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的4星书评 (217)

纳洛博 2008-06-16 12:33:01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爱与奉献

有个朋友说,如果独自出行非要带一本书的话,他会选择《双城记》。 《双城记》是这样一本书,你以为自己很熟悉,但真正将心与作品一起沉沉浮浮的人很少——有人从中了解了法国大革命的残酷,有人从中领会了爱的伟大力量,然而我所以为的是,当狄更斯用自己的笔描述这一...  (展开)
血花 2007-12-15 13:21:3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版

透过表面看清本质

这是一部现实与理想的小说,关于当时对现实的描写是完全符合时代背景与历史规律的,作者写出的伟大故事正是基于对现实人性反思与理想人格的建立上,我们都知道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时平民受封建地主与资本家双重剥削,失去生产资料是他们的本质,而生活的残酷性还在于宗教与等级...  (展开)
Sean 2005-12-12 20:02:2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版

A Tale of Two Cities

说实话,一直没有看完这本书,甚至一半都没有看到,不过有幸暴殄天物地只读了这书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其中,第一段太长,没有记住;第二段尚可,好像是这么说的。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hat I do, than I have ever done; It is a far far better rest th...  (展开)
YAQING8292991 2017-03-21 23:21:57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版

没有大家哪来小家

1.故事写的紧凑,悬念重重,引人入胜。 2.从一个相对批判的角度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期社会气氛,及爆发后法国的混乱,角度新颖。 3.整体氛围让人揪心及抑郁,不适合未入社会的学生朋友。受过生活磨练的读者更能在书中得到共鸣。 4.对比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人物设置偏多,...  (展开)
侯克思 2013-04-02 22:37:41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另一个主角

写书评这种事,一定要趁热打铁,下午刚看完书,晚上赶紧把脑海中破碎的只言片语给组织起来。 也许是译本的原因,最初阅读有些困难,主要指难以平静下来专注于书中的内容。稀里糊涂读了100来页,满脑子都都是食堂的包子和图书馆的妹纸,后来不得不求助度娘,了解了故事的...  (展开)
小颖 2008-09-02 20:00:32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版

为爱牺牲

合上这本书,忽然有种失落感,故事本应在作者的笔下形成一种脉络,而我却有了自己的情节,我深深被故事中的人吸引,尤其是西德尼.卡顿,虽然作者把他描述为一个苟活于世,整天宿醉的人,但每个场景他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就了达内两次,最后献出生命。他内心丰富,我相信,他一...  (展开)
Maggie 2007-06-15 09:59:4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版

“个性决定命运”说

过年期间有天睡前在床上哗啦啦地翻《双城记》,找一句对白。我记得是卡顿对达奈说的,大意是“你做一切事情都比我有信念”。 最近脑海里几次浮现这两个人物——卡顿和达奈,外表极之相像,同样年轻英俊,资质甚佳,也同样高贵善良,可是命运却如同天壤。真是个性决定命运...  (展开)
Tiffany 2010-02-23 13:38:11 译林出版社1996版

A Tale of Two Cities-梦想照进绝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看见巴萨、克莱、德伐日、复仇女神、陪审员、法官,一长串新的压迫者从被这个惩罚工具所摧毁的老压迫者们身上升起,又在这个惩罚工具还没有停止使用前被消灭。我看见一座美丽的城市和一个灿烂的民族从这个深渊中升起。在他们争取真正的自由的奋斗中,在他们的胜利与...  (展开)
木头耳朵 2009-10-20 15:40:23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版

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  (展开)
Bassinio 2009-04-15 20:54:10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版

被压抑的人性 被点燃的怒火

在火面前,正义或邪恶都会被毁灭。冲动的巴黎,疯狂的巴黎,对达莱的审判表明了这点,正义被愤怒取代,将是另一种无奈的邪恶,一种内心里无法面对却又置身其中无法摆脱的恶。唯有等这火慢慢的熄灭,熄灭... 而被这火带走的爱还能在地面上埋下它的种子么?借由这片狼藉但肥沃的...  (展开)
lanlanlu 2011-01-08 01:19:16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版

...

很主流的故事,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民生百态...权利与利益,爱情与友情,苦难与救赎... 我真的特别讨厌燕山出版社的翻译...但为神马我看的都是燕山出版社的版本呢...答案是,学校图书馆太不给力了...-.-  (展开)
捃拾 2009-05-17 11:21:48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版

年轻的时候很爱戴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高中时间,那时候很受感动,所以我给他五个星,但是要是现在让我评就没那么感动了,也许是经历让我有所改变。  (展开)
德国垂耳兔 2009-03-27 16:54:34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3版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ttract me most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sa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  (展开)
冰石 2008-12-04 20:53:2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版

嘿嘿

其实这本书很无聊,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代替另一个男人去死。呵呵,不知道爱情到了这般田地是不是真的会这样,我应该不会这样的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实名制上网 2019-07-30 17:24:07

关于人物塑造

卡登和马内特医生都是作者倾注其道德理想而塑造的义人,他们既有对抗强权压迫的英勇气质,又有博爱牺牲宽恕的基督精神,是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诉求的化身。另一方面,德法日太太和公爵兄弟这两端的人物,则是暴力、恐怖、压迫的化身,不分贵族还是革命党实行的暴力,在小说中总是...  (展开)
moonlight 2015-09-15 15:54:33

有一天,那会是我们的世界

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史上一个血的印记。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充满不确定;在这种无秩序的状态下,人性的一切表露无疑。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透过为族与平民之间的仇恨冲突,作者狄更斯只想传达出---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爱---贵族的暴虐对平民造成的伤痛不会因为鲜血而...  (展开)
MIAO 2018-06-06 15:35:23

卡顿

《双城记》主人公:马内特医生、女儿露西、达尔奈、卡顿、德日发太太 西班尼·卡顿,让我想起《嫌疑人X的献身》,替情敌赴死。 爱的力量总是比恨要大,这种理想主义不容易。多少人以自由的名义压迫着别人?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完,希望爱真的可以拯救天下。 西德尼·卡顿几乎...  (展开)
<前页 1 2 ... 3 4 5 6 7 8 9 10 11 后页> (共217条)

订阅双城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