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书评 (3647)

林愈静 2011-05-06 22:13:2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陈忠实创作《白鹿原》前就暗下决心,要把这本书当作“将来垫枕头的”作品,也就是说,一名小说家总要写点自己都觉得好的作品用来陪葬。于王朔而言是《动物凶猛》,写了许多小说,王朔用于证明自己是严肃作家的作品是这个中篇,犹如史蒂芬金拿出《四季》(其中就包括 肖伸克的救...  (展开)
婕的自言自语 2005-12-31 14:27:2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白鹿原--并不遥远的故事

我高中的时候,贾平凹的一本《废都》很轰动,那时候也不懂什么,只知道妈妈说这本书很黄,究竟什么是黄也是搞不清楚的。04年,某出版社重新整理出版了“茅盾文学奖”的得奖作品集,其中就有《白鹿原》。我把这些书名抄写在本子上,作为我05年的读书目录。第一部是《穆斯林的葬...  (展开)
陌知 2012-08-28 15:42:53 作家出版社2012版

《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借鉴对比

几点很明显的借鉴 1、无处不在的时空插叙和倒叙 这点不用说了。“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模式已经被众多中国作家用得很娴熟了。《白鹿原》里也很明显。 2、同一家族,两种命运 《白鹿原》...  (展开)
更深的白色 2011-06-23 15:40:5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白鹿原是我的命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我已经不记得“白鹿原”这三个字最早是作为一个地名,还是一部小说的名字出现在我记忆中的了。但无论如何,这三个颇为好看的字,在以后的岁月中,不管是作为地名还是书名,都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 白鹿原,是我的老家。是我父亲诞生和成长的地方。 《白鹿原》,是...  (展开)
Isidora 2012-10-17 10:13: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版

历史长河,看人性之善恶

白鹿原 我读的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版本,是在看了王全安的电影之后。记得朋友曾说,电影和书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载体,没必要非拿来做比较。这里只论书,不谈电影。 庄稼人的朴实 书的中篇提到白的发家,是家到中落,先人熬活挣钱,把钱装入只能进不能出的木匣,分分毫毫攒...  (展开)
李桃杏子 2009-04-27 19:03: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版

关于道德压迫

我说的这点,是书里非常小的一个部分。 鹿黑娃还很小时,就说:嘉轩叔的腰挺的太直了。白家待鹿三一家绝对无可挑剔,但黑娃自小便跟白家不亲,从上一辈的白嘉轩,到同辈的白孝文、孝武,他都心有隔阂,走不近。 黑娃与白家不亲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仇富。鹿兆鹏拿冰糖来给他...  (展开)
鬼叔莫见怪 2009-02-01 23:58:37 华夏出版社1996版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要说把这么厚实的一本书的读后感如数写下来,可真不是三两千字就能写尽的问题,只能把心里最直接的反应写出来就是了,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长时间没好好坐下来耐心地看完一部小说了,尤其是这样的鸿篇巨著,厚度甚至超越了我们的新华字典。不清楚为什么,随...  (展开)
hunanmoon 2010-06-11 02:21:28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一个民族的老泪--读《白鹿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早就知道白鹿原,却一直没有读过,熬夜到四点,终于读完了。隔了一天,在三国杀杀得已经不辩也不想去辨别忠奸以后,我想关掉电脑。现在是凌晨一点,音响里却令人无奈地响起了闻香识女人里面的那曲探戈。在黑夜中小提琴温婉而又尖利,白鹿仿佛又跃上了心头,我疲惫不堪,试着...  (展开)
满心欢喜满心忧 2012-11-16 10:40:35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版

陈忠实不仅是直男癌,还是妈宝男!

刚巧有个同事就是白鹿原上的人,小说里的滋水县,是她的家,今天的蓝田县。或许因为是讲得她家乡的故事,她首先就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评价:这书肯定是写得好的。 我在没看电影和小说之前好奇问过她一些情节,她兴致高昂地跟我描述,还不断地引用杨澜赞扬过白鹿原的一句话:这是...  (展开)
请叫我麦兜兜儿 2012-09-06 20:51:25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版

巨变时代的中国人格类型——白鹿原寓言

1991年腊月二十五的下午,在白鹿原上一间祖宅写完了小说的最后一行文字后,陈忠实记录道:自己两眼发黑,脑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了一种无知觉的状态。他坐在小竹凳上一动不动,究竟采取什么姿态默坐的,已经不复记忆了。这部小说成稿之后,《当代》杂志的两名编辑前来拿稿,当时...  (展开)
六根与围墙 2012-09-29 00:01:1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版

它让你审视生命的视角得以绝对完整

我第一次看到《白鹿原》这本书,是在小姨的婚礼上。那时大人们热热闹闹聊天,我独自一人跑到地下室淘宝,就看到箱子上放着这本书。书很厚,被翻的很旧。那时我顶多是初中生,恰恰也是看到文字就会欣喜若狂的年纪。 看了三四页之后我把书合上了,心跳的厉害,彼时我以为这...  (展开)
梁靖Jeff 2009-03-16 13:39:5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一个命运无常的黑色幽默

《白鹿原》一书是在友人的极力推荐下阅读的,原本觉得对此书的欣赏完全会局限于情节的曲折与夸张,觉得太多的感慨可能只是附庸风雅的无病呻吟。然则之后在阅读中令自己惊讶的是,自己完全是在一种倍感沉重的压抑与亢奋中阅读完了整篇小说,在惆怅与不安中度过了三十多个日夜。...  (展开)
听啊听啊听 2010-02-10 22:28:3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女性杯具指数排行榜

之所以会决定看这本书,主要是冲它“茅盾文学奖”的头衔去的,事实上这本书也没让我失望。看完后,三个感觉。 感觉一:很H 感觉二:很磅礴 感觉三:女性都很杯具 田小娥:她是作者笔下臭名昭著的荡(防HX)妇,她直接导致了两位大好青年逐步走向堕落毁灭之路,可恨却也可怜。...  (展开)
安吉可 2022-05-14 11:35:0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版

读完《白鹿原》,我想谈谈白鹿原上的女人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过门一年的媳妇饿得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摸摸身旁已不见丈夫的踪影,怀疑丈夫和阿公阿婆在背过她偷吃,就蹑手蹑脚溜到阿婆的窗墙根儿,听见阿公阿婆和丈夫正商量着要杀她煮食。阿公说:“你放心度过年馑爸再给你娶一房,要不咱爷儿们都得饿死,别说媳妇,连香火也都断...  (展开)
Scarlett 2013-02-11 18:34:5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版

人性决定命运——白嘉轩与鹿子霖的对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树根扎地的深度决定树日后的高度,“人性”则决定了人一生的轨迹。这是看罢《白鹿原》舅舅萦绕在脑海中的一句话。 白鹿原是一锅粥,时代的变化向其中不断倾倒五味陈杂,而锅中各个小人物的本味也随着时间越熬越浓。 白嘉轩和鹿子霖无疑是这部小说塑造出对比最强烈...  (展开)
天天盒饭 2011-08-22 11:48:5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版

由原上“农协”运动浅评国共首次分裂原由。

根据一部小说来评写历史,貌似有点虚,因为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可是小说的本源既是生活的映射,没有生活中刻骨铭心的触动又怎会有小说中人物情节的厚重了?这里借白鹿原中对“农协”运动的描绘联想到北伐后国民党对中共为何会由同志情谊到刺骨仇恨的浅薄原由。 国共互掐,历...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82 183 后页> (共3647条)

订阅白鹿原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