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的教育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怀特海在书中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哲学剖析了关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主要观点都来自实践经验、教育反思和理论批判。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对于生气勃勃的学生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这一中心思想贯穿全书的各个章节,怀特海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证。该书的最终诉求是要在教育中拒斥僵死的知识和呆滞的思维。虽然怀特海的论述主要针对的是英美两国的教育问题,但是他揭示出的教育原理,也基本上是适用于中国教育的。读之思之,对于我国广大教师、家长和教育研究者来说,都颇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靳玉乐及其弟子刘富利联袂翻译。为追求较高的翻译质量,翻译工作历时一年有余,译者...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的教育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怀特海在书中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哲学剖析了关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主要观点都来自实践经验、教育反思和理论批判。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对于生气勃勃的学生来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这一中心思想贯穿全书的各个章节,怀特海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证。该书的最终诉求是要在教育中拒斥僵死的知识和呆滞的思维。虽然怀特海的论述主要针对的是英美两国的教育问题,但是他揭示出的教育原理,也基本上是适用于中国教育的。读之思之,对于我国广大教师、家长和教育研究者来说,都颇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本书由我国著名教育学者靳玉乐及其弟子刘富利联袂翻译。为追求较高的翻译质量,翻译工作历时一年有余,译者数易其稿。汉英双语版的出版形式和译者撰写的大量译者注释,能满足更多读者的阅读需求。
教育的目的的创作者
· · · · · ·
-
怀特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
1861年2月15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萨尼特岛上的拉姆斯盖特(Ramsgate,Isle of Thanet,Kent,England)。
1880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Cambridge)学习数学专业,1884年毕业。
1885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奖学金,并成为三一学院的教师,从事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1911年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1914年于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
1861年2月15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萨尼特岛上的拉姆斯盖特(Ramsgate,Isle of Thanet,Kent,England)。
1880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Cambridge)学习数学专业,1884年毕业。
1885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奖学金,并成为三一学院的教师,从事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1911年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1914年于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授应用数学。
1922年当选为亚里士多德学会会长(President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924年于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教授哲学。
1931年当选为英国人文和社会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1937年于哈佛大学退休。
1947年10月30日逝世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Cambridge,Massachusetts, USA)。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
第二章 教育的节奏
第三章 自由与规训的节奏
第四章 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
第五章 教育中的古典文化
第六章 数学课程
第七章 大学及其功用
译者后记
怀特海生平简介
怀特海主要著述目录
Chapter 1 The Aims of Education
Chapter 2 The Rhythm of Education
Chapter 3 The Rhythmic Claims of Freedom and Discipline
Chapter 4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Science
and Literature
Chapter 5 The Place of Classics in Education
Chapter 6 The Mathematical Curriculum
Chapter 7 Universities and Their Function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普通文化旨在培养大脑的智力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不应过分强调两者之间这种简单的对立。 对整体与关系的辨别力。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领会一般思想的准确阐述,领会这些思想被阐述时它们相互间的关系,领会这些思想对理解生活的作用。经过这样训练的大脑应具有更抽象和更具体的思维能力。它一直在受这样的训练:理解抽象的思维,分析具体的事实。 应该培养所有精神活动特质中最朴素简约的特质,我指的是对风格的鉴赏。这是一种审美的能力,它建立在欣赏通过简约的方式直接达到预见的目标。艺术中的风格,文学中的风格,科学中的风格,逻辑中的风格,实际做某件事的风格,从根本上说,都具有相同的审美性质,即实现和约束。爱一个科目本身以及为一个科目本身而热爱它,这种爱是体现于学习中的对风格的热爱,它不是在精神世界徜徉所带来的催人欲睡的快乐。 这样,我们便又回到我们开始讨论的地方,即教育的功用。按风格最完美的意义,它是受教育的文化人最后学到的东西;它也是最有用的东西。 我们所说的业余爱好着基本上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有鉴赏力,在掌握某种固定的程序化的工作时具有多种才艺。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赋予一个人的预见能力。 宗教性的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他谆谆教导受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和崇敬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物发展过程鱼油的潜在控制。当可习得的知识能够改变结局时,愚昧无知便成为罪恶。而崇敬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在本身就包含着全部的存在,那漫长完整的时间,它属于永恒。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 -
智力的培养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在随后的实践中,这些人将会忘记你较他们的那些特殊的细节;但他们潜意识中的判断力会使他们想起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于当时具体的情况。知道你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了你为考试而背熟的细节,这时,你学到的知识才有价值。你时刻需要的那些细节知识将会像明亮的日月一样长久保留在你的记忆中;而你偶然需要的知识则可以在任何一种参考书中查到。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当我提到原理时,我甚至没有想到用文字阐述的原理。完全渗透你身心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规范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这种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刺激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行动时大脑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运转。学习常常被说成是这样一种事情:就好像我们在注意看着我们读过的所有书籍的翻开的书页,然后,当机会出现时,我们选取正确的那一页,大声地向世人朗读。 我们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阐述我的论点,即一所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力量;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 智力发展的节奏特点 各阶段的侧重不同,主要特质不同-浪漫,精确,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存在着。但是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交替出现,正是这种交替构成了各个循环周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教育的目的"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教育过程 8.3
-
- 教学勇气 8.7
-
- 学习、创造与使用知识 7.8
-
- 游戏改变教育 7.8
-
- 什么是教育 8.9
-
- 教育心理学(原书第12版) 8.7
-
- 如何给孩子讲艺术 9.0
-
- 聪明教学7原理 9.0
-
-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 8.5
教育的目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4 条 )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与罗素合著《数学原理》,哲学代表作《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他主张教育应当充满活力、反对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学习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 (展开)
用教育点亮生命的智慧之光


几何、诗歌和旋转的车床一样重要

教育的目的:传授知识,启迪智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为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所写的教育学著作。本书侧重于智力教育,所有章节都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必须要有活跃的思想,要让知识鲜活起来,引导学生主动获... (展开)> 更多书评 5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文汇出版社 (2012)8.7分 624人读过
-
Free Press (1967)7.8分 2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8.5分 475人读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9)8.0分 36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父母书单 (黑姑娘)
- 北清 (快乐人生)
- 世界教育经典名著丛书 (万千教育)
- 关于教育的思想 (兰桡画舸)
- 书单|学习至美-聚焦 (赚钱撒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叶科良 2019-11-22 12:25:22
学习是为了用。而学东西的最佳节奏=1、先“接触”好玩的东西(闲谈、故事、段子、亲身上手玩一玩都行)+ 2、集中火力学习干货(概念、定义、框架、思维模型)+3、上手干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越快越好。另本书译本很多,在图书馆对比各版本后,选择了此版。
0 有用 淡若苦行僧 2019-01-03 15:12:22
教育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
0 有用 1529 2023-06-01 10:36:38 上海
前言写得好,一字一句地学习了。译文就不对了,读着读着赶紧换译本。
0 有用 宅家读书人 2020-04-21 22:40:24
三星给翻译。翻译流畅,但是很多错。刚看到第2页就有两个严重错误。好在是中英文对照,可以自己校对。
0 有用 青衿居士 2023-01-20 15:00:20 浙江
为作者对教育的理想主义而心有戚戚。但可能所谓的对教育的理想主义,在作者看来应当是教育的常态。虽然自己受过的十九年的教育鲜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一想到人生最根本的是持之以恒的自我教育,便释然了。不释然,又如何?要自洽,要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