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英宪精义》译者为民国著名翻译家、教育家雷沛鸿(字宾南)。雷沛鸿曾先后入欧柏林大学、哈佛大学研习政治学、教育学,是难得的兼具深厚专业及语言功底的翻译大家。《英宪精义》更是倾尽雷沛鸿先生两年半心血精心翻译而成,译者不仅对于书中词旨悉心体会,斟酌再四,更是力求体会著者的思想行动,表现著者的整个人格,为同类汉译著作中的罕见之作。
英宪精义的创作者
· · · · · ·
-
艾博·文·戴雪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英国)戴雪 译者:雷宾南
戴雪,英国法学家,主要著作有《英宪精义》、《有关冲突法的英国法律汇编》、《19世纪英国法律和舆论关系演讲集》等。其代表作《英宪精义》对后世研究英国法有着深远影响,书中对法治思想的论述,是英国法治模式的经典概括。
雷宾南,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思想家,主要译著有《英宪精义》、《法学肄言》、《法学史》、《社会学史纲》等。
目录 · · · · · ·
中文再版序文
原书第一版序文
第八版序文
译者序
译者导言
导言
全书纲领宪法的真性质
第一篇巴力门的主权
第一章巴力门主权的性质
第二章巴力门与非主权的造法机关
第三章巴力门主权与联邦主义
第二篇法律主治
第四章法律主治的体用
第五章人身自由所应有权利
第六章议论自由所应有权利
第七章公众集会所应有权利
第八章戒严法
第九章陆军
第十章财
第十一章阁臣的责任
第十二章Droit Administratif(行政法)的反比
第十三章巴力门的主权与法律主治
第三篇宪法与宪典
第十四章宪典的性质的联络
第十五章宪典的责效力
附录
书后一法兰西宪法的硬性
书后二联邦国家中之权力分割
书后三执政的两种形式
书后四自卫的权利
书后五公众集会的权利所有问题
书后六军人在被命解散非法会议时所应守本分
书后七“违宪”法律的义解
书后八瑞士联邦主义
书后九澳大利亚联邦主义
书后十戒严法在外战或内乱时期之问题
书后十一平政法院的组织
书后十二论控诉元首
书后十三1911年巴力门法案
戴雪先生略传
· · · · · · (收起)
原书第一版序文
第八版序文
译者序
译者导言
导言
全书纲领宪法的真性质
第一篇巴力门的主权
第一章巴力门主权的性质
第二章巴力门与非主权的造法机关
第三章巴力门主权与联邦主义
第二篇法律主治
第四章法律主治的体用
第五章人身自由所应有权利
第六章议论自由所应有权利
第七章公众集会所应有权利
第八章戒严法
第九章陆军
第十章财
第十一章阁臣的责任
第十二章Droit Administratif(行政法)的反比
第十三章巴力门的主权与法律主治
第三篇宪法与宪典
第十四章宪典的性质的联络
第十五章宪典的责效力
附录
书后一法兰西宪法的硬性
书后二联邦国家中之权力分割
书后三执政的两种形式
书后四自卫的权利
书后五公众集会的权利所有问题
书后六军人在被命解散非法会议时所应守本分
书后七“违宪”法律的义解
书后八瑞士联邦主义
书后九澳大利亚联邦主义
书后十戒严法在外战或内乱时期之问题
书后十一平政法院的组织
书后十二论控诉元首
书后十三1911年巴力门法案
戴雪先生略传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外国法学名著(共17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美国宪法原理》《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合法性》《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德国民事诉讼法》
等
。
喜欢读"英宪精义"的人也喜欢 · · · · · ·
英宪精义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英国宪法研究导论》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戴雪作为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顶级法学家之一,出版了这部将其彻底送上法学界顶流的代表作。 对于宪法,戴雪认为宪法从制定到运行,可分为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二者绝非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区别那般简单。宪法更像是从欧陆传至不列颠的概念,但经过彼此间的交流学习,姑且... (展开)
作为结局与过程的英宪
所谓经典,就是无论你从哪个领域出发都绕不过的,只要你对英格兰宪制感兴趣,且无论从法律、历史、政治哲学任一个出发点,都要经过这些经典。总的来说,戴雪这部著作已经是英宪越过成熟期后的理论产物,如果比较英宪的一系列过程来看,很显然,其立论并非没有争论的地方,但是...
(展开)

学习百年前英国学者如何做比较宪法研究
大名鼎鼎的著作,今天才一睹真容。确实如译者所说,原本是很简明的教材,却有些被中文翻译史复杂化了。 读完后最大的疑问是,戴雪提出的英宪两大原则:议会主权与法治之间是否能够兼容?他自己也认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问题,但他的回答似乎表明,他本人并不认为这一问题值得认真...
(展开)

古制遗俗早成陈迹而不合时宜者,却往往仍保留于现代
戴雪是英国法学大家,由教育思想家雷宾南在1930年译出,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力。今天已有更通俗的中译本,但译者导言也有些意思,如: 所以安生(W.R.Anson)有言:“因此之故,英宪在实际上只是一种畸形发展的制度。譬如,一座古屋,每当新主入宅之际,必加修葺,必加增建,不但...
(展开)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Liberty Fund Inc (198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9.2分 19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0)8.8分 1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22)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英宪精义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両襾 2022-01-18 15:28:23
静心用了五天时间总算是啃完了。这本书从巴力门主权、法律主治、宪法与宪典的连结解构英国宪法,将其讲得透彻易懂。文中含有大量实例,让理论更加鲜活易懂。雷滨南先生的翻译初读十分艰涩,”惟其如是“、”是何以故?“等民国时期的转折词大量出现,不过把这些用语搞懂之后,读起来就顺畅许多。可惜戴雪先生于一战前已经去世,多希望有类似著作出现,帮助读者了解今日之英宪。
1 有用 无为 2024-05-11 12:05:23 北京
若以约语提示,英宪所有特性是,巴力门的主权与法律主治两大义相与结合及联立。
0 有用 Misanthrope 2022-07-11 13:15:42
很喜欢
1 有用 瓶中纸 2020-01-28 23:30:44
巴力门主权,法律主治 宪典的翻译很惊艳,果然民国之风 掩卷自视 盖行政主治无疑,而我国宪典何解
5 有用 saites 2020-01-09 09:45:44
本科阶段专攻方向所有重要论文的基础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