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心理
原作名: Decision Making and Rationality in the Modern World
译者: 施俊琦
出版年: 2016-3
页数: 204
定价: 59.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斯坦诺维奇理性思维丛书
ISBN: 9787111526537
内容简介 · · · · · ·
一个人能否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决定了他的幸福和快乐程度。
理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很多人认为即使没有解决教科书中逻辑问题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认为理性与情感相矛盾,会降低我们的生活情趣。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能够脱离理性而很好地生活。理性帮助人们分辨真实与虚假,告诉人们如何采取最好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需求,这种思维过程对个体生活非常实际和有用,重要性远超其他事情。本书给予理性极高的地位,认为理性是人类具备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而且逻辑和情感都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
人们要做到理性,不但要持有与现实相适应的信念(理性的信念),还要最大化地实现个体目标(理性的行为)。若想实现理性的信念和行为,人们需要相应的策略与知识,这些都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天赋,而是文化上的发现,需要后天学习。阅读本书就是你通过学习提升理性能力的第一步。
在这薄薄的一册...
一个人能否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决定了他的幸福和快乐程度。
理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很多人认为即使没有解决教科书中逻辑问题的能力,自己也能生活下去,也有人认为理性与情感相矛盾,会降低我们的生活情趣。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能够脱离理性而很好地生活。理性帮助人们分辨真实与虚假,告诉人们如何采取最好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需求,这种思维过程对个体生活非常实际和有用,重要性远超其他事情。本书给予理性极高的地位,认为理性是人类具备的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而且逻辑和情感都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
人们要做到理性,不但要持有与现实相适应的信念(理性的信念),还要最大化地实现个体目标(理性的行为)。若想实现理性的信念和行为,人们需要相应的策略与知识,这些都不是人类先天就具有的天赋,而是文化上的发现,需要后天学习。阅读本书就是你通过学习提升理性能力的第一步。
在这薄薄的一册小书中,理性心理学奠基人基思·斯坦诺维奇清晰、简洁、重点突出地:
·介绍了对于理性的最新分类,以及工具性理性和认识性理性的概念。
·区分了狭义理性和广义理性(前者仅仅探讨人们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需求,后者则对个体追求的目标和需求进行评价)。
·介绍了认知科学中的理性大争议(人类违反最优的决策规则,是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还是亟需改善的缺陷)。
·提出了认知双重加工理论(它调和了理性大争议双方的观点)。
·提出了元理性(使用理性判断来批判和校正理性自身)。
本书既可以作为大学必修课、选修课的教材,也是决策科学领域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更是每个想提升自己生活和工作质量之现代人的必读书。
决策与理性的创作者
· · · · · ·
-
基思·斯坦诺维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和人类发展科学荣誉退休教授,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的前研究主席。研究领域是推理和阅读的心理学机制。著有200多篇科学论文和7部书。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位列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也是25位最高产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诺贝尔奖致辞中也多次引用斯坦诺维奇的研究成果。
斯坦诺维奇获奖无数。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也是唯一两次获得国际阅读协会颁发的阿尔伯特·J.哈里斯奖的学者。
目录 · · · · · ·
前言
第1章 理性思维及行为:关于什么是真实的以及如何行为的问题 // 1
第2章 决策制定:行为的理性 // 8
期望值和主观期望效用 // 9
期望效用的公理化方法 // 14
· · · · · · (更多)
前言
第1章 理性思维及行为:关于什么是真实的以及如何行为的问题 // 1
第2章 决策制定:行为的理性 // 8
期望值和主观期望效用 // 9
期望效用的公理化方法 // 14
无关情境及选择的公理 // 16
占优策略:确定性原则 // 19
排除情境的影响:独立性公理 // 23
现状的神奇吸引力:禀赋效应 // 42
更多的反常现象:偏好反转及过程不变性 // 44
调和原理 // 46
选择中的偏好构建观点 // 50
结果偏见 // 52
总结及启示 // 54
第3章 判断:信念的理性 // 60
贝叶斯定理 // 62
概率的问题:对基础比率的忽视 // 65
忽略P(D/~H)// 71
对知识校正的过度自信 // 81
概率推理的其他问题 // 86
认识性理性的其他方面:假设检验和可证伪性 // 103
总结和意义 // 107
第4章 我们的决策有多差:理性大争论 // 110
理性大争论 // 112
被试在四卡片选取任务中表现的其他解读 // 114
对合取谬误的其他解释 // 120
对忽视基础比率现象的其他解释 // 122
对知识校正领域过度自信现象的其他解释 // 124
对概率匹配现象的其他解释 // 126
对演绎推理中信念偏见的其他解释 // 127
对框架效应的其他解释 // 134
平衡改良主义者和过分乐观派的观点 // 139
理性思维的个体差别 // 144
第5章 解决判断和决策领域的争议:一种双重加工的解释 // 150
双重加工理论 // 151
进化最优与工具性理性 // 156
调和社会改良主义者和过分乐观派的立场 // 158
启发式的不利和良性环境 // 160
总结和结论 // 169
第6章 元理性:好的决策会自我校正 // 171
评价决策:价值和意义的作用 // 173
元理性:评价我们的一阶需求 // 175
元理性:集体性行动 // 182
元理性:对理性原则适用性的质疑 // 186
总结和结论 // 192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受测者并不知道先前的结果时,他们找不到促使自己继续参与赌博的一个迫切原因。大多数受测者并没有意识到,无论先前的结果怎样,自己都将有充足的原因继续参与赌博。因而,由于缺乏这样一个破势他们继续参与赌博的显而易见的原因,再玩一次对他们来说就是缺乏吸引力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沙菲尔(1994)也提到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其中一个有关1988年美国总统选举前的股票市场。当时的两位竞选人是乔治·布什和迈克尔·杜卡基斯,市场分析员们几乎一致性地认为华尔街更倾向于布什能够获胜。然而在布什当选后,股票和债券价格都开始下滑,美元汇率也跌至10个月内更低水平。有趣的是,分析人士也认为,如果杜卡基斯当选,市场情况会更糟糕。如果布什当选后,市场会下滑;杜卡基斯当选后,市场会下滑得更厉害。那么,既然不论谁当选对市场的负面影响都不会改变,为什么市场不在选举结束前就开始下滑呢?金融市场似乎也违反了确定性原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决策与理性"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决策与理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理商 8.1
-
- 适应性思维 8.5
-
-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 7.9
-
- 直觉 7.2
-
- 心智探奇 7.9
-
- 大脑总指挥 8.1
-
- 思维与决策(第四版) 8.1
-
- 改变 8.7
-
- 避开错误决策的4个陷阱 7.1
-
- 管理决策中的判断 8.5
决策与理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在理性的测试上总有人做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工具性理性、认识性理性,举各种例子论证人们不理性的表现;也陈述了社会改良主义者和过分乐观派对论据的不同解读;介绍了调和双方争议的认知加工理论;最后提到狭义理性的不足及判断决策领域更广义的问题。 对我的决策时的启发主要是:1.注意对特定一致性、连...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9)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Book] Personal Development (最爱cheesecake)
- 开智社群群友原创书目 (开智学堂)
- 批判思考与创新 (如山似火)
- 华章管理新书—企业管理 (华章经管)
- 阳志平人生模式推荐书单 (水木清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决策与理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Tod Chinn 2016-04-20 19:20:26
2016年第54本, 1 没有决策能力的情况下,不会有理性存在 2 期望效应(效率乘以效用)替代期望值 3 公理化方法的所有原则,都不允许各种无关情景来影响选择 4 基因与个体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分离,就是说,进化适应并不能保证工具理性的实现 5 一阶偏好和二阶偏好的背离,导致人类无法保持独立考虑需求。三阶偏好则可以促使人们保持理性(事事三思) 6 斯坦诺维奇太喜欢写综述了,和前几部书并... 2016年第54本, 1 没有决策能力的情况下,不会有理性存在 2 期望效应(效率乘以效用)替代期望值 3 公理化方法的所有原则,都不允许各种无关情景来影响选择 4 基因与个体的目标之间可能存在分离,就是说,进化适应并不能保证工具理性的实现 5 一阶偏好和二阶偏好的背离,导致人类无法保持独立考虑需求。三阶偏好则可以促使人们保持理性(事事三思) 6 斯坦诺维奇太喜欢写综述了,和前几部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因为要保持独立事件的独立思考还是不要打三星了。 (展开)
13 有用 堪兵卫 2018-02-21 07:00:38
看过斯坦诺维奇三本书了,有必要再把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泰勒等人的书再翻阅一下了。怎么说呢,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太理想化了。认知心理学家经常无意过来溜达一下,顺带着几个经济学的小迷弟,就把支撑经济学大厦的根基给踹歪了。
12 有用 骑羊的兔哥 2016-05-20 15:32:42
他的那本《超越智商》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原来智商和理性没什么关系,高智商的人也可能是个缺乏理性的人(可怜的小bush); 本书头前几章都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了,后面些才有些新材料,待细看。但感觉远远不如其《机器人叛乱》《超越智商》
1 有用 企鹅同志 2018-06-05 15:33:08
人类真是有趣。第4章及之后的翻译明显比前几章生硬得多,全书有一些错误会影响理解,但不是作者的问题。
0 有用 朱三土 2022-01-13 19:30:15
两派意见的对比最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