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的书评 (41)

念迦 2006-04-09 09:44:05 花城出版社1998版

不幸的真相——肖五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肖斯塔科维奇的照片大都双唇紧闭。眉头紧锁,目光深邃,仿佛要洞穿所目睹的一切。 每次听他的第五交响曲,都感到作曲家叙述了一出个人被迫融入时代的悲剧。有人曾质疑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所表现痛苦的真实性。不可否认,他所享受到的衣食无忧的待遇的确值...  (展开)
水木丁 2010-08-02 10:27:44 花城出版社1998版

当艺术家开口说话

最近一直在看的书是《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口述》,这是当年绿老师看完之后,又特地买了一本送给我的书。在书架上放了很久了,最近才拿起来,一看之下大为喜欢,在书中的很多处折了页,并且拿笔圈圈点点。我从前并没有这种习惯,只是这一次实在是看得高兴,就自然而然的忍不住...  (展开)
身是客 2009-11-17 19:04:17 花城出版社1998版

肖斯塔科维奇:《見證》

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里提到前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寫了一本回憶錄,談到前蘇聯三十年代邻居們往對方燒水壶里吐痰。王小波說這本書令他“得到很大的樂趣”。《沉默的大多數》我看得爛熟,吐痰趣事也經常引用,就是從...  (展开)
谢飞导演 2019-08-09 09:04:37

读《见证》

两个月中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它,也了解了一下几十年来对此书真伪的争论。我还是相信它的,编者肯定做了许多加工,但那个大时代下的人与事的记载非常有认识价值。表面风光的苏联大作曲家,却自认为“一直在等待着被处死”的压抑、悲惨心理也是可信的。 对我们这些几乎与他同代的人...  (展开)
猪小爬Lily 2013-04-27 21:16:03 花城出版社1998版

一生都在等待枪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等待枪决是一个折磨了我一辈子的主题。”晚年的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向年轻的友人伏尔科夫讲述往事时,忽然沉默良久,然后如是说。伏尔科夫同情的看着这位苏联最负盛名的音乐家,那是一张满是孩子气的脸,圆圆的镜片,蓬松的头发,总是尴尬和手足无措的神情,谨慎得几乎...  (展开)
Witzelsuchtt. 2018-11-10 13:06:23

[翻译]关于《见证》一书真实性的争议

1、Volkov(注:本书作者)的声明 Volkov说肖斯塔科维奇是在1971年到1974年间他俩的一系列会晤中向他口述了这些内容。Volkov每次都会记笔记,之后便会转录与编辑这些材料,然后在下次和肖氏会面时向他呈上。肖氏接着会在每章的首页上签字。然而没有接触到原稿的办法(据作者称...  (展开)
梦旅人 2015-07-27 10:55:30 外文出版局1981版

智慧就是一种预言的能力

已经很久没有一本书,让我看完之后恋恋不舍。并非是说阅读的体验充满趣味,而是在一些片段中找到了和以前阅读中惊艳片刻的重合,一些相似的观点和视角,让我再次惊叹,所谓智慧就是一种预言的能力。 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回忆录,虽然以前也看过一些传记,但仔细回味起来,多少...  (展开)
nono 2008-11-22 23:45:23 花城出版社1998版

见证

每个人在成长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人,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王小波,每个人在应该成长的时候都会遇到一本书,受王小波指引,幸运或者不幸,我的这本书是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从大学二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我躺在上铺的上面,把这本书读了十遍。 《见证》是关于一个人的一生,所...  (展开)
【读品】 2007-07-28 13:55:55 花城出版社1998版

【读品•细读】杨不风:最后的威廉•退尔序曲

距离上次阅读《见证》已经差不多过去五年了。那时候是老熊借给我的,他说这本书已经很难在市面上寻获,于是好生珍惜地捧读了一番,记得是过年回家坐在自己的小床上伛偻着背读完的。没想到这本出版于1998年、印数不过6200册的“流亡者译丛”之一隔了八年出现在特价书店,多亏红...  (展开)
圣卡奇亚诺 2022-02-05 11:23:28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读书笔记

序 对于肖斯塔科维奇,《罗特希尔德》象征了没有治愈的罪过,怜悯,骄傲和愤怒。 “难道你认为历史不是娼妓吗?”有一次肖斯塔科维奇这样问我。 我们放弃了录音的想法。因为肖斯塔科维奇在话筒前十分拘束,如兔子在蛇的逼视下,这是他对奉承官方之意发表广播讲话的条件反射。 ...  (展开)
beausourire 2020-11-20 12:01:32 花城出版社1998版

命运交响

人们对肖斯塔科维奇的描述是“温顺谨慎,认真负责,彬彬有礼”,即使在心脏病发作后,在52岁那年因他得骨髓灰质炎(不得不放弃弹奏钢琴)对访客仍竭尽全力站起来欢迎。二战时期,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深爱着他的教师职业,从不缺课,为每位学生量体裁衣灵活教学,热心为有困...  (展开)
大脸 2020-07-06 16:38:40 外文出版局1981版

我的英雄是一个懦夫,在电梯旁等着被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英雄的认知,因为肖斯塔科维奇和这本书,天摇地动般地改变了。 毋庸置疑,肖斯塔科维奇(以下简称“肖”)有着逆天的才华。自幼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少年成名,十五部交响曲和六首协奏曲,还创作了大量风格迥异的电影配乐,可以说肖是20世纪伟大的苏联作曲家之一,官媒称他是...  (展开)
王安琪_angel 2020-05-13 06:28:04

送子弹、带节奏、别有用心……之集大成者

这次的疫情让许多人见过了从未见过的事情,但我总觉得《武汉日记》和围绕在它周围的各种现象都是这本《见证》的轮回再现。虽然我想先说一些共同之处,但我的重点还是《见证》本身。 第一,是内容的真实性。 两书都在副标题或封面中展示内容是一手的、可靠的。不过两书中出现了...  (展开)
sophie 2011-06-13 16:08:21 花城出版社1998版

个人的悲剧就是时代的最大悲剧

肖斯塔科维奇在书中某处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情的世界。这个世界把作曲家看做是角斗士,要求他的是‘认真彻底地死去’”。这种死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瞬间的事情,只要领袖和当权者的一句话,机关报的一篇文章,就可以终结一些艺术家的本就脆弱的内在生命,让他们灵魂升天,只...  (展开)
阿阿 2010-06-15 09:59:57 花城出版社1998版

啊,见证

细读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颇受震动。 书中,肖斯塔科维奇对我所知道的一些前苏联的文艺圈名人进行了叙述和评价。有些令人始料未及。例如,他说到目前在国内被文艺青年们奉为神明的导演塔可夫斯基的一件轶事:塔可夫斯基在拍摄《安德烈鲁勃廖夫》时,想要一组被烧着的牛奔跑...  (展开)
fyb 2021-07-07 10:09:20 花城出版社1998版

遇见可爱的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邪教头目一般的存在,他的音乐,能够唤起我内心深处那个奄奄一息的,战士一般的存在。 纵然他的音乐,他的故事,他的时代都是严肃而悲壮的。但在这本所谓的自传中,依然可以看到他可爱的一面。我想,他音乐中激励我的那种力量感,信念感也是由此而生吧。很开心和...  (展开)
玫瑰角 2017-09-21 18:55:17

肖斯塔科维奇讲段子

一 我开始定期收到唱片——全是托斯卡尼尼的新唱片。我唯一的安慰是至少我手边总有可以当生日礼物送的东西了。当然,我不会把这种东西送给朋友。但是送给泛泛之交有何不可呢?他们感到愉快。我则少了些麻烦,给一个你不特别喜欢的、并不熟识也不尊重的人送些什么生日礼物或纪念...  (展开)
橙客 2011-04-01 18:03:09 花城出版社1998版

只要有人活着,死者就会活

一个苏联作曲家的生平就是一部苏联历史的缩影。音乐是那么的不可具象化,所以肖斯塔科维奇能将那么多秘密藏在他的交响曲中。既然音乐作品不可解读,那么有这么一本书来为我们解读老肖,信一次又何妨?无论是老肖的自述,还是他人的编纂,这本书至少能让我们更接近老肖音乐中的...  (展开)
慢郎中 2010-03-15 21:36:14 花城出版社1998版

我的老肖缘

很久没有听老肖了……如果不是爱人在上海音乐厅听过他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回家缠着要听整部四乐章的话,我还没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复习它呢。老肖是我的最爱,也是最怕。每次整理唱片,他总属于我的一线之列;而当选择唱片播放时,却又常常取而复置。 结识老肖始于两首《...  (展开)
hotty 2009-03-28 23:48:40 花城出版社1998版

期待中土的见证

一本奇书,最令人感慨与敬佩的是叙述者的勇气。“苏共党史整个都是伪造的”本身不啻一枚中子弹,这不是射向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炸弹,射向哪里自不必多言。 通篇阅读中充满揭穿谎言的快感!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1条)

订阅见证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