客,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以及结束,没有任何作用。除非,民意被适时地动员起来,形成组织的力量,才会...  (展开)
灰灰僧 2019-01-08 02:33:04

叶德辉和王国维

1 治我国版本 目录学 乃至中国文化史学者,恐怕无人不晓叶德辉的《 书林清话 》,这是一部在近代学术史上与 叶昌炽 《 藏书纪事诗 》并行的书林名著。 2 1927年叶德辉死讯传来,王国维料定大革命无可阻挡之际,毅然决然跳了昆明湖。罗振玉说他是殉清,陈寅恪说他是殉文化。大约...  (展开)
hblf 2015-09-22 13:07:36

触摸那段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能把历史写的好玩好看,很多人都做到过。但引用当时的报刊书籍等一手资料,还能把内容写到不枯燥有干货,这就不是一般人的水平了。这本书做到了。为了这一点,也要向作者致敬道谢。 文中有些片段在前后不同场合多次重复,这一点是缺憾。 从内容来说,每本历史书讲民国都避不...  (展开)
蛙蛙04 2014-12-03 05:07:04

没价值的书

本书核心观点就是张勋的复辟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群众or民意基础的,除此之外无论论证还是描述均无更多的出彩内容。最让人不齿的事,书中内容前后不断重复,完全没有成书成系统的编辑。 郑重建议:本书看个自序就足够了。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3条)

订阅共和中的帝制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