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心灵的探寻》是钱理群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本专著,是国内鲁迅研究界中的标志性作品。这本书可以说是钱理群自己的“鲁迅观”。在他的笔下,鲁迅许多原先不为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展示,在80年代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对“鲁迅”进行着投射。钱理群曾经说过:“我研究他,不是在学院中把他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他当作引导者,首先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有体会,写成书就是《心灵的探寻》。至于人们承认与否是无所谓的。”他这本书并不求在学院体制内得到承认,更在意与公众分享“我之鲁迅观”,进而让大家从“鲁迅”中受益。而三十年来,这本《心灵的探寻》在思想界、知识界,也包括学术界,都得到了应有的好评与重视。
心灵的探寻的创作者
· · · · · ·
-
钱理群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目录 · · · · · ·
思维篇
第一章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第二章 “于天上看见深渊”
第三章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第四章 “多疑”、“尖刻”中的现代智慧
心境篇
第五章 先觉者与群众之间
第六章 改革者与对手之间
第七章 叛逆的猛士与爱我者之间
第八章 生与死之间
第九章 先驱者的寂寞感
情感篇
第十章 冷与热
第十一章 爱与憎
第十二章 沉默与开口
艺术篇
第十三章 人·神·鬼
第十四章 人与兽
第十五章 梦
第十六章 变革时代的悲剧意识与喜剧意识
后记
附录:写在前面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敌人的‘无物之阵’,……使鲁迅始终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状态,时时警戒着不知将从何而来的迫害,这种对于迫害的预感、猜疑,刺激着鲁迅的想象力与情感,激起了他无休止的躁动不安与迎战冲动,他已经习惯于在想象与思考中,将来自敌手的最微小的各种征候,联串起来,形成严重的结论,作出强烈的反应。p126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钱理群《心灵的探寻》读书笔记 -
在四五六十年代占据支配地位的毛泽东对鲁迅的经典评价中,可以看出一种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趋向,即注重鲁迅结论的正确,不注重鲁迅在得出正确结论之前探索的曲折与痛苦;注重鲁迅行动的坚决勇敢,不注重鲁迅在坚决勇敢行动之前的犹豫与彷徨;注重鲁迅对于民族的忠诚与热忱,不注重鲁迅对于民族的失望,对民族弱点的憎恨,以及由此引起的矛盾与斗争,等等。人们看到的是“英雄”的鲁迅,却不重视鲁迅怎样成为英雄的探讨,有意无意地忽略鲁迅平凡的一面,更不愿正视作为英雄的鲁迅的内在矛盾与痛苦。对于鲁迅的这种“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观察方法,是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思维习惯与社会心理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不无盲目地认为,我们对于一切已经有了结论,只需要按“既定方针”办事,依照现成的楷模去行动就够了,探索只是少数“伟大人物”的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心灵的探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文学的个人史 8.4
-
- 鲁迅批判 7.6
-
-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7.3
-
- 再造天堂 7.9
-
- 鲁迅的生命哲学 8.3
-
- 探寻诗心 8.2
-
- 绝望与希望之外 8.0
-
- 郜元宝讲鲁迅 8.6
-
-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7.5
-
- 鲁迅 救亡之梦的去向 8.8
心灵的探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1988年出版,在我看来是钱理群的巅峰之作

心灵探寻者的隔空对话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8.2分 299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8.4分 282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7.9分 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钱理群 (白露@思勉)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签名本拾零 (阿钞)
- 王小刀的2018年书单 (王小刀)
- 专业书目 / 拓展视野 (宁止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心灵的探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二十一世紀騎銃 2022-05-06 20:42:45
确实喜欢不起来。钱理群在后记里说到他把毛和鲁迅当做精神的两个支柱,从而把鲁迅当毛来写,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了?一再论证鲁迅是“共产主义伟人”的“马克思主义者”,犯了些理论先行的毛病。在我看来,迅哥儿什么“主义者”都不是,他就是伫立在天地之间的一根孤独的现代的桅杆。
1 有用 切换 2022-10-31 08:44:12 湖北
选取了《野草》原文中四对意象,用《野草》原文作为印子切入,初读觉得颇有鲁迅本体研究特色,但再往后读觉得有些把鲁迅放到盒子里,说他是超越物欲的境界,是契合马克思主义的伟人等等,好像在用时代观点和主观思想裁剪鲁迅,不免有些落入窠臼
0 有用 小城鱼太郎 2015-11-17 13:35:01
0 有用 嘟噜嘟噜 2022-10-29 16:17:35 湖北
越读越乏味。欲扬先抑似的转折可以让人认识到鲁迅的可贵之处,但看多了总有一种不够客观的感觉。行文逻辑还算清楚。配合《野草》食用更佳。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对鲁迅进行深入了解的开始。
0 有用 zkf的自留地 2022-12-15 22:20:13 山西
果然是大师的书,增进了对鲁迅先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