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畅销半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入门书
世界著名大学的中国哲学通用教材
………………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将哲学史经验与哲学心得融为一体,以二十万字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简明,生动,出神入化。
☆这一版本的特色是图文并茂,以几百幅恰如其分的图片作为正文的眼神和补充,有助于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增进阅读的乐趣。
☆以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新译本为底本,参照英文原本及其他译本加以修订,译文做到了严谨准确,同时又流畅好读。
………………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其后又有多种外国语种的译本出版,六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此书“冶...
畅销半个世纪的中国哲学入门书
世界著名大学的中国哲学通用教材
………………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将哲学史经验与哲学心得融为一体,以二十万字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简明,生动,出神入化。
☆这一版本的特色是图文并茂,以几百幅恰如其分的图片作为正文的眼神和补充,有助于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增进阅读的乐趣。
☆以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新译本为底本,参照英文原本及其他译本加以修订,译文做到了严谨准确,同时又流畅好读。
………………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最佳入门书,其后又有多种外国语种的译本出版,六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
此书“冶哲学史经验与哲学心得于一炉,以二十万字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简明,生动,出神入化”,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由冯友兰的学生涂又光先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畅销书。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先生于21世纪初重新翻译了此书,译文准确、通俗地传达了冯先生原著的精神。此插图修订版即以赵先生译文为底本,参照英文原版和涂译修订了明显的错误,并配以大量图片以期作为正文的延伸与补充,希望这些插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增进阅读的乐趣。
………………
※名人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完全不是大《中国哲学史》的缩写, 其书文笔轻畅,深入浅出,哲思敏睿,极富意蕴,是地道的大家手笔,可以说是冯友兰前期哲学史研究的力作。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本是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哲学而用英文写就的,后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译本, 且出版后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这样一本书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已自不待言,而尤为可贵者,其对于今日中国的读者亦不失为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
——单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主编
资料是古代的,眼光却是现代的;运用史料时是史家,探讨问题时却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轻松驾驭着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这两部历史,来写作这部《简史》,思想资料是中国的,考虑哲学问题的眼光却是世界的,这是迄今在国际学术界还未见有第二位能做到的。
——赵复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创作者
· · · · · ·
-
冯友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赵复三,祖籍江苏宝山,1926 年生。少从周一良、王守惠先生读中国古典文学。1943 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46 年大学毕业。1964 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197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被聘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副所长。1985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主张...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52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赵复三,祖籍江苏宝山,1926 年生。少从周一良、王守惠先生读中国古典文学。1943 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46 年大学毕业。1964 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主任。1977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被聘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副所长。1985 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长,主张以蔡元培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办院方针。1989 年退职移居国外,在法国、美国、加拿大执教,曾获荣誉神学博士学位。1997 年退休,从事中外思想史研究。
目录 · · · · · ·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 名 家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
英文版编者序
译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一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迁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信。在末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
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名家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2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2 )
-
新世界出版社 (2004)8.9分 33986人读过
-
Free Press (1997)9.2分 83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9.3分 1568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9.2分 333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哲学】 (爱玛·包法利)
- 「后浪2017书目」 (后浪)
- 我的学术类电子书 (wizard)
- T (dhcn)
- 我最爱的图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神萍寫雨齋 2022-01-29 16:43:03
书是好书。看“译后记” 居然有点讨厌,改天看看涂版。
0 有用 千都般 2024-01-21 22:17:56 陕西
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间或穿插历史和西方哲学,不算十分的入门读物,有一定基础阅读更佳。
1 有用 K 2022-04-10 18:40:56
囫囵吞枣地读完
1 有用 叫我妖而不孽 2022-07-25 23:14:48
大学的时候匆匆过了一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中国哲学简史》,那时修为甚浅,只是翻过,而且记得当时是咬牙切齿的。如今这点书大多都读过不少了,自然能品出本书的醇厚来。依我之见,本书比只有再生产现实的《乡土中国》(而且我坚定认为城市化的中国最不需要的就是该书自带殖民者视角失真描绘的那些结构)更值得作为部编本教材整本书阅读。接着昨天《流动的现代性》,我突然想起所谓的小镇做题家,其实追求的就是固态资本主义的统... 大学的时候匆匆过了一遍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的《中国哲学简史》,那时修为甚浅,只是翻过,而且记得当时是咬牙切齿的。如今这点书大多都读过不少了,自然能品出本书的醇厚来。依我之见,本书比只有再生产现实的《乡土中国》(而且我坚定认为城市化的中国最不需要的就是该书自带殖民者视角失真描绘的那些结构)更值得作为部编本教材整本书阅读。接着昨天《流动的现代性》,我突然想起所谓的小镇做题家,其实追求的就是固态资本主义的统治啊,奈何此时代已经进入了液态资本主义(好吧,中国应该处于液晶资本主义状态),那么多重资产无法安放,而且也许已经意识到了在自己为获得这些重资产而兑换智力在时间中做的功的时候,有些人已经用相同的方式获得了适合液态资本主义社会的轻资产。在这个时候还要承受嘲笑羞辱,的确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确是动国本。 (展开)
0 有用 陶子丸小警长 2024-01-02 22:50:54 北京
点开这页我不禁要问:我有什么资格给这本书评分?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读完,粗略地了解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的所思所想。哲学无用,但是它给我们有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