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人性是善还是恶?王要仁慈还是法治?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吗?
孔子说:这世界有救吗?最后根本没有人继承我的遗志!
庄子说:天子剑还是庶人剑?世界有救吗?不救才有救!
墨子说:正义和公平才是重要的,为行义,不管活见鬼。
韩非说:人性本恶,不要指望道德教化,人是靠不住的。
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论战,没有答案,却影响了这个民族两千年。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第二部《第一帝国》,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五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
内容简介:
人性是善还是恶?王要仁慈还是法治?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吗?
孔子说:这世界有救吗?最后根本没有人继承我的遗志!
庄子说:天子剑还是庶人剑?世界有救吗?不救才有救!
墨子说:正义和公平才是重要的,为行义,不管活见鬼。
韩非说:人性本恶,不要指望道德教化,人是靠不住的。
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论战,没有答案,却影响了这个民族两千年。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第二部《第一帝国》,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五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的创作者
· · · · · ·
-
易中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1-15卷)。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
天子剑
孔子的遗志
儒家的药方
不要仁爱要兼爱
不救才有救
治国还须庶人剑
第二章 哪个社会好
为了正义与公平
墨家社会主义
两种“无政府”
无为的专制
平等导致了独裁
儒家小康社会
第三章 君权,民权,人权
国王培训班
无民权,就革命
守住你的王冠
人治出特务
一毛不拔错了吗
人权宣言
第四章 活着为什么
我的人生与你无关
要做就做大丈夫
为行义,活见鬼
天命与使命
没用才好
若为自由故
第五章 生存之道
弱者生存
兵道与兵法
两种活法两种道
中庸与反调
君子当自强
死期就在眼前
第六章 制度与人性
人是靠不住的
孟子:人性向善
荀子:善能胜恶
韩非:人性本恶
德治还是法治
没有结论的争鸣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 “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因此,别把小民不当人。 或者说,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个人的权利。 没错,相对于国家和天下,个人或许有如毫毛。然而毫毛也是命,小民也是人。谁要把我等小民不当回事,随随便便就拔了,对不起,不干! 这就是一毛不拔的意义。 但,如果拔一根毫毛就能拯救天下,也不干吗? 当然干。 只不过,得问清楚三个问题。 首先,拔一毛真能救天下吗?好像不能,因为“世固非一毛之所济”。既然不能,为什么要拔? 其次,谁来拔?如果是自己,那叫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应该尊敬。如果是别人,是集体,是国家,是公权力部门,那就要问他们凭什么? 这个问题不能不问。要知道,国家权力是全体公民让渡的。公民让渡权利之总和,即国家权力。那么请问,我们让渡了生命权吗?没有。除去法定必须缴纳的税款,让渡了其他财产权吗?也没有。 那么请问,凭什么拔我们的毛? 当然,军人、刑警、消防队员等等,是让渡了生命权的。参军入伍,即是签订让渡协议。但他们没有让渡财产权。他们的生命,也不是用来挥霍的。 这就必须问第三个问题:拔下毫毛干什么? 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用于满足大小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这是一种剥削,甚至掠夺。只不过,这种剥削和掠夺打着“大公无私,利国利民”的旗号。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则不过圈套和陷阱:先哄骗我们献出毫毛,再哄骗我们献出肢体,最后哄骗我们献出生命。 因此,对付的办法,就是干脆把话说到底:别说要我的命,就算只要一根毫毛,也不给! 也许,这就是杨朱他们寥寥数语背后的思想逻辑。 这样看,一毛不拔有错吗? 没错。 于是杨朱的思想,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权宣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毛不拔错了吗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帝国的终结 7.8
-
- 品人录 8.1
-
- 命运和选择 7.0
-
- 先秦诸子 8.7
-
- 帝国与共和三部曲 8.0
-
- 帝国的惆怅 7.5
-
- 品三国 8.9
-
-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 8.1
-
- 五代十国全史. Ⅱ, 万马逐鹿 7.6
-
- 费城风云 8.0
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诸子百家,相爱相杀。


诸子的万象和诸子的局限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易中天中華史 (Cadenza)
- 璃の悦读纪@2018 (璃人泪@2011)
- 「2017年 ‖ 阅读笔记」 (梨落雾山)
- 易中天中华史 (fallingraini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易中天中华史第六卷:百家争鸣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杨🐑 2024-05-04 23:01:35 黑龙江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荀子说: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就没有冬季;地,也不会因为人们害怕遥远,就不再广阔。那么一个君子,难道会因为小人吵吵嚷嚷,就停止行动了吗?当然也不会。天、地、人,都自为。
1 有用 黄山张老师 2024-04-10 20:46:39 安徽
孔子:仁爱 ,中庸 孟子:民权,仗义,人性向善 墨子:兼爱,尚同,行侠 杨朱:第一份人权宣言(不拔一毛) 老子:刚亡弱存 庄子:有治必有乱,治为乱之源;当逍遥 荀子:性恶论;自强 韩非子:内容与形式是一对矛盾;性本恶,人靠不住,只能靠制度 老、庄都是“无政府主义”,但老子是“无作 为”,庄子才是“无政府”; 老子是“以无为求有为”,庄子是“以无为求无为”,墨子是“以有为求有为”。 大同就是“道... 孔子:仁爱 ,中庸 孟子:民权,仗义,人性向善 墨子:兼爱,尚同,行侠 杨朱:第一份人权宣言(不拔一毛) 老子:刚亡弱存 庄子:有治必有乱,治为乱之源;当逍遥 荀子:性恶论;自强 韩非子:内容与形式是一对矛盾;性本恶,人靠不住,只能靠制度 老、庄都是“无政府主义”,但老子是“无作 为”,庄子才是“无政府”; 老子是“以无为求有为”,庄子是“以无为求无为”,墨子是“以有为求有为”。 大同就是“道的时代”,小康就是“德的时代”。失道而后德,所以周公讲德。失德而后仁,所以孔子讲仁。失仁而后义,所以孟子讲义。失义而后礼,所以荀子讲礼。 墨子与杨朱,孟子与韩非,都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孟子与韩非,是民权与君权;墨子与杨朱,是公权与私权。 (展开)
9 有用 Covfefe 2019-03-23 19:33:09
6百家争鸣。作者每次设定的那些文末衔接,灵感绝对来自美剧!纷繁复杂的战国诸子观点,不好归纳,作者却巧妙地起承转合,很有想法。结论之一,“其实回顾一下诸子的争鸣,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质疑和争辩,都没有超出世俗生活的范围,这就跟同为轴心时代的其他民族思想家颇为不同。面对苦难,犹太先知和释迦牟尼超越了尘世;面对自然,古希腊哲学家走向了思辨。他们都在追问人的终极存在,追问世界的起源和本质。这是先秦诸子不关... 6百家争鸣。作者每次设定的那些文末衔接,灵感绝对来自美剧!纷繁复杂的战国诸子观点,不好归纳,作者却巧妙地起承转合,很有想法。结论之一,“其实回顾一下诸子的争鸣,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质疑和争辩,都没有超出世俗生活的范围,这就跟同为轴心时代的其他民族思想家颇为不同。面对苦难,犹太先知和释迦牟尼超越了尘世;面对自然,古希腊哲学家走向了思辨。他们都在追问人的终极存在,追问世界的起源和本质。这是先秦诸子不关心的。即便老子的道,也不是古希腊的‘物理学之后’,而是中国的‘伦理学之后’。显然,我们的文明即便在她思想最活跃的时代,也缺失了宗教和科学这两个向度。也许,这就是原因所在,或原因之一。如果是,更深层的原因又是什么?”(p194) (展开)
3 有用 柒染❉ 2019-07-11 13:43:31
孔子:克己复礼,仁爱,亲亲、尊尊,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荀子: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墨子:兼爱、非攻,公平与正义。 杨朱: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老子:无为而治。上善若... 孔子:克己复礼,仁爱,亲亲、尊尊,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荀子: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墨子:兼爱、非攻,公平与正义。 杨朱: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老子:无为而治。上善若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不见(现)可欲,使民心不乱。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庄子: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无政府主义。 韩非子:集权,法治。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展开)
1 有用 不懈不戒 2018-09-04 18:16:47
整个先秦系列里最无聊的一本,零碎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