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現實與非現實間穿梭 於意念和隱喻中尋找自我
自1Q84後睽違七年 村上本格長篇小說鉅作
從那年五月到第二年年初,我住在那狹小山谷入口附近的山上。
夏天山谷深處一直下著雨,但山谷外側卻大多晴天……那原本是段孤獨且靜謐的日子。
直到騎士團長出現為止。
「人相信他人的力量。這一點以前沒出現在我的結局裡。這也是我第一次讓家庭生活出現在我的小說裡。 村上春樹」
36歲前中年男子,在美術大學畢業後便放棄擅長的抽象畫,開始在家中接案以繪製肖像畫營生並負責打理家中所有事務。某日,結髮六年妻子柚子突然坦承外遇並要求離婚,男主角百思不得其解,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之後便獨自一人開車北上漫遊。歷時九個月,稍稍緩解情緒過後,住進大學同學雨田政彥其父雨田具彥位在小田原深山中的房子。此時男主角在畫作經紀人的牽線下,認識神秘多金的鄰居免色涉並接下代為繪製其肖像的委託。同時無意間...
在現實與非現實間穿梭 於意念和隱喻中尋找自我
自1Q84後睽違七年 村上本格長篇小說鉅作
從那年五月到第二年年初,我住在那狹小山谷入口附近的山上。
夏天山谷深處一直下著雨,但山谷外側卻大多晴天……那原本是段孤獨且靜謐的日子。
直到騎士團長出現為止。
「人相信他人的力量。這一點以前沒出現在我的結局裡。這也是我第一次讓家庭生活出現在我的小說裡。 村上春樹」
36歲前中年男子,在美術大學畢業後便放棄擅長的抽象畫,開始在家中接案以繪製肖像畫營生並負責打理家中所有事務。某日,結髮六年妻子柚子突然坦承外遇並要求離婚,男主角百思不得其解,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之後便獨自一人開車北上漫遊。歷時九個月,稍稍緩解情緒過後,住進大學同學雨田政彥其父雨田具彥位在小田原深山中的房子。此時男主角在畫作經紀人的牽線下,認識神秘多金的鄰居免色涉並接下代為繪製其肖像的委託。同時無意間發現屋主雨田具彥藏在閣樓裡一幅名為〈刺殺騎士團長〉的畫作,在遇見「騎士團長」之後,男主角的世界開始發生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
時隔七年經歷了兩本《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沒有女人的男人》兩本小說後,村上春樹這次以豐沛炫目的色彩與多元樣貌的構圖思維,化身為一位挺身面對生命危機的畫家,再次展現他筆下奇幻世界的獨特魅力。從不具名的畫家著手,對手的是在生命歷程中我們皆有可能面臨到的困境:婚姻愛情的渴求、事業創意的枯竭與再現、道德人性的糾葛抉擇、死亡疾病的恐懼、親人離世的釋懷寬慰,無一不是貼近切身的命題。
這是個迷人且容易閱讀的故事,猶如推理小說一般,令人迫切想得知隱藏在畫作背後的真相、推開畫家與委託人身邊的一團迷團,等到進入迷霧之中,這才驚呼我們進入了另外的一個世界:一個充滿意念與隱喻的世界。在小田原深山的別墅中,進入了神秘未知的山洞,涉過危險隱喻的河流,面對那些困惑與恐懼,最終是否能尋回最真實的自我……。
名人推薦
「對村上而言,寫作小說就是不斷潛入自我內部,潛入意識洞穴的底部中,進而獲得昇華的力量。這樣強大的信念,在他的作品中反覆出現。……村上這次選擇回歸第一人稱的寫作……挖掘自我內在的黑暗,同時描繪外在社會巨大的邪惡。這兩者之間實質上互相關聯……要挑戰社會巨大的邪惡,不深刻了解自我內在是不可能做到的。」——中島京子(直木賞作家)
「能和村上春樹活在同一個時代,閱讀他的最新作品,這樣的喜悅是什麼事也比不上的……作為一個村上迷,隨著閱讀腳步的前進,腦海裡不禁反覆揣想作者想要敘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小說一邊寫到納粹進攻奧地利、南京大屠殺,甚至是日本東北大地震,眼睛看得到的世界裡,諸如此類的暴力無所不在。而另一方面,主角肖像畫家卻在看不見的世界裡同樣戰鬥著,追尋重生……村上春樹的小說,創造出一種「村上春樹式」的風格發明。就如同音樂世界裡,爵士樂的誕生。閱讀《刺殺騎士團長》如同聆聽優秀的音樂家游刃有餘地演奏自己的拿手曲目。」——窪美澄(作家)
「文體冒險大回歸。村上元素大匯集,村上春樹總決算。
村上這十幾年的作品裡,最有趣的一部。
回歸第一人稱,自我批判與幽默感也重新回歸。
與自我的陰闇與邪惡對峙,尋找抵達惡淵深處的通道,同時也開啟成為人父的新章。概念性的「殺」。戰鬥的不是世界巨惡,而是自我之中的黑暗、邪念、恐懼、嫉妒等等,與之對峙、超越並封印。回歸內省式書寫方式。」
——鴻巢友季子(名翻譯家、文評家)
「自《IQ84》以來睽違七年的大長篇,《刺殺騎士團長》可說是一如眾所期待的成功之作。肯定會催化村上迷更期待下一部作品的心理。這次新作,作家明顯開創出了新境地。
循著『喪失──探索──發現──再喪失』這一直以來的手法,但這次村上並未循老規矩收場。
有一件「完全不同的變化」發生在故事結尾處。」
——高澤秀次(文藝評論家)
「歡迎來到村上春樹的世界。村上關鍵字一個接一個登場:失去妻子、洞穴、高級車、古典音樂……,根本就是一片《村上春樹最佳專輯》。」——Nakamura Kunio(影像導演、村上春樹研究者)
「書中仔細描寫主角開的車子與特徵,我讀本書也覺得好像駕駛著一台『村上春樹最新款車』,駕馭感跟閱讀感受都很棒。」——小野正嗣(小說家、立教大學文學部教授)
「逃離不是最終的目的,逃離只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沉澱。逃離是為了看清楚一些更深的事情。故事中的主角從東京出發往北邊走到了北海道,然後再繞回來。村上春樹這次用僕來做為小說主角的自稱,我相信這是尋找自己的隱喻。當然我也覺得這同時也是一個日本(這個國家或民族)自省的小說。主角從那麼邊陲的北海道最後回到日本中心東京,正好也對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想要找到自己是甚麼的一種象徵。」——王村煌(薰衣草森林執行長)
「《刺殺騎士團長》這個故事其實和舒伯特的蘿莎蒙弦樂四重奏相當呼應。如果你聽到這個作品的四個樂章的鋪陳,和讀這個小說的感想是相像的。另外羅莎蒙弦樂四重奏也有很多舒伯特之前作品的影子,就像我們在看村上春樹的時候,也會有很多他自己之前作品的影子。《刺殺騎士團長》裡面引用了蘿莎蒙弦樂四重奏和村上春樹怎麼用以前的東西再做翻新,創作出新的作品,是很相像的。」——焦元溥(樂評家)
「村上春樹一直努力處理的是日本的問題。他用他的方式去處理做為一個日本人,在幾次的日本的西化運動裏,他(或日本人)面對的困境。村上真正被日本接受其實是他在國外獲得成功以後,日本人才真正對他有印象。這跟莫札特的際遇很像。莫札特真正成為歌劇泰斗的地方並不是他的家鄉。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首演是在布拉格。這也是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和莫札特《唐•喬凡尼》這個歌劇那麼緊密連結的原因。」——謝佩霓(藝評家)
「村上的主角(通常都是男性)都有一種淡然的與世無爭。他的主角中有一些性格會讓演員想要投射進去的,常常是男性的角色。比如說《刺殺騎士團長》裏面的免色涉會讓我很希望試試看那樣的人生。不需要背負太多的責任,事情就會自然地發生,然後一件一件地解決,最後找到生命中的答案。這是村上春樹描寫的男性角色中,常常都會有的一種性格和性格。」——謝盈萱(劇場女神)
刺殺騎士團長的创作者
· · · · · ·
-
村上春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
1949年生於日本京都府。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
1979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1987年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至今暢銷超過千萬冊),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此外,並獲得桐山獎、卡夫卡獎、耶路撒冷獎和安徒生文學獎。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
作品中譯本至今已有60幾本,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採訪報導等。
長篇小說有《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國境之南、太陽之 西》、《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人造衛星情人》、《海邊的...
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
1949年生於日本京都府。早稻田大學戲劇系畢業。
1979年以《聽風的歌》獲得「群像新人賞」,新穎的文風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文學旗手」,1987年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至今暢銷超過千萬冊),奠定村上在日本多年不墜的名聲,除了暢銷,也屢獲「野間文藝賞」、「谷崎潤一郎文學賞」等文壇肯定,三部曲《發條鳥年代記》更受到「讀賣文學賞」的高度肯定。此外,並獲得桐山獎、卡夫卡獎、耶路撒冷獎和安徒生文學獎。除了暢銷,村上獨特的都市感及寫作風格也成了世界年輕人認同的標誌。
作品中譯本至今已有60幾本,包括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及採訪報導等。
長篇小說有《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尋羊冒險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國境之南、太陽之 西》、《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人造衛星情人》、《海邊的卡夫卡》、《黑夜之後》、《1Q84 Book1》《1Q84 Book2》、《1Q84 Book3》、《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短篇小說有《開往中國的慢船》、《遇見100%的女孩》、《螢火蟲》、《迴轉木馬的終端》、《麵包店再襲擊》、《電視人》、《夜之蜘蛛猴》、《萊辛頓的幽靈》、《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東京奇譚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紀行文集、海外滯居記、散文、隨筆及其他有《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邊境‧近境》、《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尋找漩渦貓的方法》、《雪梨!》、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象工廠的HAPPY END》、《羊男的聖誕節》、《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懷念的一九八○年代》、《日出國的工場》、《爵士群像》、《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爵士 群像2》、《村上收音機》、《村上朝日堂》系列三本、《給我搖擺,其餘免談》、《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村上春樹雜文集》、《村上收音機2:大蕪菁、難挑的酪梨》、《村上收音機3:喜歡吃沙拉的獅子》、《身為職業小說家》、《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
譯者簡介
賴明珠
1947年生於台灣苗栗,中興大學農經系畢業,日本千葉大學深造。回國從事廣告企畫撰文,喜歡文學、藝術、電影欣賞及旅行,並選擇性翻譯日文作品,包括村上春樹的多本著作。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即使一同在屋檐下生活了六年,我对她却根本不理解。如同人们每晚看向夜空的月亮,却根本不理解月亮一般。 真相有时带给人的是何等深刻的孤独。比起毫无动摇的真相,我选择有动摇余地的可能性,我选择在这样的动摇中终其一生。 历史里,就这么留在黑暗之中比较好的事那么多。正确的知识不仅局限于丰富人生。客观也不仅局限于凌驾主观。事实更不仅局限于抹灭妄想。 无论怎么挣扎,人也要为与生俱来的东西所大大左右。 既有时间夺走的东西,又有时间给予的东西,把时间拉向自己这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年纪轻轻成为传说几乎没有任何好处。或者不如说——若让我说——那甚至是一场噩梦。一旦那样,漫长的余生就只能摩挲着自己的传说来度过。再没有比那更无聊的人生了。 抛弃类似自我的东西,在人生某一时期也是有意义的。 有时我一下子冒出这样的念头: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成就了什么,无论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功、积累了多少资产,我也终不过是将一对遗传因子从谁那里继承又引渡给谁的权宜性、过渡性存在罢了。除却这种实用性功能,剩下的我不过纯属一个土疙瘩罢了。 对于人,老龄说不定比死还要意外。或许远远超出人的预想。某一天被谁清楚告知:自己对这个世界已是生物学上(也是社会学上)没有也无妨的存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边,有很多人物为了证明自己是独立于神和世俗社会的自由人而做傻事。噢,当时的俄国也许并没傻成那个样子。 人生中会有好几件不能很好解释的事,也会有好几件不应该解释的事。尤其在一旦解释就会彻底失去某种至关重要东西的情况下。 保护真理惠免受那个什么之害的衣帽间中那套衣服,是她去世的母亲单身时代穿用的这一事实,如果可能,我很想告诉她。但我没能把这点告诉真理惠。我没有那样的权利。骑士团长应该也没有这个权利。手中有这个权利的,这个世界上恐怕只免色一个人。而免色基本不至于行使这个权利。 我们将分别抱着不能挑明的秘密活着。 拥有完成的人生的人哪里都没...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也许出于愚蠢的偏见,对于人们用手机拍照这一行为,我无论如何也看不惯。而用照相机打电话这一行为,就更让我看不顺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刺殺騎士團長"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萊辛頓的幽靈 8.9
-
- 村上T 我心愛的T恤們 7.7
-
- 人造衛星情人 7.9
-
- 村上收音機 8.4
-
- 遇見100%的女孩 8.4
-
- 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精裝版) 8.4
-
- 身為職業小說家 8.6
-
- 寻找漩涡猫的方法 8.0
-
- 1973年的弹珠玩具 7.6
刺殺騎士團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8 条 )







《刺杀骑士团长》:向内看的人都要觉醒
论坛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7.5分 43626人读过
-
Knopf Publishing Group (2018)7.5分 79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17)7.8分 790人读过
-
時報文化 (2017)8.0分 72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村上春树】 (年逝)
- 【刺猬公会阅读史】1-800 (小R_优雅de刺猬)
- ◄村上春树(赖明珠等翻译--含其推薦作品)► (W巫pochu❄️☃️)
- kubrick 繁体书推荐 2018 第一辑 (库布里克@北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刺殺騎士團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拧发条鸟 2018-06-24 07:13:35
多年伪粉表示读完想骂人,奇鸟和1Q84的梗还没用完?中后期越来越拖沓,本来明明白白的“隐喻”,非得把战线拖长,故弄玄虚半天最后啥也没说,好好的同一个角色在多个时空与自己和“恶”的对决,被烂尾成这样,村长长篇的功力不升反降,难受。
0 有用 年逝 2018-01-13 22:04:39
熟悉的村上,也是更好更成熟的村上。故事的悬疑性弄的不错,其实也不重要。感觉更多的是通过这样长篇又离奇的丰富内容来表达了一个个观点。想说一些事,想说明白一些事。有些偶然、离奇、不可思议、脱轨感、执念,都很贴合我的心境。也算是再次坚定了我内心中早已确认过的一些信念。真好。
0 有用 张杰客 2019-02-12 19:51:25
足足一年,短短续续很“艰难的”读完了《刺杀骑士团长》1和2部,让我联想到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时的境遇。不知道村上春树先生是否灵感于此……(PS:村上的写作太生活(无聊)化了,有点儿唐僧碎碎念的感觉,难怪很难影视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结局要比《1Q84》圆满一些~~)
1 有用 朝东风凉 2020-03-26 14:23:34
真的是三番五次拿起读了几章又放下,拖拖拉拉看了快两年,是村上变啰嗦了还是我变得毫无耐心去再三看他老生常谈却又丧失了青春奇想的内心剖析?还有年年关于村上陪跑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种什么迷思?就这?怀念很多年前在山上关在十平方的小房间里颠来倒去看1Q84海边的卡夫卡寻羊冒险记和世界尽头冷酷仙境的那些日子。
0 有用 ICE CHAN 2018-06-24 20:10:50
原本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路,一直像一般人那样走过来的。不料那条路忽然从脚下消失了。只好在不知东南西北的情况下两手空空地朝一无所有的空间屁颠屁颠走下去—便是这么一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