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故宫学者祝勇在本书中将目光投向五位外国人,五个时间深处的故事,五段奔向东方的漫长旅程。他用充满诗意的笔法,讲述了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等五位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的故事,或者说,讲述了古老的中国与这五位外国人相遇的那段历史——他们踏上中国的那一刹那,中国改变了他们,他们也改变了中国。全书收录海内外博物馆百余幅珍贵图片,请跟随祝勇,重回历史现场,唤醒历史记忆,潜入时间的河流,看到“另外”一个中国。
作者简介 · · · · · ·
祝勇,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现任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
出版作品四百余万字,代表作有《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旧宫殿》《血朝廷》等。
任《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大型纪录片总撰稿,大型纪录片《天山脚下》总导演。
目录 · · · · · ·
新版序
自序
第一章 马可•波罗:纸上的帝国
第二章 利玛窦:历史中的牺牲者
第三章 马戛尔尼:烟枪与火枪
第四章 呤唎:纸天堂
第五章 绿蒂:刀俎间的宝座
本书大事年表
注释
· · · · · · (收起)
自序
第一章 马可•波罗:纸上的帝国
第二章 利玛窦:历史中的牺牲者
第三章 马戛尔尼:烟枪与火枪
第四章 呤唎:纸天堂
第五章 绿蒂:刀俎间的宝座
本书大事年表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教堂則罔顧大地的旨意 不顧一切的從自然中超拔而出 正如朱大可所說「它是豎起來的靈魂戰車 向著上帝的領域飛躍」 「哥特式教堂是戰慄 狂熱 病態和神經質的教會表達 這是中古神啓時代終結前的最後一次照耀 它要從一個極端的立場 重申對神的最後敬意」 一個人 一旦進入歷史 有關他個人的一切就不再重要了 秉承著對歷史人物的一貫態度 很難從史籍中找到與他們內心有關的紀錄 他們的來龍去脈 喜怒哀樂 都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消失了 每個人都將經歷空洞化的過程 歷史將掏空原本附著在他們身上的一切 除了一個名字 他們將一無所有 連一個表情也留不下來 既然他已經占用了歷史的一個席位 那麼他們也必接受歷史的盤剝 這是再公平不過的交易 對於這樣的原則 幾乎所有的歷史人物都心領神會 從某種意義上 科技絕佳的滿足了人為好逸惡勞 好吃懶做和熱愛墮落的天性 然而 如果我們把科學視為至高無上 必須依靠一個假設:人類以及人類生活僅僅是一個物質世界 而靈魂則是一件不存在的事物 倘非如此 上帝的教誨便不會過期作廢 它們本質上並非敵人 只是分工有異 各司其職而已 物質的欲望越是強悍 人們就越是期望獲得一種超越這種欲望的力量 通過犧牲短暫的肉慾來追求靈魂的聖潔與永生 儘管人物主義者發現了上帝的限度 但他們並沒有剝奪上帝生存的權力 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的二元論遭到拒絕 至少在這一點上 科學與宗教達成了一致 美國著名宗教學家伊安。巴伯認為「科學既不像人們假想的那樣客觀 宗教也不像人們假想的那樣主觀」 在最早的科學促進機構 英國皇家學會中 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清教徒 其中許多人是神職人員 二者之間 或許真的存在某種建設性的關係 甚至 存在著互證的可能 天體物理學家認為ROBERT JASTROW不無幽默的說「迄今為止 科學似乎永遠無法揭開蒙在創世奧祕上的帷幕 因為科學家以對理性力量的信仰為生 所以這個故事的終結就像一個噩夢 他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紙天堂 -
蒙古人不仅把大地变成了墓地,同时把大地变成了道路。……接通东西方世界的大道已经铺就,只等第一个勇敢者的身影。……道路开放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历史长河中堪称一闪即逝。 作为探路者,马可波罗在此后的几百年中,都被西方人感恩戴德。在他的身后,跟随者蔓延了几百年……在他们的眼中,中国既是世界的起点,也是世界的终点;既是彼岸的天堂,又是现世的乐土。中国是世界财富的源头,是黑暗世纪中唯一的光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祝勇故宫系列(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最后的皇朝》《故宫里的中国》《血朝廷(纪念故宫六百年小说巨献)》《故宫的古物之美3》《故宫六百年》
等
。
喜欢读"远路去中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远路去中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远路去中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这只是一个生存的地方,仅此而已
祝勇的书读来经常是散乱的,纵然读来行云流水,但是主题凌乱,读完之后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断存在,自己想要完整拼凑,仍需掩书之后,闭眼思考联想,方能勾勒出一段完整的故事。 “纸天堂”是个最早期七个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人看中国的恰当隐喻,仅对西方人而言,对于中国人却是毫无...
(展开)

马可波罗与内蒙人,同向而行。
无须为他们的暴行辩护,也无须为他们的功勋津津乐道。 公平地说,他们是一群兼具了勇士和魔鬼特质的人。 梦想的成长首先要归功于敌人鲜血的浇灌,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训练了他们的利爪与狼心。 ——《远路去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叫祝勇。 十年前,我在图书馆里读了他的两本书,一...
(展开)

马可波罗与内蒙人,同向而行。
无须为他们的暴行辩护,也无须为他们的功勋津津乐道。 公平地说,他们是一群兼具了勇士和魔鬼特质的人。 梦想的成长首先要归功于敌人鲜血的浇灌,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训练了他们的利爪与狼心。 ——《远路去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叫祝勇。 十年前,我在图书馆里读了他的两本书,一...
(展开)

挺好看的,如果你喜欢祝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 《故宫的古物之美》 认识了祝勇,一个人把学术研究的那么“美”,多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你喜欢祝勇,应该会喜欢《远路去中国》这本书。笔触清新,仿佛小心翼翼的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外国人描绘的中国长卷。 五位外国人,五段奔向东方的漫长旅程。这些行旅故事,重点都是中国... (展开)>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7.8分 18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爱的图书
- 是热情托举着年华的重负——2020年阅读总结
- 2020年南方周末荐书影像 (熊仔饼干)
- 猫猫读完书了并正在扒拉你desu~ (半卷猫猫)
- 人丑就要多读书 (chichi99)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远路去中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andy小暖 2021-03-22 22:33:00
从洋人的视角出发,看中国的历史兴衰,是一个新颖的角度。作者的文字很细腻,但细腻背后似乎总藏着一丝沉重。
1 有用 Alsasymphonie 2021-12-29 12:17:41
深入浅出,见微知著(其实也不微啦)。视角和提到的材料很有意思,尤其是林则徐和洪秀全的比照我直呼好家伙(近代史太耐人寻味了)。身体政治层面上的分析也让人耳目一新。就是结束得显得些许突兀,有点意犹未尽。
0 有用 Hansen 2019-07-09 21:17:01
耶稣传教士传回西方的中国灿烂的文明,说明中国人在上帝缺席的情况下创造了伟大的世俗文明,这表明上帝的存在无足轻重。这刚好被启蒙主义加工成刺向教会胸膛的利刃。
2 有用 Fal Conde 2021-04-03 13:42:23
看在历史图片还算详实的份上,加一星
0 有用 Ginanana 2022-12-17 17:16:04 上海
“文明的冲突实际上为不同的文明系统提供了新的检验尺度。使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可能通过其他文化来检验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