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亨利·詹姆斯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ostonians
译者: 代显梅
出版年: 2016-8
页数: 337
定价: 54.5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7108081
出版社: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ostonians
译者: 代显梅
出版年: 2016-8
页数: 337
定价: 54.5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710808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波士顿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狄狄 2017-10-29
詹姆斯的小说很难从一开头就爱上,越读到后面,才越会被它精密的心理分析和内蕴所吸引。交通工具的翻译很奇葩,发表于1886年的小说,52页竟然出现了“她前些日子乘飞机去那里了”;有轨电车频频出现,小说时间中的那个波士顿很可能是还没有这种交通工具的。
0 有用 排排 2017-07-15
翻译得一般啊
0 有用 郑奉常论隋炀帝 2020-10-15
我读的是英文版,目的是为了探讨沈诞祺以前真正的波士顿人生活
0 有用 金赫 2019-08-18
1,相见恨晚。本以为可以用一个下午读完,没想到整整读了两天。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很多经典作家的影子。亨利詹姆斯的文笔显然还带有一点阻滞感,没有像司汤达那样磨得刀一样锋利,但读者已经能够被他带入一场飓风中了。2,本书处理的恰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主题,而他处理的方式又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是怎么针对上帝的——亵神的幽默。反讽、揶揄,亨利詹姆斯就是这样对待小女权主义者的。3,后面那场盛大演讲产... 1,相见恨晚。本以为可以用一个下午读完,没想到整整读了两天。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很多经典作家的影子。亨利詹姆斯的文笔显然还带有一点阻滞感,没有像司汤达那样磨得刀一样锋利,但读者已经能够被他带入一场飓风中了。2,本书处理的恰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主题,而他处理的方式又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是怎么针对上帝的——亵神的幽默。反讽、揶揄,亨利詹姆斯就是这样对待小女权主义者的。3,后面那场盛大演讲产生的骚乱,很容易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场景;那种反讽,有点简奥斯丁诺桑觉寺的感觉,当然还有司汤达——法布里斯依赖教堂的演讲吸引他的爱人,而法布里斯对自己说了什么一点不在乎。这本小说的情节恰好相反,兰塞姆要带他的爱人远离那场演讲和那场骚乱。4,本书只有这一个译本,竟然被忽视到这个程度,叫人感到惊讶。 (展开)
0 有用 宋去理 2020-11-17
亨利·詹姆斯这部小说整体还是显得有点冗长,波士顿人奥利夫·钱塞勒是一位女权运动者,在她培养和引导下,维里纳·塔兰特成为一名致力于演讲的成员,而南方人巴兹尔·兰塞姆逐渐爱上维里纳·塔兰特,并希望将她从虚幻虚伪的救世思想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小说还写到女性解放运动先驱伯宰小姐,同时维里纳·塔兰特的父母塞拉·塔兰特和塔兰特夫人以及记者马塞厄斯·帕顿皆为名利场中人。小说最后,巴兹尔·兰塞姆成功将维里纳·塔... 亨利·詹姆斯这部小说整体还是显得有点冗长,波士顿人奥利夫·钱塞勒是一位女权运动者,在她培养和引导下,维里纳·塔兰特成为一名致力于演讲的成员,而南方人巴兹尔·兰塞姆逐渐爱上维里纳·塔兰特,并希望将她从虚幻虚伪的救世思想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小说还写到女性解放运动先驱伯宰小姐,同时维里纳·塔兰特的父母塞拉·塔兰特和塔兰特夫人以及记者马塞厄斯·帕顿皆为名利场中人。小说最后,巴兹尔·兰塞姆成功将维里纳·塔兰特救出,但她显然还未能准备好进入新的境况。总体来说,对围绕女性解放等事件及人物言论有点儿不适,亨利·詹姆斯称要表现“女性的处境,性别意识的下降,以及代表她们的骚动不安”,可能对这段美国历史和思潮不是太熟,领会不深。 (展开)
0 有用 宋去理 2020-11-17
亨利·詹姆斯这部小说整体还是显得有点冗长,波士顿人奥利夫·钱塞勒是一位女权运动者,在她培养和引导下,维里纳·塔兰特成为一名致力于演讲的成员,而南方人巴兹尔·兰塞姆逐渐爱上维里纳·塔兰特,并希望将她从虚幻虚伪的救世思想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小说还写到女性解放运动先驱伯宰小姐,同时维里纳·塔兰特的父母塞拉·塔兰特和塔兰特夫人以及记者马塞厄斯·帕顿皆为名利场中人。小说最后,巴兹尔·兰塞姆成功将维里纳·塔... 亨利·詹姆斯这部小说整体还是显得有点冗长,波士顿人奥利夫·钱塞勒是一位女权运动者,在她培养和引导下,维里纳·塔兰特成为一名致力于演讲的成员,而南方人巴兹尔·兰塞姆逐渐爱上维里纳·塔兰特,并希望将她从虚幻虚伪的救世思想中解救出来。与此同时,小说还写到女性解放运动先驱伯宰小姐,同时维里纳·塔兰特的父母塞拉·塔兰特和塔兰特夫人以及记者马塞厄斯·帕顿皆为名利场中人。小说最后,巴兹尔·兰塞姆成功将维里纳·塔兰特救出,但她显然还未能准备好进入新的境况。总体来说,对围绕女性解放等事件及人物言论有点儿不适,亨利·詹姆斯称要表现“女性的处境,性别意识的下降,以及代表她们的骚动不安”,可能对这段美国历史和思潮不是太熟,领会不深。 (展开)
0 有用 郑奉常论隋炀帝 2020-10-15
我读的是英文版,目的是为了探讨沈诞祺以前真正的波士顿人生活
0 有用 金赫 2019-08-18
1,相见恨晚。本以为可以用一个下午读完,没想到整整读了两天。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很多经典作家的影子。亨利詹姆斯的文笔显然还带有一点阻滞感,没有像司汤达那样磨得刀一样锋利,但读者已经能够被他带入一场飓风中了。2,本书处理的恰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主题,而他处理的方式又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是怎么针对上帝的——亵神的幽默。反讽、揶揄,亨利詹姆斯就是这样对待小女权主义者的。3,后面那场盛大演讲产... 1,相见恨晚。本以为可以用一个下午读完,没想到整整读了两天。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很多经典作家的影子。亨利詹姆斯的文笔显然还带有一点阻滞感,没有像司汤达那样磨得刀一样锋利,但读者已经能够被他带入一场飓风中了。2,本书处理的恰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主题,而他处理的方式又是我最喜欢的方式。这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是怎么针对上帝的——亵神的幽默。反讽、揶揄,亨利詹姆斯就是这样对待小女权主义者的。3,后面那场盛大演讲产生的骚乱,很容易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场景;那种反讽,有点简奥斯丁诺桑觉寺的感觉,当然还有司汤达——法布里斯依赖教堂的演讲吸引他的爱人,而法布里斯对自己说了什么一点不在乎。这本小说的情节恰好相反,兰塞姆要带他的爱人远离那场演讲和那场骚乱。4,本书只有这一个译本,竟然被忽视到这个程度,叫人感到惊讶。 (展开)
2 有用 狄狄 2017-10-29
詹姆斯的小说很难从一开头就爱上,越读到后面,才越会被它精密的心理分析和内蕴所吸引。交通工具的翻译很奇葩,发表于1886年的小说,52页竟然出现了“她前些日子乘飞机去那里了”;有轨电车频频出现,小说时间中的那个波士顿很可能是还没有这种交通工具的。
0 有用 排排 2017-07-15
翻译得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