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玉米的人生分为两部分,结婚前和结婚后。
结婚前的玉米是傲气的,充满炙热能量的,哪怕和她写信的人远隔“千里之外”,人们也能感受到那些“白纸黑字”里汹涌澎湃的爱情。
结婚后的玉米是低微的,委曲求全的,她的身后拴着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她的姊妹,权力的欲望浸蚀人心,消耗飒爽。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源于那个稻草飘香的夜晚,玉米、玉秀、玉秧,王家庄里的三个姐妹的人生从这里发生了突变。
这是三个中国大地上*为普通的女人,她们忠于爱、失去爱、痛恨爱。
这是三个逃离他人目光审视的故事,她们挣扎、破灭、沉溺。
有多少时刻,我们向往一个没有窥探的世界?
有多少时刻,我们渴望一个没有束缚的自己?
玉米的创作者
· · · · · ·
-
毕飞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毕飞宇,生于江苏兴化,现为南京大学教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中篇小说《青衣》《玉米》,长篇小说《平原》《推拿》,文学讲稿《小说课》,散文集《写满字的空间》。
《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玉米》英文版获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平原》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7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权利就是在别人听话的时候产生的,又通过要求别人听话而显示出来。 玉米恍惚得很,脸上也脱了色。她行走在桥面上,像墙上的影子,一点重量都没有。玉米也真是好本事,她那样过桥居然没有飘到河里去。 玉米望着有庆家的,目光像烟那样,风一吹都能拐弯。 玉米发现这一刻自己只是一张纸,飘飞在空中,无论风把她抛到哪儿,结果都是一样的,不是被撕毁,就是被踩满了脚印。哪一只脚能放过地上的一张纸呢。脚的好奇心决定了纸的命运。 不幸的女人都有一个标志,她们的婚姻都是突如其来的。 秘密都是感人的,带有鼓舞人心的动力,同时也染上了催人泪下的温馨。秘密都是渴望朝着秘密的深处缓缓渗透、缓缓延伸的。而延伸到一定的时候,秘密就会悄悄地开岔,朝着覆水难收的方向发展,难以规整了。 玉秀以为别人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玉秀却不知道别人知道。所谓的隐私,大抵上也就是这样的一回事。隔着一张纸罢了。纸是最脆弱的,一捅就破;纸又是最坚固的,谁也不会去碰它。 铁是没有表情的,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但是,铁很重,很硬,有一种霸蛮的力量。同学们对“铁”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恐惧。因为铁的静止永远都是暂时的,它一旦行动起来,没有人知道后事如何。同学们发现,任何东西发展到一定的火候,它都有可能变成铁。比方说,事件,比方说,时间,比方说,心情。它们现在都是铁。很重,很硬,横在八二(3)每一个同学的面前,的心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摘记 -
玉米的第一次掌权是在中午的饭桌上。玉米并没有持家的权力,但是,权力就这样,你只要把它握在手上,捏出汗来,权力会长出五要手指,一用劲就是一只拳头。父亲到公社开会了,玉米选择这样的时机应当说很有眼光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玉米 第一部分�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玉米"的人也喜欢 · · · · · ·
玉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5 条 )





这是一本压抑的书,读来只觉得抑郁与愤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压抑的书,读来只觉得抑郁与愤恨。 究其原因,大体是因为书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书中以文革时期为背景,在那个蒙昧的时代,所有人都被裹挟在洪流中,向无边的黑暗越坠越深。 玉米的悲剧和文中有庆家的这一句话脱不开干系—— “做女人的可以心高,却不能气傲,天...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5)7.8分 7700人读过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8)8.0分 204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7.9分 106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 (IVYFIVY)
- 我最爱的图书
- 书单|书单 (皮皮君)
- 我最爱的图书
- 关于中国文学的低限度书单 (城池)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玉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ylvia 2022-12-19 16:04:48 浙江
第一篇五分
0 有用 宝宝宝宝宝猴子 2022-01-03 10:10:37
又好好的读了一遍,这部小说我度过好多遍,时间跨度超过15年。 能写出这种小说的人,一定一天到晚大脑不停歇,无时不刻不在琢磨这个世界。
2 有用 momo 2023-02-05 17:39:55 广东
我们生活得过于粗疏,过于肤浅,我们与真相日复一日地擦肩而过。回头一瞥,再大吃一惊,成了生活赐予我们最后的补充。
18 有用 阿盏 2018-03-10 13:36:47
第一次读毕飞宇作品读出了惊艳。尤其是语言,不仅能把女性过于复杂的心理揉捏的炉火纯青,还能把属于“革命”时代的语词戏谑着、翻着花儿讲,太有味道了。玉米三姐妹的故事有一个共性,都是男“性”权利从身体到话语对女性的操控,而施暴者有男性、女性,甚至还有受害人自己(玉米)。男作家写故事真是不给女性留一点点自由的余地了…即使毕飞宇说自己不是杀死人物的“冷面杀手”,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笔着实有残忍的味道。当然,这... 第一次读毕飞宇作品读出了惊艳。尤其是语言,不仅能把女性过于复杂的心理揉捏的炉火纯青,还能把属于“革命”时代的语词戏谑着、翻着花儿讲,太有味道了。玉米三姐妹的故事有一个共性,都是男“性”权利从身体到话语对女性的操控,而施暴者有男性、女性,甚至还有受害人自己(玉米)。男作家写故事真是不给女性留一点点自由的余地了…即使毕飞宇说自己不是杀死人物的“冷面杀手”,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笔着实有残忍的味道。当然,这种残忍是也是小说最出色的地方之一。因为它遵循着鲁迅一句经典的话,先让你爱一个人,然后让她坠落、撕碎在你面前。 (展开)
0 有用 ffffish 2022-12-19 15:06:45 山东
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