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经济学家将历次金融危机的破坏性等同于世界大战,它们周而复始,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对于危机的成因,人们多将矛头指向诸如华尔街的鼓噪、格林斯潘长期积极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泛滥以及风险意识逐渐淡漠等,然而这些都不足以令人信服。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对此早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精准的预测。
作为一个在“黑板经济学”中鲜有耳闻的名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以“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永载史册。在《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中文修订版)》中,借助于资产负债表的原理,明斯基以简明的逻辑揭示了周期性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之必然,而这种“金融脆弱性”也造成了宏观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之关键,事前在于控制杠杆率,事后则在于提供充足流动性。若以之对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事后反思和政策处方,其不啻为一部精准“预言”...
经济学家将历次金融危机的破坏性等同于世界大战,它们周而复始,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对于危机的成因,人们多将矛头指向诸如华尔街的鼓噪、格林斯潘长期积极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泛滥以及风险意识逐渐淡漠等,然而这些都不足以令人信服。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对此早有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精准的预测。
作为一个在“黑板经济学”中鲜有耳闻的名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以“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永载史册。在《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中文修订版)》中,借助于资产负债表的原理,明斯基以简明的逻辑揭示了周期性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之必然,而这种“金融脆弱性”也造成了宏观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之关键,事前在于控制杠杆率,事后则在于提供充足流动性。若以之对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事后反思和政策处方,其不啻为一部精准“预言”。而其关于杠杆和泡沫的剖析,对于当下之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政策含义!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中文修订版)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海曼·P. 明斯基(Hyman P. Minsky):美国经济学家,金融不稳定论的开创者,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开创性人物。他194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5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布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华盛顿大学,是巴德学院利维经济研究所的杰出学者。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不断被人们讨论和完善。
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他是首先提出不确定性、风险及金融市场如何影响经济的经济学家。
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瞬时枯竭,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充分验证了“明斯基时刻”的爆发。明斯基的理论相当好地解析了当今经济体系的深层逻辑,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经济周期的诠释和预测,应该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遗憾的是,明斯基...
海曼·P. 明斯基(Hyman P. Minsky):美国经济学家,金融不稳定论的开创者,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开创性人物。他1941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5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布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华盛顿大学,是巴德学院利维经济研究所的杰出学者。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是金融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不断被人们讨论和完善。
他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融危机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他是首先提出不确定性、风险及金融市场如何影响经济的经济学家。
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瞬时枯竭,2008年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充分验证了“明斯基时刻”的爆发。明斯基的理论相当好地解析了当今经济体系的深层逻辑,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经济周期的诠释和预测,应该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遗憾的是,明斯基已于1996年逝世。
目录 · · · · · ·
第Ⅰ部分 概 论
第1章 经济进程、行为与政策 3
第Ⅱ部分 经济危机回顾
第2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大政府的影响 13
第3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最终贷款人干预的影响 35
· · · · · · (更多)
第Ⅰ部分 概 论
第1章 经济进程、行为与政策 3
第Ⅱ部分 经济危机回顾
第2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大政府的影响 13
第3章 1975年一场并非“大萧条”的深度衰退:最终贷款人干预的影响 35
第4章 战后金融不稳定的出现 61
第Ⅲ部分 经 济 理 论
第5章 理论透视 89
第6章 当代主流理论:后凯恩斯综合理论 103
第7章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价格和利润 125
第8章 投资和融资 151
第9章 融资承诺与不稳定性 173
第Ⅳ部分 制度动力学
第10章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银行业 195
第11章 通货膨胀 221
第Ⅴ部分 政 策
第12章 政策简述 249
第13章 改革议程 255
附录A 融资结构 291
附录B 消费价格和实际工资 299
再版后记 30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成功的最终贷款人操作会导致随后的通货膨胀,并且可能是加速的通货膨胀,因为引起麻烦的债务目前是在其他的私人资产组合中,如果这些私人资产组合将来变得质量优良,那么带来的潜在现金流必然会增大,增加这种现金流的一种方式是为通货膨胀扩张融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7页 -
The narrow view that banking affects the economy only through the money supply led economists and policymakers to virtually ignore the composition of bank portfolios.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中文修订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中文修订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货币、银行信贷与经济周期 8.9
-
- 理论的终结 7.1
-
- 自由市场的坠落 7.5
-
-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8.4
-
- 下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 6.5
-
- 债务和魔鬼 8.1
-
- 金融前沿的20种思考 6.9
-
- 当音乐停止之后 8.5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中文修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明斯基的复兴

非主流经济学家明斯基与他的金融不稳定

投资前需要思考稳定现状的逻辑

在现实实践中越来越受重视金融不稳定论

明斯基时刻是个什么东西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目前中国的全社会的债务总额非常庞大,用一个总体指标,即社会债务融资总额/GDP的比值来看,中的这一指标近十年来增长非常迅猛。目前,已经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相当,大约为250%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150%的水平。同时,尽管中国总体比值和发达国家相类,如果把这个指标...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McGraw-Hill Education (2008)9.1分 34人读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8.3分 19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中文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adaoz 2024-09-08 19:26:08 广东
抛开沉闷可疑的宏观经济学论证与国师式理想化的改革建议,这本凯恩斯主义向册子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分析还是蛮务实的。核心且创新观点是对冲性、投机性、庞氏等融资三分法以及后两者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比很多左倾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切实靠谱多了,与国内现实也有不少对应的上
0 有用 璜囝 2016-09-11 16:20:03
1.只有先承认脆弱有可能是内生的,才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2.经济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之所以能实现,在于对将来进行评估后进行的投资并产生利润,也就是现在的看法与行动带来了后果,但现在的看法是受到之前一段时期影响的。 3.利润的产生,其实是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依据资本资产分配的结果。 4.为了占有资本资产,企业家与银行家都有融资与使用杠杆的需求,当需求转化成普遍行为,就在内部埋下了不稳定性的种子。... 1.只有先承认脆弱有可能是内生的,才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2.经济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之所以能实现,在于对将来进行评估后进行的投资并产生利润,也就是现在的看法与行动带来了后果,但现在的看法是受到之前一段时期影响的。 3.利润的产生,其实是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依据资本资产分配的结果。 4.为了占有资本资产,企业家与银行家都有融资与使用杠杆的需求,当需求转化成普遍行为,就在内部埋下了不稳定性的种子。 5.适合与《疯狂、惊恐和崩溃》一起看。 (展开)
1 有用 Ken 2020-01-15 09:03:46
对于凯恩斯主义经济不稳定的解释,毕竟凯恩斯只说:谁管呢,反正到那时候我们都死了。并没有提出对于债务问题的解决方案。
2 有用 John-risktaker 2017-12-25 23:40:24
其实不稳定是内生的;前调大政府的作用,继承了凯恩斯的思想又承袭了白芝浩主张的危机期间中央银行的所作所为。后来哥大的Perry Merling 教授又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写成了新伦巴底街~~~
1 有用 这么近,那么远 2021-06-03 01:33:47
“作为一个在“黑板经济学”中鲜有耳闻的名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以“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永载史册。在《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中文修订版)》中,借助于资产负债表的原理,明斯基以简明的逻辑揭示了周期性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之必然,而这种“金融脆弱性”也造成了宏观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之关键,事前在于控制杠杆率,事后则在于提供充足流动性。... “作为一个在“黑板经济学”中鲜有耳闻的名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以“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永载史册。在《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中文修订版)》中,借助于资产负债表的原理,明斯基以简明的逻辑揭示了周期性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之必然,而这种“金融脆弱性”也造成了宏观经济的内生不稳定性;“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之关键,事前在于控制杠杆率,事后则在于提供充足流动性。若以之对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事后反思和政策处方,其不啻为一部精准“预言”。而其关于杠杆和泡沫的剖析,对于当下之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政策含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