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的书评 (20)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8-03-23 09:45:38

1942河南大旱灾时,他冲破了国民政府的封锁 | 《追寻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1942》中,抗战时期的河南遭遇大旱,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一位年轻的美国记者辗转来到河南,看到了挣扎在炮火与饥饿死亡线上的民众的地狱般生存场景。他用相机和笔记录了所见所闻,并设法冲破战时新闻封锁,使河南灾荒的通讯报道第一时间刊发于太平洋对岸的...  (展开)
斑点紫罗兰 2017-12-16 12:32:31

见证历史的改变

20世纪,多事之秋,战争充满着世界。亚洲、欧洲等多个国家饱受战乱之苦,美国政府内部、社会也出现动荡。战争改变了全球的格局,一位记者见证了世界的变革,亲身经历着一切,走过战争的现场,采访过无数人,用一篇篇报道传递出历史的真实。《追寻历史:一个记者和他的20世纪》...  (展开)
小熊猫 2017-12-08 19:46:56

近期读的书里面最喜欢的一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追寻历史》这本书是我最近读的书里面比较喜欢也比较能引起思考的一本书,很喜欢。首先,作者是犹太人,在书的开篇阶段介绍了那个时期作为新移民的犹太人来到美国的生活。这一部分内容也是我之前接触和了解的比较少的,看作者娓娓道来作为一个犹太家庭的儿童如何面对古老的犹...  (展开)
max_yu 2017-12-05 10:27:39

一位美国记者亲历的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追寻历史》既是美国记者白修德的人生经历,又是许多珍贵历史瞬间的再现。时间跨度是1915—1963,空间横跨亚洲、欧洲和美洲。 作者少年时就向往中国,又幸运地获得到中国的旅行奖学金。于是他来到中国,开始了战地记者的职业生涯。 亚洲部分,关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作为观察...  (展开)
小燕归巢 2017-12-08 12:32:52

重寻历史的痕迹——读《追寻历史》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历史开始有了兴趣。历史对我而言不再是上学时教材里的年历表和应试背诵记忆的答题,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立体的人物,还有令人不断思考的过去与未来…… 跟随一位记者的视角,去追寻那个重要的20世纪的历史,是种别样的认识,是种独特的感受,更让...  (展开)
Zhonghua 2024-06-07 20:26:43

见证中国抗日战争的美国人白修德

1972年,人民大会堂的宴会上,美国随团记者白修德趁尼克松总统起身走动的间隙,自行决定走到周恩来总理身边去,但是他被美国特工及中国安保拦住了。这时周恩来和旁边的尼克松夫人都发现了白修德。周总理指着白修德用英文说,老朋友,老朋友。周恩来上次见到白修德还是25年前,...  (展开)
rocoon 2023-06-27 10:10:47

书不错,翻译影响太大了

以后看到超过一名译者的书都得慎重,之前看《耶路撒冷3000年》,各章节估计是不同的学生翻译的,且不说文字功力差距,错别字也是到了不能忍的地步,勉强读完。这本书也是,前三部分尤其中国部分,翻译的还是比较精准和有趣的,阅读非常流畅。看到第四部分就发现完全不是一个风...  (展开)
路人贾 2019-03-13 22:52:09

一本值得推荐的历史读物

用大约六个晚上的时间,读完白修德这本《追寻历史——一个记者和他的20世纪》,某些部分读来酣畅淋漓,值得推荐。 我知道白修德晚于他的老板,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鲁斯,生于中国且对中国充满善意的一个风云人物,在一篇关于蒋介石的报道中发现与之争吵的白修德,便寻到这本书...  (展开)
轻策书房 2018-03-16 20:32:57

很惭愧的,这个应该算是有些知名度的人

我第一次听说,是在看电影《一九四二》的时候。 电影里的描述大致和他自己这本回忆录里对那个大饥荒的描写相符。 他的那本关于中国的作品《中国的惊雷》似乎也并不如另外一本《红星照耀中国》更出名更有影响力。 通常,这样的回忆录的可信度都要打折扣的。个人感觉这本也不例外...  (展开)
男神 2017-12-09 13:22:37

追寻历史

全书回忆录的形式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重现。这些文字在书里不仅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带有脉络地展现出来。对于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白修德也是拿捏得比较准确的,敏锐的感觉、独特的视角都让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1938——1945这七年,是中国摸索建立新政体的时期,白修德在...  (展开)
little Point 2017-11-24 21:36:30

著名记着的历史回忆

白修德是一个著名的记者,特别是他当年来到了中国,写了很多的中国方面的报道还写了一系列中国的书。这本回忆录大半也和中国相关,写的很好、很真实、也很幽默。特别是关于当时中共、国民党及其相关人物的描写,从一个记者的角度客观的描写。书中还包含了河南大饥荒,记者作为...  (展开)
momo 2020-11-08 23:38:37

对美国的一点想法

以下仅为看完亚洲部分感想,写了短评觉得不过瘾又搬到书评里:) 美国人在上个世纪就是地球人发展之光毫不夸张,难怪能获得全世界的仰慕。不懂历史的我原先以为美国只有冷酷的硬实力,但其实征服世界靠的是那些存在于每一个美国人心里不言自明的东西,是能从一件件大小事中捕捉...  (展开)
My💓Dan 2020-02-23 22:28:59

一个记者一生的回忆录

外国人的角度描述对中国的看法,这个是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读完之后也觉得讲述中国抗日的部分最为精彩。 作者是犹太人,因此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犹太人的身份让在美国长大的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了一些障碍,也激起了我对犹太人的认知的渴望,所有的移民都有这样的困惑吧! 不...  (展开)
yangang 2020-02-12 20:37:13

中国人未必比外国人更了解中国

2019年1-2月看《追寻历史---白修德自传》 作为记者,白修德(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可以说是职业的典范。成名的记者对于不仅需要报道时事,采用动人的语言描写出事情发生的环境、人物性格、发展经过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应该运用自己的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把...  (展开)
童书小读伴 2019-12-24 07:58:25

摘要

1.小屋外面有个坑,是我们上厕所的地方。你要踩在坑两边的垫脚石上,保持好平衡,方便完后用叶子擦屁股。 2.日军抵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女人都搜出来强奸;遇到有女人躲进庄稼地,日本骑兵会骑马在地里狂奔,肆意践踏她们,把她们从地里赶出来。 3.当时的共产党痛恨墙,这是...  (展开)
S.Z 2019-08-01 17:07:06

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陈纳德相对服从蒋介石的领导,愿意利用空中力量打击日军而保留国军地面力量用于未来打击共军。相反,史迪威认为需要从底层改革国军体系,甚至为了中国的未来可以抛弃蒋介石而改组国民政府。最终这一矛盾以史迪威失败回美告终,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当时延安的中...  (展开)
欧阳渡 2018-03-27 15:23:52

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不要错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者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使得他近距离见证了从二战开始,影响20世纪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 在重庆作为战地记者单独采访过蒋介石、周恩来,去延安采访过包括毛泽东等当时中共高层。抗战期间深入前线采访,亲眼目睹了1942河南大饥荒惨剧后,赶回重庆面见蒋介石。正是因为他的...  (展开)
阿晨 2017-11-26 16:23:46

探寻历史的真相

《追寻历史》这本书,简单看是一部跨越了大半个20世纪的历史传记,是在通过自己的视角在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实际却不是单纯地讲述白修德的人生经历,尽管白修德的个人经历贯穿全篇,但实际上也是借助作者自己的经历,在洞察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 从波士顿的童年时代开...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Blue 2017-11-25 17:36:50

历史的另一面之《追寻历史》

Blue编辑 以史为鉴,这四个字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可以说意义良多。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在这些事件中被卷入的人们究竟如何应对其实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历史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在学习历史这件事上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有一定的共识。...  (展开)
文旭 2017-11-26 17:22:26

由观察者至参与者,真实铭记良知

记者这个行业,很久以来便被称为无冕之王,巨大的荣誉必相伴巨大的风除,很多记者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如巨星般殒落。白修德是幸运的,童年的坎坷经历并没有消磨掉做人的善良,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为白修德撑起了一片蓝天。白修德本名西奥多·H·怀特,在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这些...  (展开)

订阅追寻历史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