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盛宴的书评 (7)

杨祖如 2015-03-29 10:38:17

哲学的盛宴

同是科普哲学知识,冯友兰和胡适先生的风格截然不同,或许是因为他们一个在清华执教、一个在北大教书的缘故吧。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言辞温和,很客观地道出哲学的本原和内涵,举例也尽量简短,很照顾读者的感受; 《哲学的盛宴》是胡适在北大的哲学讲义整理而成的,...  (展开)
书山之虫 2020-04-17 20:54:58

诸子的天空(孔子)

孔子把古代的官书删成《尚书》;把古代的诗歌,删存三百多篇,即有诗三百之称的《诗经》;订定《礼书》、《乐书》;晚年最喜《周易》,做了整理和丰富成《易经》;还做了一部《春秋》。所以说我们现在说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经都是孔子加工...  (展开)
书山之虫 2020-04-17 19:08:23

诸子的天空(老子)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的时代,礼崩乐坏,征伐不断。眼见苍生凌迟,所以他觉得如果上天有意识,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所以天地无恩,无识。所以断然否定了之前的“天人同类说”。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个时代,很多事物和道理因为缺乏相应的名字,...  (展开)
promise-陌影 2019-04-30 16:51:52

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哲学史三个目的: 1.明变: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 2.求因:寻出这些沿革变迁的原因 3.评判:使学者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 凡是一种学说,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要寻得学说的真正意义,就要懂得它的前因,要知道它在历史上的位置,就要懂得它的后果。前因包括那个时代的政治社...  (展开)
和其正泡饭 2016-03-02 00:01:07

中国文化细水长流

前几日粗略浏览了一本《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了解到欧洲文明也基本上属于基督教的文明。曾经还听说过有歪果仁嘲笑中国人是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的民族。 今天读到胡适著书《哲学的盛宴》,已认真看了五章。书中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源发展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考证。并提出古代哲学...  (展开)
Fallingstar 2015-12-15 16:18:23

有一些新鲜的视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的时候恰巧刚读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相比较而言,胡先生有一些新鲜的视角。本书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的思想,都有他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代的流行思想,以及他本人的特点有关。 鲜有超越时代的真理,把观点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会多几分理...  (展开)
松鼠老孙 2016-01-02 06:08:30

旧邦之新命

2016年读的第一本书《哲学的盛宴:中国篇》(胡适),即胡适第一次在北大讲授哲学的讲义,后来以《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名多次出版。本书充分体现了胡适先生开风气之先的特点,既不像后来“打倒孔家店”甚至文革年代大批斗,也不像当下“国学热”把古人重新供上神龛, 而是用现代...  (展开)

订阅哲学的盛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