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的书评 (33)

石头摇篮 2014-10-26 17:17:3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为战时中国的灰色众生画像

萧军绘制过一张“萧红一生所走过的路”的图表,盯着那些箭头看,萧红短暂的一生不停地在移动,从呼兰启程,到客死香港,三十一载人生路,频频流离转徙 。马伯乐循着萧红的逃难路径,第一部从青岛——他被设置为青岛人——到上海;第二部从上海到武汉;下一部看来是要从武汉到“...  (展开)
了画船听雨 2010-06-08 14:37:34 沈阳出版社1996版

隐姓埋名的讲故事人(原创)

1940年的萧红女士虽然还有天真但是已经不再任性;虽然还有童趣但是已经不再愤怒;虽然对幸福还有执着的幻想与追求但是已经不再试图抓够那些幻影一般的空中花园。1940年的萧红女士突然离开祖国大陆远赴香港,这时她怀揣对新鲜生活和未来生命的全部寄托与自己新的爱人开始全新的...  (展开)
棒棒糖不吃糖 2008-10-28 02:26:19 沈阳出版社1996版

全神贯注地逃难

《马伯乐》是早前他给我的,在我这里几年了,都没有看,以为放着就好了。封面不干净,有各种飘尘遗留的痕迹,也有旧的不知以前是哪个图书馆的贴标,翘起的边缘都是黑色。几年里,我把它放到过柜子里,又拿回书橱,也故意扔到过地上,压在箱子下,还在床上放着,卡到床缝。最近...  (展开)
杨晓林 2022-08-11 15:07:56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版

杨晓林-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杨晓林 原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4)。 摘要: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文学的大家族里,马伯乐是独特的“这一个”:他既是“看客”、洋奴、守时奴、寄生虫,又是一个奥勃洛莫夫式的多余人,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的无能和失致,可笑可鄙又可怜。萧红对“逃难”题材...  (展开)
半瓢凉水 2017-06-16 10:32:2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马伯乐 | 一段又臭又长却又断笔的讽刺

“真他妈的中国人” ——马伯乐 初识萧红是那部《黄金时代》,一个人十块钱三个小时。时至今日,想起萧红,脑海里汤唯苍白的脸依旧挥之不去,她演的很好。 那之后我翻过《生死场》《呼兰河传》,只记得满目荒凉,尤其是碗里那块白嫩豆腐。最近闲时又翻起她的全集,开始读《马伯...  (展开)
邱小石 2019-12-03 22:27:19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为什么书店越开越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萧红小说《马伯乐》的主人公马伯乐很多愿望都落空,然后觉得要想有钱,还得经商。于是他打算开一家小书店。 父亲觉得他打算做生意,帮助他一笔款子。 太太对他经商的意图,暗存了很多希望,对他表示尊敬。 大家都高兴,觉得马伯乐会发财。 母亲相对冷静一点。“他是去开书店,...  (展开)
一只红薯 2018-11-06 17:48:0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马伯乐》萧红的未完待续

“既失了的就不能再得。” “既去了的就不能够再来。” “人生本是如此的。” “大风之中飘落叶,小雨之中泥土松。” “冬天来了,天气就冷了。” “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回来了。” “十二个月是一年,一年有四季。一切都是命定的,又有什么办法呢!” 看过萧红的《生死场》和...  (展开)
晓林7777 2021-11-15 17:39:5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厌透了的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了要写这篇书评,我枯坐了一小时。我扣扣手皮,揉揉头发,发发呆,再摊开手来,我上上下下观察那两只手,纹理是那样散乱,仍是毫无头绪从哪开始说呢。马伯乐,一个像连环画里走出来的畸男子,我要从哪开始说呢。 整部小说,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主要讲述了马伯乐从青岛“...  (展开)
冰河盲鱼 2020-03-05 16:21:4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黑色幽默下的现实

想当年,国家贫弱,社会上出现各种现在看来可笑的事件,在家国破灭在即的时刻,人生百态,在萧红的笔下,却好似没有那种亡国的悲哀,而是普通人的油盐酱醋茶之外的,偶然添加的一些生活的琐事一般。“马伯乐”,看似是在大逃亡,却又好像是赌气的离家出走,战争的残酷,在他的...  (展开)
阿烦 2019-11-30 01:53:4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版

一个马伯乐,是自省也是暗嘲

一个马伯乐,是自省也是暗嘲。 断断续续两年时间,看完了北京理工16年版的那套萧红全集。不记得最初想读萧红的初衷了,只是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让我深深醉心于这个倔强而又满身才气的女子。 《生死场》写得这样刚硬、直接,充满狠劲,就像要活生生地把人撕裂,来探究里面的...  (展开)
泉城广场奇才队 2019-01-30 09:16:37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马伯乐:一个蛀虫的战时逃亡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马伯乐,是一个没有故事的长篇故事。 没有故事,是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抑扬顿挫的旋律,贯穿在马伯乐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独白中的唯一一个故事,就是他的逃亡史: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他就从青岛逃到了上海的租界,整日宣称他的战争理论;听见淞沪会战的枪声,他“克服”...  (展开)
Viglo 2019-01-20 10:30:41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生而为人,何其不幸!

看马伯乐间有许多熟悉的画面映在脑海里,总能想到身边的人人事事,马伯乐是典型的富家公子,吃穿不愁,空有理想却不曾去闯荡一番,马伯乐胆小、懦弱、还自私,毕竟是战乱时代,谁能保证自己不像马伯乐一样自己安全就是天下大吉呢?战争真是一面无所不照的镜子,战乱中礼仪道德...  (展开)
忽然想到 2018-09-17 11:07:23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萧红与阿Q

单纯地引出葛浩文先生的观点,来源于其文章《萧红与阿Q》 《阿Q正传》结尾时的阿Q已经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丑事,但他强烈的自欺倾向使他一直对周遭人的奚落毫无知觉。最后,在因“革命”罪行被押往刑场的途中,阿Q鼓起足够勇气叫喊出古时候囚徒们表明不怕死的誓言:“过了二十年...  (展开)
鸟迟 2018-07-07 17:28:4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害怕读萧红

从《生死场》到《马伯乐》,我的心被萧红的书击打着,就像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咚一下撞到了墙上,头被重创。鲁迅说萧红的《生死场》力透纸背,确实比其他女作家写的深彻,别的女作家有可能是把伤口用她的兰花指在微风雪夜下轻轻指给你看,而萧红是直接把伤口撕开给你看。《生死场...  (展开)
正经人r 2024-05-21 03:49:18 译林出版社2023版

《红玻璃的故事》一眼洞悉一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名《马伯乐》,我却被《红玻璃的故事》震慑了……故事里这无奈的思绪,太具侵染力了…… 仅红玻璃花筒这一眼,将“未知”转化成了“已知”。仅这一眼!就这一个瞬间!便可洞悉人的一生!成了已知,也许就成了无尽的纠缠。 这一生所有的“念”,对过往的“念”;对未来的“念...  (展开)
那只猫猫猫猫猫 2024-01-09 16:33:51 译林出版社2023版

我知道,我讨厌他,是因为我像他

他没有能力,做什么都不成,却还总异想天开 他没有骨气,看不惯父亲,却还是得用他的钱 他没有感情,想让夫人过来只是因为妻子有钱 他没有担当,在逃跑时可以抛妻弃子 他没有勇气,擅长自我欺骗 他没有信仰,没有家国情怀,崇洋媚外,畏惧权势,却还虚伪地假装义愤填膺。 “真...  (展开)
同风起 2023-03-12 18:30:4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版

人人皆是马伯乐

《马伯乐》读完总有点意犹未尽,原因萧红没写完,马伯乐可能性太多,这人啊太复杂。 马伯乐真的是很可爱有很可憎的人物了,你觉得他好笑又觉得身边处处有这种人。若是讨厌吧,他偏又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小人。 萧红的笔触啊还是一如既往地迷人,读过的所有女作家,最爱是...  (展开)
请问顺路吗 2022-12-04 14:39:11

笔记。

马伯乐 萧红 39个笔记 ◆ 第一部 虚伪 >> 有一天车夫拉着老太爷回来,一放下车子人就不行了。 马伯乐主张把他抬到附近的里仁医院去。父亲说: “那是外国人的医院,得多少钱!” 马伯乐说: “不是去给他医治,是那医院里有停尸室。” 父亲问: “他要死了吗?” 马伯乐...  (展开)
一睡就是八小时 2021-07-05 23:15:14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版

很轻松

马伯乐跟呼兰河传不一样,呼兰河传还是带了一些温情的,文笔也考究,而马伯乐则很不萧红,讽刺意味十足,语言简练到再少一字都不行。 马伯乐是个可笑的人,“他是悲哀的,他是感激的,他是痛苦的,他是寂寂寞寞的,他是又充实又空虚的”。他是很善于悲哀的! “马伯乐睡得完全...  (展开)
何君君 2020-05-23 09:02:2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版

自私的马伯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真他妈的中国人”、“万事总要留个退路”,这是马伯乐的口头禅,一个懦弱自私,胆小虚伪,只想不做,崇洋媚外,麻木不仁的富家公子哥——马伯乐被萧红深深地刻画了出来。 《马伯乐》主要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出生在青岛富裕家庭的马伯乐逃难的过程。马伯乐自“七七事变”后从青岛...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3条)

订阅马伯乐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