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辛辣解剖
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為什麼年薪一千萬日幣的知名企業OL,夜夜用兩千日幣賤賣自己?
秋葉原無差別砍人男大開殺戒的原因,竟是交不到女友?
為什麼男人最怕淪為處男,又對同志有莫名的厭惡感?
為什麼男人既愛批評女人愚蠢、小心眼,卻又離不開女色?
高中女校內部有著怎樣的集團法則?所謂的「母女情結」和「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間竟然隱藏著嫉妒與復仇?
◆日本網友震撼分享:「讀完之後,我眼中的世界徹底改變了」
「希望男性也能讀讀本書,看完後只要保有自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對象吧!」
「女性不管多優秀、個性好、會運動,都只能依據容貌和年紀被男性打分數。我總以為自己想太多,直到看了這本書……」
「日常生活充滿了『因為你是男生』和『因為妳是女生』的刻板觀念,讀了《厭女...
《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辛辣解剖
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為什麼年薪一千萬日幣的知名企業OL,夜夜用兩千日幣賤賣自己?
秋葉原無差別砍人男大開殺戒的原因,竟是交不到女友?
為什麼男人最怕淪為處男,又對同志有莫名的厭惡感?
為什麼男人既愛批評女人愚蠢、小心眼,卻又離不開女色?
高中女校內部有著怎樣的集團法則?所謂的「母女情結」和「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間竟然隱藏著嫉妒與復仇?
◆日本網友震撼分享:「讀完之後,我眼中的世界徹底改變了」
「希望男性也能讀讀本書,看完後只要保有自覺,一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對象吧!」
「女性不管多優秀、個性好、會運動,都只能依據容貌和年紀被男性打分數。我總以為自己想太多,直到看了這本書……」
「日常生活充滿了『因為你是男生』和『因為妳是女生』的刻板觀念,讀了《厭女》之後,我才明白那些長期累積的違和感究竟是什麼。」
◆如果你╱妳曾經想過:
女性比較不會開車、情緒化、缺乏邏輯思考
如果女性遭到性侵,她自己也有責任
家裡重男輕女,對女兒的要求卻高於兒子
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常取決於她的外表
女性的異性緣太好,很容易被同性排擠
女性都愛高富帥,害許多男性交不到女友
男性上酒店不算對妻子或女友的背叛
學歷、收入太高的女性很難找到結婚對象
沒有結婚的女人終究是「敗犬」
──所有的理所當然與難以啟齒的不快,都是「厭女症」作祟
厭女症,來自英語Misogyny,指指憎惡、仇視女性,對女性化、女性傾向與特質抱持蔑視與厭惡的行為或心理。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剖析日本社會「性」與「性別」相關議題,解讀恐同、援交、戀童、家暴、剩男、敗犬、春宮畫、皇室、家庭、企業與女校文化所產生的厭女情結,辛辣直接,一出版便獲各大媒體書評推薦,震驚日本社會,好評不斷。
作者简介 · · · · · ·
上野千鶴子(Chizuko Ueno)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富山縣,京都大學大學院社會學博士、東京大學大學院教授、女性學和性別研究先驅。一九八○年代以後,以女權主義者身分引領時代、持續挖掘現代社會的各種問題。近年來更把觸角延伸至老年人、福利和照護等專業領域。一九九四年以《近代家族的成立與結束》榮獲三得利學藝賞,其他著作包括《家父長制與資本制》、《女遊》、《裙子下的劇場》、《一個人的老後》、《一個人的午後》等。
本書內容最初連載在雜誌《scripta》二號至十六號(二○○七年一月至二○一○年七月)的專欄「日本的厭女文化」,所有文章經過編修,並增添第十六章後集結出版。
譯者簡介
楊士堤
淡江日文系畢。
譯有《阿川流傾聽對話術》、《北斗》、《呼叫助產士》等書。
Steveyang1122@gmail.com
目录 · · · · · ·
何謂厭女症╱吉行淳之介與永井荷風╱逃離女人的男人
二、同性社交.恐同症.厭女症
男人的價值由什麼決定╱男性連結的成立條件╱男人會討論性嗎
三、性的雙重標準和女人的分裂統治──「聖女」和「妓女」的他者化
性別.人種.階級╱「聖女」和「妓女」的分裂統治╱性雙重標準的兩難
· · · · · · (更多)
何謂厭女症╱吉行淳之介與永井荷風╱逃離女人的男人
二、同性社交.恐同症.厭女症
男人的價值由什麼決定╱男性連結的成立條件╱男人會討論性嗎
三、性的雙重標準和女人的分裂統治──「聖女」和「妓女」的他者化
性別.人種.階級╱「聖女」和「妓女」的分裂統治╱性雙重標準的兩難
四、「剩男」的厭女症
「性弱者」論的陷阱╱性的自由市場╱秋葉原事件和「剩男」╱格差婚的結局╱「男性保護法」的反動╱「成為男人」的條件
五、兒童性侵犯的厭女症
「慾望問題」╱公領域的性與私領域的性╱兒童性侵犯╱厭女症與恐同症
六、皇室的厭女症
男嬰誕生╱皇室從何時開始出現厭女症╱記紀的神話邏輯學╱皇族與人權
七、春宮畫的厭女文化
暴力.權力.金力╱性愉悅的支配╱陽形中心論╱著手研究春畫╱陽具崇拜╱不需要男人的性愉悅
八、近代的厭女文化
「母親」的文化理想╱「窩囊的兒子」和「鬱悶的女兒」╱「自責的女兒」登場╱近代女人的厭女症╱自我厭惡的厭女症
九、母親和女兒的厭女症
負面教材的母親╱母親的代價╱母親會對女兒的幸福感到高興嗎╱母親的嫉妒╱母親和女兒的和解
十、「父親的女兒」的厭女症
做為家父長制代理人的母親╱「父親的女兒」╱做為「引誘者」的女兒
日本的「父親的女兒」╱向「父親」報仇╱既不是「父親的女兒」也不是「母親的女兒」
十一、女校文化和厭女症
男人的盲點╱女校價值的再發現╱女校的雙重標準╱「扮醜」的生存策略╱笑梗與老梗
十二、東電OL的厭女症(一)
媒體「發情」╱東電OL的內心陰暗面╱男人的解釋╱被兩種價值撕裂的女人
十三、東電OL的厭女症(二)
想要當妓女的女人╱女人對男人的定價╱「性的認同」的「動機語彙」
性交易的商業行為╱女人的存在價值╱女人的分裂.男人的悖論
十四、女人的厭女症╱厭女症的女人
兩種「特殊」策略╱林真理子的立場╱女人之間的競爭關係
扮裝的「女人」╱女人和女人的友情.女人和男人的友情
十五、權力的性愛化
夫妻關係的性愛化╱隱私權的建立╱性愉悅的權利與義務
施虐癖與被虐癖的發端╱性慾的去自然化╱生活習慣的內化
十六、厭女症能否克服?
厭女症的理論機制╱三角慾望╱同性社交.同性戀厭惡.厭女症╱性慾的近代╱克服厭女症╱男人的自我厭惡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买娼卖娼的营业,如果没有男人不择对象这个前提条件,不可能成立。“不择对象”的,不是女人是男人。为此,男人一方必须具备的性欲机制是抹去女人的个体差异,如恋物癖一般,仅对女性符号便能发情。正因为男人的性欲对迷你裙”、“裸体”甚至性器官等片断的肢体部位也能发生条件反射性买卖才得以成立。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男人的性欲就像被称为“兽欲”般,是一种动物的本能。恰恰相反,这意味着男人的性欲是如此被条件规定了的文化产物。 买娼的男人,买的不是女人,而是女人这个符号。正因为男人是在对符号发情,对符号射精,所以,买娼才是自慰行为之一种。 那么,卖娼的女人,卖的又是什么呢?卖的是“成为物品的自己”(或者说“成为他人所属品的自己”)通过“成为物品”女人将向“物品”射精的男人解体还原为仅仅的性欲。由此,男人憎恶娼妓,娼妓轻蔑嫖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1页 -
在性别二元制的性别秩序里,深植于核心位置的,便是厌女症。在这个秩序之下,无论男人女人,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不过,厌女症的表现形式在男女身上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换个更浅显的说法,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有一次也没有庆幸过没生为女人的男人吗?有一次也没有抱怨过生为女人吃了亏的女人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什么是厌女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厭女"的人也喜欢 · · · · · ·
厭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04 条 )



论坛 · · · · · ·
分享台版厌女简体版docx、pdf和epub | 来自momo | 10 回应 | 2025-04-26 11:47:55 |
有没有转这本书的 | 来自momo | 9 回应 | 2023-04-13 10:35:3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上海三联书店 (2015)9.1分 102088人读过
-
光启书局 (2023)9.0分 16605人读过
-
朝日新聞出版 (2018)9.5分 110人读过
-
紀伊國屋書店 (2010)9.0分 7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身体:可见与不可见【4】 (南池子)
- 關於人類學 (Hui-Bun Ha)
- 關於他媽的道德倫理教條 (Hui-Bun Ha)
- 關於日本 (Hui-Bun Ha)
- 书单|Feminism n Gender Studies (起风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厭女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否否 2022-01-04 14:47:57
女同
3 有用 卜生 2018-08-09 08:31:06
女性主义、妇女平权的通俗读本,关于厌女的形成机制。在东亚乃至世界都具有典型性。从社会学、性学等角度分析。不足的地方是很多地方在不同章节之间有重复,说了又说,另外就是引用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并不能认同(本身不认同弗洛伊德关于家庭机制和男女性欲的部分)。
0 有用 JumpSan 2021-12-30 05:32:51
阶级>性别,本书引用了许多日本女性文学的内容,读来颇有趣味,但又不缺学术性,最后一章总结得非常好,是一本了解日本厌女文化,并以反观自我及思考的入门佳作。(总有在看一篇博论的感觉)
0 有用 伯恩斯坦 2022-03-21 10:13:26
看!!!人为什么不直面自己的阴暗面!!做什么要逃避!共同经历这样的文化与历史,注定都是厌女症患者,至少曾经是
0 有用 laamlaam 2015-07-29 02:20:20
20150717-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