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艾柯哈佛诺顿演讲集
原作名: SEI PASSEGGIATE NEI BOSCHI NARRATIVI
译者: 黄寤兰
出版年: 2017-7
页数: 232
定价: 36.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9596805
内容简介 · · · · · ·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哈佛大学所作诺顿讲座的六篇讲稿结集而成,既是六堂小说理论课,也是一本文学阅读与写作指南。
文本怎样发出寻找理想读者的信号?读者如何正确地阅读一部小说?怎样才能识别模范作者,破解其文本策略?艾柯在这本书中充分显示了他将枯燥的符号学和叙事学理论变成一种知识愉悦与心智启迪的能力。他以临床的精密态度,通过模范读者与模范作者、小说故事与情节、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等等概念,将文本从技术层面抽丝剥茧,调查隐藏在小说形式与手法中的玄机,进而探索小说与人生、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为小说着迷的深层原因。
不论是奈瓦尔、普鲁斯特、乔伊斯、但丁,还是大仲马、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弗莱明,艾柯循循善诱,在揭开这些作家作品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指引读者在他的智识水平上领略其艺术魅力,甚至让读者成为他的学徒,一步一步迷失在小说幽深茂密的森林。
悠游小说林的创作者
· · · · · ·
-
翁贝托·埃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安贝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享誉世界的符号学家、中世纪专家、文艺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其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包含中世纪神学、美学、文学、大众文化、符号学和阐释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都有重要建树。
目录 · · · · · ·
2 卢瓦西之林 /043
3 漫步林中 /075
4 可能的森林 /115
5 塞尔万多尼路奇案 /149
6 虚构议定书 /181
注释 /22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事实上,小说世界确实是现实世界的寄生者,但这些“小世界”囊括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大部分认知,容许我们集中心力在一个有限的、封闭的,与我们的世界极相似,但在本体论意义上又贫乏许多的世界里。我们不能步出其疆域,只能在其内部深度探索。正因为此,《西尔薇娅》才魅力无穷。它要求我们知道并且假装知道巴黎和瓦卢瓦,知道卢梭和美第奇家族,因为书中提到了它们;但它要我们一遍又一遍漫步在那封闭的世界里,完全不去关心其余的现实世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 可能的森林 /115 -
圣奥古斯丁作为一个细致的文本读者,奇怪于《圣经》为何用了如此多篇幅描绘琐事,比如服饰、建筑、香水、珠宝。难道上帝,《圣经》的启示者,也会浪费如此多的时间沉溺于世俗的诗句中?显然不是。如果文本当中确实存在一些突然放慢速度的片段,是因为《圣经》试图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用转喻或象征的方式去理解与解释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悠游小说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悠游小说林"的人也喜欢 · · · · · ·
悠游小说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小说的时间——给有经验的小说作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时间问题 准确地说,是小说内部的时间问题——这也是老生常谈(之一)了。但翁贝托·艾柯的解释可作为一种理论透镜;特别是对于有七、八年以上小说写作经验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按照我们经验式的那些套思路来看,我们在实践中使用(或者是实验或者是灵光一闪、妙笔生... (展开)

由一则名人轶事引发的联想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2分 2213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8.9分 19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00/11/13)8.4分 39人读过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Umberto Eco作品大陆版 (Viking)
- 书海无涯 (佾云)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读书即生活 BOOK TEAM (裁缝点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悠游小说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不懈不戒 2017-08-22 19:01:56
借出新版的时机重读了一遍,依然相当愉快振奋。埃科以6场讲座里绵密精细的剖析,使成为模范读者成为一项令人向往的追求。
1 有用 二斤大吉岭 2017-11-08 22:22:54
对自己阅读体验的一次审视!
1 有用 韧勉 2017-10-18 16:22:30
模范读者的地位凸现,虚构与现实的证明与被证。
1 有用 芒耶耶耶 2023-11-18 00:19:34 北京
拿捏,好玩了,艾柯唠这个真有意思
1 有用 海带岛 2019-03-31 17:41:08
越往后越好看,前两章还是一些基础的文论概念。5、6章关于虚构的分析和实例很好看。第4章对应同样是诺顿讲座的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对“快”的分析,卡尔维诺的这一章我特别喜欢,应该是因为那时候记忆力还比较好,记得好清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