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品方: 全本书店
原作名: The Peregrine
译者: 李斯本
出版年: 2017-8
页数: 243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3655413
内容简介 · · · · · ·
达夫·库珀奖获奖作品
纽约书评图书“经典重现”书系选书
赫尔佐格“无赖电影学校”必读书目
影响持续半个世纪的经典首次引进中国
“猎人必须成为他所追捕的猎物。”
内容简介
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东部一片 平坦的湿地上,J. A. 贝克追逐着一对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间,痴痴地追随这种鸟,观察它们——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杀、进食、休憩……他描述这些活动,语言精确,且带有非同寻常的诗意。
他保持这项神秘的个人追求,同时他作为人类自身的意识逐渐消融,转而被一种异己的、无法排遣的鹰的意识所取代。这种不同寻常的蜕变,不可思议又隐隐令人生畏,使得这迷人的篇章成为经典。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观鸟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名家推荐
厌倦人类世界的人,跟游隼一起飞吧。
——小说家,朱岳
20世纪自然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达夫·库珀奖获奖作品
纽约书评图书“经典重现”书系选书
赫尔佐格“无赖电影学校”必读书目
影响持续半个世纪的经典首次引进中国
“猎人必须成为他所追捕的猎物。”
内容简介
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东部一片 平坦的湿地上,J. A. 贝克追逐着一对游隼的身影。他沉迷其间,痴痴地追随这种鸟,观察它们——在天空中,在地面上,追逐、捕杀、进食、休憩……他描述这些活动,语言精确,且带有非同寻常的诗意。
他保持这项神秘的个人追求,同时他作为人类自身的意识逐渐消融,转而被一种异己的、无法排遣的鹰的意识所取代。这种不同寻常的蜕变,不可思议又隐隐令人生畏,使得这迷人的篇章成为经典。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观鸟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名家推荐
厌倦人类世界的人,跟游隼一起飞吧。
——小说家,朱岳
20世纪自然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诗人,特德·休斯
(在书里)你不时能看出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只游隼。而这也正是我在拍电影时所做的,步出自身,神游其外——也就是说走出自己的身体,去到外界的某一点。
——电影导演,赫尔佐格
我拿起它(《游隼》)随手翻开一页。那一页绝妙描绘了一只鸮无声寻猎的画面。我被它的细节击中,震惊于他的文字唤起的听觉上的感受。似乎我正在当时当地,通过作者的耳朵体验那一刻。我翻到下一页,一章没读完我知道我已经被俘获了。
——作曲家,劳伦斯·英格里斯
现在,我不再认为《游隼》是一本关于“成为鸟”的书。更准确的说,这本书是在写“想成为一只鸟而不得”。
——自然文学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
游隼的创作者
· · · · · ·
-
J.A.贝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约翰·亚历克·贝克,英国作家,凭借其极富盛名的作品《游隼》获得1967年的达夫·库珀奖。他是土生土长的埃塞克斯郡人,一生都生活在当时还只是一个乡下小镇的切姆斯福德。他所受的正式教育于1943年结束,其时他年仅16岁。他仅写过两本书,全都围绕着埃塞克斯的乡村,特别是切姆斯 福德至海岸线的这片区域。他在完成《游隼》一书后即患上重病(也有说法是他在撰写本书时已经患病,我们不得而知):先是类风湿关节炎,又因服用缓解关节疼痛的药物而患上癌症,最终于1987年12月26日去世。
译者
李斯本,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文学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播学硕士。曾游历包括南极、北极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 · · · · ·
关于游隼
埃塞克斯的鹰
译后记:一颗寂静主义者的心
附录:鸟类译名对照表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游隼眼中的大地,仿佛船只驶入港湾时,水手眼中的海岸。航行的尾流在身后逐渐消散,观察天际的地平线从两侧漂流向后。就像一位水手,游隼在一个川流不息、了无牵挂的世界。一个到处都是尾流和倾斜的甲板,沉没的陆地和吞噬一切的海平面的世界。我们这些抛锚、 停泊了的世俗之人,永远想像不出那双眼睛里的自由。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河畔躺着两只猎物的残骸:翠鸟和沙锥。沙锥半身没入浸水的草地,颇有些隐晦、神秘。翠鸟在河畔的泥泞里闪烁,像灿烂的眼眸。他伤痕累累,浑身是血,粗短的腿部僵硬而鲜红,像两根蜡烛做的棍子。冰冷地躺在河水的轻抚里。他就像一颗死亡的恒星,绿松石般冷峻、微弱的星光,穿透漫长的光年,终传至我的眼中。 下午,我正穿越一片由北方林地延展出来的坡地,突然看见几片羽毛在风中飞扬。一只斑尾林鸽的尸体,胸口朝上,躺在一堆柔软的白色羽毛上。脑袋已经被吃掉了,血肉被从脖颈处撕扯下来。这只雄隼吃得很香吧。他的屠割技术非常完美。残骸仅仅只有几盎司重了,也就是说,有将近一磅重的血肉被吃掉了。残留的骨头仍是深红色的,鲜血也依然湿润。 我意识到自己正蹲伏于这残骸之上,像一只笼罩着它的鹰。我的双眼迅速转动,警惕着那些四处游荡的人类的脑袋。我是在模仿着鹰的动作,而我对此毫无觉察,就像身处某项古老的仪式——猎人正在变成他所追捕的猎物。我望向那片树林。树影深处,游隼亦蹲伏着,凝视着我,掐紧了一道枯枝的脖颈。我们存在着,在这些日子里,在这片野外,在这同样欣喜若狂又惊惧万分的生活里。我们躲避着人类。我们厌恶他们忽然举起的手臂,他们胡乱挥舞的癫狂姿态,他们古怪的剪刀似的走路方式,他们漫无目的地左右摇摆,他们墓碑般惨白的面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游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游隼"的人也喜欢 · · · · · ·
游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笔记丨像只狐狸在超尘灵性的冷水中洗去自己臭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J.A.贝克的《游隼》让人难以抗拒。 我读这本书的经历很有趣。我知道这本书很有名,但很长时间都以为这是小说,我曾猜想,作者大概通过游隼来象征人在天空中翱翔的状态,以此表达自己是对自由的向往。 但读到三十页的时候,看到作者列出了被游隼猎杀的动物的数据,才意识到,这... (展开)> 更多书评 7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8.5分 2995人读过
-
NYRB Classics (2004)9.6分 61人读过
-
Collins (2011)9.3分 17人读过
-
William Collins (2016)暂无评分 2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散文/随笔/杂文】 (爱玛·包法利)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书海无涯 (佾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游隼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赫恩曼尼 2017-11-20 16:41:53
需要慢慢读完的一本书,从观望游隼到成为游隼本身,人类的丑恶与复杂,在森林深处全部得到了净化。一个籍籍无名的英国人,就这样和心爱的游隼一道,在十个年头里,悄悄过完了一生。
68 有用 黎戈 2017-09-10 10:22:40
林西莉曾经在《汉字王国》讲“隼”字,是一只鹰站在木架上。而在本书中,“隼”已成为患有关节疾病的作者寄寓的灵魂,它大于一部自然观鸟笔记,有时直接进入了隼的视角,那些段落都很美 ,我标识下来读给皮听。书的结尾隼离去了,那些怕它的鸟都“自由”了,出来拿隼捕杀的猎物的毛筑窝了,很有余味。
16 有用 韧勉 2017-12-29 15:42:07
就一平淡客观针对飞禽游隼的客观自然笔记啊,为什么那么火呢?看不懂啊,评分虚高…
15 有用 Fiat Lux™ 2017-09-12 13:54:05
超级喜欢译者姐姐!
7 有用 别的熊 2018-02-17 17:33:49
游隼飞向天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它面前展开——这个世界可曾在我眼前展开过?书里有日复一日的追寻,也可窥见被战争和欲望撕裂的世界、渐渐枯竭的生命。在147页,他进入鹰的视角:「我一直躲避着人类,而如今白雪已经降临,躲藏只会更加困难。」这不是一部适合推荐给别人的书,但每当想到它在出版后这么多年持续受到一些人的喜爱,心中总是五味杂陈。今日天空阴霾,有风,与书中大部分观鸟的日子一致。我上天台准备读完最后几... 游隼飞向天空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在它面前展开——这个世界可曾在我眼前展开过?书里有日复一日的追寻,也可窥见被战争和欲望撕裂的世界、渐渐枯竭的生命。在147页,他进入鹰的视角:「我一直躲避着人类,而如今白雪已经降临,躲藏只会更加困难。」这不是一部适合推荐给别人的书,但每当想到它在出版后这么多年持续受到一些人的喜爱,心中总是五味杂陈。今日天空阴霾,有风,与书中大部分观鸟的日子一致。我上天台准备读完最后几页,推开铁门时,听见乌鸦在冬日里干瘪的叫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