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
——焦元溥
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聆听经验讲述古典乐的聆听之道,音乐很难懂吗?不。人人都可欣赏古典乐吗?是的。本书涉及古典乐的定义和讨论、品味乐曲的态度与方法、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差别、不可不知的音乐小常识、古典音乐简史,以及无比实用的音乐会注意事项、选座参考乃至聆赏进阶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选曲目及详细...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
——焦元溥
台湾著名古典乐评家焦元溥写给普通大众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没有五线谱,没有专业术语,以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聆听经验讲述古典乐的聆听之道,音乐很难懂吗?不。人人都可欣赏古典乐吗?是的。本书涉及古典乐的定义和讨论、品味乐曲的态度与方法、录音与现场演出的差别、不可不知的音乐小常识、古典音乐简史,以及无比实用的音乐会注意事项、选座参考乃至聆赏进阶之道,另附作曲家年代表、焦元溥精选曲目及详细解说,库克音乐免费正版在线聆听。
乐之本事的创作者
· · · · · ·
-
焦元溥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978年生于台北。不务正业的台大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士、美国佛莱契尔学院法律与外交硕士,也是不误正业的大英图书馆爱迪生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乐学博士。
自15岁起发表乐评、论述与散文,作品涵盖乐曲研究、诠释讨论、技巧解析、音乐家访问、国际大赛报道与文学创作。著有乐评选集《经典CD纵横观》系列三书(联经,2005)、《莫扎特音乐CD评鉴》(联经,2006)、《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联经,2007;日文版首册于2014年6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发行)、专栏选集《乐来乐想》(联经,2008)与《听见肖邦》(联经,2010)。
文字创作之外,焦元溥也担任台湾爱乐乐团“焦点讲座”策划,“20×10肖邦音乐节”和“Debussy Touch钢琴音乐节”艺术总监,台中Classical古...
1978年生于台北。不务正业的台大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士、美国佛莱契尔学院法律与外交硕士,也是不误正业的大英图书馆爱迪生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乐学博士。
自15岁起发表乐评、论述与散文,作品涵盖乐曲研究、诠释讨论、技巧解析、音乐家访问、国际大赛报道与文学创作。著有乐评选集《经典CD纵横观》系列三书(联经,2005)、《莫扎特音乐CD评鉴》(联经,2006)、《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联经,2007;日文版首册于2014年6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发行)、专栏选集《乐来乐想》(联经,2008)与《听见肖邦》(联经,2010)。
文字创作之外,焦元溥也担任台湾爱乐乐团“焦点讲座”策划,“20×10肖邦音乐节”和“Debussy Touch钢琴音乐节”艺术总监,台中Classical古典音乐台FM 97.7和Taipei Bravo FM 91.3电台“焦点音乐”和“NSO Live云端音乐厅”广播主持人,前者获金钟奖最佳非流行音乐节目奖(2013)。
目录 · · · · · ·
007 第一章 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
是的, 音乐很难懂 / 一定要“学音乐” 才能欣赏古典音乐? / 音乐中, 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 / 学音乐的方式不止一种 / 潜移默化的力量 / 每个人都可以听古典音乐? / 来自南美的音乐奇迹 / 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
043 第二章 什么是古典音乐
如果要为“古典音乐”下定义…… / 新旧可口可乐的故事 / 从历史看 Classical Music /“ 古典乐派”其实不见得“古典”,“古典音乐”也不见得“古” / “经典”的意义随时间变动 / 卡尔维诺的“经典”定义 /“经典”的丰厚与纵深 / 有所谓的“经典名曲曲单”吗?
077 第三章 现场演出二三事
· · · · · · (更多)
007 第一章 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
是的, 音乐很难懂 / 一定要“学音乐” 才能欣赏古典音乐? / 音乐中, 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 / 学音乐的方式不止一种 / 潜移默化的力量 / 每个人都可以听古典音乐? / 来自南美的音乐奇迹 / 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
043 第二章 什么是古典音乐
如果要为“古典音乐”下定义…… / 新旧可口可乐的故事 / 从历史看 Classical Music /“ 古典乐派”其实不见得“古典”,“古典音乐”也不见得“古” / “经典”的意义随时间变动 / 卡尔维诺的“经典”定义 /“经典”的丰厚与纵深 / 有所谓的“经典名曲曲单”吗?
077 第三章 现场演出二三事
“回不去了”:录音技术改变世界 / 为什么要听现场演
出? / 音乐演出,“空间因素”也很重要 / 不只要听,
还要看 / 就是要你看得见却听不到 / 对演出的期待:现场会听到什么? / 协奏曲与歌剧的实际音量比例 / 错音究竟有多重要? / 不可预料的现场 / 音乐表演是舞台艺术 / 演奏者该背谱吗? / 让我们现场见
113 第四章 音乐会生存之道
声音与位置 / 挑选座位参考 / 音乐会有礼仪要遵守
吗? / 听音乐会该怎么穿? / 演出进行中,请当安静的听众 / 基督山伯爵和包法利夫人告诉我们…… / 从仆役到艺术家 / 安静听音乐 / 尊重艺术创作、维护作品呈现 / 参与比掌声更重要 / 献花,但别踏上舞台 / 喝彩、安可与签名 / 安可的艺术 / 再说一次:将心比心 /“ 预习”真的必要吗? / 别怕“听不懂” / 不懂,并不表示不能欣赏 / 不懂,其实没有关系 / 音乐,就是用来听的
165 第五章 简谈西方古典音乐史
天才与大师所建构的音乐史 / 被忽略的时代 /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前后不同的美学价值 / 西方古典音乐史摘要 / 奇形怪状的珍珠 / 古典时期的来临 /“ 周期式”音乐句法与变化丰富的情感 / 古典时期的改革与开创 / 古典与浪漫,其实延续多过对立 / 巨人的身影、影响的焦虑 /从歌剧到乐剧 / 巨人再现:瓦格纳与李斯特的影响 / 印象派的新天地 / 勃拉姆斯与国民乐派 /“ 后发先至”的俄罗斯 / 个人特质与名人技 / 调性解离与世纪末美学 / 新古典主义 vs. 十二音列 / 二十世纪的多元面貌 / 通俗音乐也能成为经典 / 美国音乐家进入国际舞台 / 当代音乐的面貌 / 历史的重要与限制 / 再谈“经典”与“经典作曲家”
241 第六章 古典音乐小知识
独奏会的艺术 / 缤纷灿烂的室内乐 / 刺激非常的协奏曲 / 丰富精妙的管弦天地 / 乐器的分类原则 / 博大精深的管弦乐写作 / 声乐:人类与生俱来的乐器 / 指挥在做什么? / 乐团首席之举足轻重 / 音乐知识不等于音乐
271 第七章 诠释的艺术
作曲家没写出来的音乐 / 作曲家无法垄断对自己作品的解释 / 诠释必须有所本 / 诠释随着了解而深刻 / 解放想象力 / 历史录音与考古演奏 / 欣赏音乐,也欣赏演奏家的诠释
307 第八章 入门之后的进阶之道
听音乐,别只听选曲 / 欣赏音乐,请专注 / 听自己没听过、不熟悉的曲目与作曲家 / 不要预设立场 / 别排斥古典音乐以外的音乐 / 增进音乐之外的知识 / 体会作曲家所属的文化与风土 / 找到自己的观点与声音 / 拥抱世界,也要支持故乡 / 为何学习古典音乐? / 千山万水,莫忘本心
351 结 语 在音乐中找到自己
357 附录一 曲目解说
399 附录二 作曲家年代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欣赏音乐当然困难,因为你必须运用记忆。如果你听到第二小节就忘了第一小节,那你根本不可能欣赏这首乐曲。音乐不像绘画、雕塑或者建筑,看一眼就能尽收眼底,接下来只是品味细节。换句话说,你可以立刻知道自己喜不喜欢眼前这幅画,但听音乐就像读小说,没听到最后,其实无法知道整部作品在说什么。连我自己第一次听到没听过的曲子,常常也会感觉很费劲。(Thomas Vasary) (10) 第一次接触一幅画的时候,时间因素并没有介入;然后看书就必须要有时间去熟悉书里的内容。没有一种生理器官可以让我们先把全书一览无遗,然后再来细细品味其间的细节。(纳博科夫,文学讲稿)(11) “因为当莫扎特写到那个小节,他心里想的绝对不会是进入什么进入下属小调,而是要在音乐里撒下一道阴影啊!”(Goehr的教授)(16) 古典音乐可能带来欢乐,可能带来省思,让你开心跟着跳一段埃及壁画舞,或者让你发现纵使生活冷峻无情,经过重重折磨催损之后,自己身体里仍然存在那向内心探索而执拗的精神。(40) 里尔克的诗以难读却广受欢迎闻名。难读怎么还会广受欢迎?评论家Paul de Man认为,那可能是因为里尔克“好像是对着人的自我最幽密的部分说话,揭露他们几乎未曾察觉的深处,或帮助他们了解与克服苦难,俾能共享这些经验。”许多困难作品之所以令人陶醉,道理就是如此。那些艰深与复杂不见得是要为难你的智力,而是使你暂时忘却思考,并借此直击你的心灵。(160) 自尊更是一切服仪与礼节的根本。(125)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海顿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谜样的人… 他生长在封建时代,必须巧妙地为自我穿上服从的外衣,不得不笑盈盈聪明伶俐地活下去... 不过只要能用心仔细注意听进去的话,应该可以听出其中现代化的自我觉醒怀着秘密的憧憬… 虽然安静,却充满了少年般柔软的好奇心,而且其中还有一种向内心探索而执拗的精神存在。”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29)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乐之本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乐之本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乐之本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愛和音樂是最美的同義詞。」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参一四 参二三有人能具体解释下吗 | 来自独钓寒江 | 2025-04-18 13:54:23 | |
书里有光盘吗? | 来自玛丽 | 3 回应 | 2025-03-27 16:20:40 |
一些好句子 | 来自我我我 | 3 回应 | 2025-03-02 20:40:08 |
舍妹张悬 | 来自坏人戴着黑帽子 | 2021-10-03 18:58:25 | |
分享一个书中曲目的虾米精选集 | 来自闪闪的星号 | 2 回应 | 2019-06-07 18:12:4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聯經出版 (2014)9.0分 17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港台引进★ (皮特4)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书海无涯 (佾云)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乐之本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Alain 2018-03-19 01:11:15
听古典音乐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卡尔维诺的经典论、布鲁姆的影响诗学、蒙田的实践警告、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论;配合焦享乐音频一起边听边读,从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听到勃拉姆斯神圣的摇篮曲,尽管仍然远非已经入门,但这几个月来听了三百多首古典乐的体验本身便已经足够。
6 有用 nani❗💛💙 2017-11-10 15:26:33
看此书难入门,真入门又觉太浅显。鸡肋。私以为焦元溥是台湾人中难得一见文笔一流、鲜少语法错误、不罗嗦的作者。不过,其行文奢求面面俱到,尽量不得罪人,想得太多,感觉挺累~另外,他的引文不错,尤为精当。看看八卦不错,再一想又干不过雷布雷希特~
20 有用 三蝶纪 2015-12-13 23:17:48
看到编辑手记被打动,立马在kindle商店买了。在地铁上读了小半,回家一口气看完。14万字读起来非常轻松,作者写的深入浅出,就像邻家大哥教一个古典乐小白,除了音乐本身,其中有些道理同样适用于做人,已沦为作者脑残粉。
13 有用 danyboy 2018-10-14 10:18:29
这书很好看呀,水平也不低,为啥很多人都说简单?第一二章是比较简单,而且啰嗦,嗲嗲的,台湾腔不讨大陆读者之喜;第五章谈古典音乐史也相对简单,但是颇有自己看法,而且那么短的篇幅已经写的很有看头了。剩下的章节则大都很好看,说是入门,但其实是行家之谈,对有些聆听基础、比较熟悉音乐史且颇追过现场演奏的读者来说,可能更适合。作者旁征博引,但不显卖弄,反而令我多有会心之感。在现在古典音乐资源俯拾皆是的情况下,这... 这书很好看呀,水平也不低,为啥很多人都说简单?第一二章是比较简单,而且啰嗦,嗲嗲的,台湾腔不讨大陆读者之喜;第五章谈古典音乐史也相对简单,但是颇有自己看法,而且那么短的篇幅已经写的很有看头了。剩下的章节则大都很好看,说是入门,但其实是行家之谈,对有些聆听基础、比较熟悉音乐史且颇追过现场演奏的读者来说,可能更适合。作者旁征博引,但不显卖弄,反而令我多有会心之感。在现在古典音乐资源俯拾皆是的情况下,这类书一边读一边听,更是周末消闲的乐事,此之谓乐之本事也~ (展开)
4 有用 Una Poetisa 2016-02-05 16:02:59
藝術相通,我讀的過程老想到詩歌對位的部分,彷彿同時讀了兩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