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的书评 (28)

爱娃小姐 2009-04-14 23:21:12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爷爷阎步克

拼了小命写满了三张考题纸,失魂落魄地走了好多台阶到讲台前交了试卷。站在二教105的黑板前,背上包包,想起来什么似的往自己原本的座位看过去。却看到阎老师,穿褐色黑色的大方格条纹衬衣,和我一样塞着白耳机,远远地看不清却依然炯炯的双眼在教室的制高点往下看。似乎没有表...  (展开)
南山云 2011-12-18 21:22:23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社会学概念的内化——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社会学概念的内化 ——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关于《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一书,已有两篇较为全面和精彩的书评,一篇为许纪霖先生的《跨越两个年代──评阎步克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一篇为陈苏镇先生的《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力作──读...  (展开)
舞池里的塔西佗 2015-05-26 17:06:36

以古观今 断烂随想

说在前面:阎先生著论,用功深而立论明。正如书中指出,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在王莽后已然破产。而其三代大同的理想,本身也只是一个乌托邦的景象。在本书最后部分的推论中,其指出对传统政治思想的研究,最终还是要投射回现实的政治社会。显然阎先生非常欣赏传统士大夫的人格...  (展开)
kotzen25 2012-03-06 13:13:12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不敢妄议,只求梳理出大概

读完阎步克先生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已经有些时日了,坦白地说,这是一本对我较有震动的著作,当然,由于知识的浅薄,读的过程并不是很轻松。读完之后,也有不少的感触,但真要整理起来,又感觉甚无头绪,所以只能将心中一些想法零碎地记录下来。 阎先生的这本书...  (展开)
黑猫不睡 2015-07-29 11:31:56

儒家政治理想的破灭

  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阎步克先生年轻时最大的爱好不是读书,而是组装电器,摆弄电阻、半导体和晶体管。他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是在小学五年级时,文革爆发了。他下乡后当兵,在军队里积极向上,表现非常不错。后来研究古代官僚制度,面对个别朝代令人匪夷所思的复杂...  (展开)
senline 2011-06-13 16:08:54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社会科学方法应用于史学研究 ——读阎步克先生《士大夫政治生涯演生史稿》

中华帝国的官僚政治以 “士大夫”为治国者。士大夫阶层的存在,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形态。各领域学者对 “士大夫”已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研究,硕果累累。阎步克先生于1996年出版的《士大夫政治生涯演生史稿》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将此项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全书论...  (展开)
王竹宝 2024-01-22 22:47:09

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每一年的第一本书,对我来说多少都有一些不一样的意义。对于2024年的我,《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仿佛就是命定的那本书。 2024年,我第一个读书的打算,是从中国上古开始一个断代一个断代系统读一些经典著作。这原因我在之前略谈过: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我大感到世界文明不但...  (展开)
大鱼 2023-02-20 15:52:46

士大夫的政治演生及人生启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断断续续将近13个小时,才读完了这本四十余万字令我非常震撼的著作。然而对于我这种古文知识浅薄的人来讲,读的过程非常不轻松,时常需要复制书中引用的古文,粘贴到另外一个app搜索,看是什么意思。相较于现代的白话文,古文同样的字所包含的意思太多,也更不容易被人理解。 ...  (展开)
不自律会死星人 2022-10-08 11:53:46

找到了但是,有点长写在这里吧

学者,官僚,文人,老师合为一体的士大夫身份的缘起和奠定。 个人所见最符合达到巅峰的士大夫政治是宋朝时期的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其余的朝代更多都是儒化了的文吏,儒生和文吏在相互排斥对立的同时也在相互融合。 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其实也兼具儒(文化常识)与吏(申论)两大...  (展开)
江流 2018-01-21 11:33:40

“法治”与“礼治”的实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孔、孟与商、韩是分别地代表了两个极端:前者本于政统、亲统和道统三位一体的“礼治”秩序,后者所追求的却是一种立足政统、独尊吏道的专制官僚政治秩序;因而儒家趋向复古,而法家却主张变革。 形式规程VS道义理想 官僚制度的基本精神,表现为有明确目的的、可计算的、可控制...  (展开)
弹尔簧之 2021-09-17 16:31:22

士大夫

[cp]士大夫 因为听过阎步克教授的网易公开课,所以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就感觉不太陌生。对阎步克教授的尊敬,不在于他的课有多生动,书有多深奥,而在于他的不张扬——我所完成的这堆文字,或许就难免有用先验框架剪裁历史之嫌了。在构思立意之时,这部书确实也没有从“写...  (展开)
投水月下 2019-05-16 21:10:30

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連月閱讀之後,猶感閻步克先生文章之新,別出心裁。如一柄精準鋒利的手術刀,一針見血。全書讀起來酣暢淋漓,第六章《文吏政治與秦帝國的興亡》的論述尤其精彩,相當過癮。秦朝至法至刑,極端的普遍主義和極權主義難以適應山東六國的禮義,更與鄉里父老之仁愛有如冰炭不相容。...  (展开)
我不是拉登 2024-05-11 20:48:14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文生质,质生文,不得文质彬彬,仍是轮回

彦博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 从第一次由网易公开课听到了这句话,到现在在摇摇晃晃的地铁上看完这本书,已过去了十年。 孔孟之道,传道千年...  (展开)
一蓑烟雨 2024-02-21 00:23:01

名家经典!看透古代历史底层逻辑的一本书

封建士大夫,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里蕴含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官僚体制、文化体制的一个重要命题,即:古代的治国者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是士大夫在治理这个国家? 我们现在习惯了小学中学接受通识教育,大学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公务员考试进...  (展开)
卢臻钺 2023-03-05 00:14:35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

一部史学风格突出的社会科学专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啃完了这本书。书早在自己的书架上摆了几年,一直没有勇气读。最近正好看到推荐书单上有,恰好思考的问题涉及传统政治中的主体这一环,这本书和《士与中国文化》就成了第一时间想读的书。 早些年听过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去年又听过一次阎老师的讲座,自然...  (展开)
Vayuni 2022-12-21 19:31:39

第十一章

“礼”的基本精神是“尊尊、亲亲、贤贤”。“尊尊”主要是政统的原则,其中各种规范表现为“君道”,其相应的角色有君臣吏民;“亲亲”主要是亲统的原则,其中各种规范统摄于父道,其相应的角色有父兄子弟;“贤贤”主要是道统的原则,其中各种规范归结为“师道”,其相应的角...  (展开)
何盛华 2020-02-22 12:58:05

匠气略重的学术研究著作

这是一本非常学术的书籍,看每页大段大段的注释,就知道其“学术”含量了。作者是北大教授,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研究专家,学术功底自然深厚,这也是我读的他的第一本著作,从“士”的起源开始写起,逐渐引出学士与文吏这两大阵营的分化和对立,从西周春秋的士大夫阶层主导礼治,...  (展开)
云安 2019-06-28 10:38:08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内容提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的内容提要最是不好写,便是阎老师在十一章中都总结梳理得精当了,于是本文只好再粗疏一些,捋出其中大体主干一类的东西。 问题的提出在于中国“士大夫”这一独特于其他文明的政治文化现象。阎老师选择了从社会分化角度去透视中国古代文化政治,探讨论述了士大夫政治的演生...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8条)

订阅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