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奥] 斯特凡·茨威格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副标题: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原作名: Die Welt von Gestern
译者: 徐友敬
出版年: 2018-7
页数: 446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茨威格作品集
ISBN: 978753277715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副标题: 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原作名: Die Welt von Gestern
译者: 徐友敬
出版年: 2018-7
页数: 446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茨威格作品集
ISBN: 9787532777150
内容简介 · · · · · ·
《昨日的世界》是奥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创作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是茨威格在临终前被迫流亡的日子里完成的。在茨威格离世以后,于1942年在斯德哥尔摩出版。
在这部作品里,茨威格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示了他生活过的城市和国家的文化生活风貌,记录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社会,描述了他与一些世界闻名的诗人、作家、雕塑家、音乐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茨威格从出生的城市维也纳和自己的犹太家庭写起,一直写到1939年9月已满60岁的时候,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认为,这是“我们这些六十岁人的时代彻底结束”。
昨日的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以及作家和历史人物传记《三大师传》等。
目录 · · · · · ·
前言I
太平世界5
上世纪的学校32
情窦初开69
大学生活93
永葆青春的城市——巴黎127
我的崎岖道路163
走出欧洲182
欧洲的光彩和阴暗197
一九一四年战争爆发初期220
为崇高的情谊而奋斗244
在欧洲的心脏261
重返奥地利288
又回到世界上310
日落331
希特勒的崛起365
和平的濒死状态397
· · · · · · (收起)
太平世界5
上世纪的学校32
情窦初开69
大学生活93
永葆青春的城市——巴黎127
我的崎岖道路163
走出欧洲182
欧洲的光彩和阴暗197
一九一四年战争爆发初期220
为崇高的情谊而奋斗244
在欧洲的心脏261
重返奥地利288
又回到世界上310
日落331
希特勒的崛起365
和平的濒死状态39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谁表示怀疑,他们就妨碍了他们的爱国主义事业,谁提出警告,他们就嘲笑他是悲观主义者,谁反对战争,谁就会被打成叛徒。时代几经变迁,但总是这一帮子人,他们把谨慎的任称为胆小鬼,把有人性的人称为软弱的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为思想上的团结而斗争 -
你要发现一个民族或者一座城市最关键和最隐秘之处,却永远不能通过书本:同时,即使你整天四处游逛,也永远不能获得;而是始终只能通过这个民族或这座城市最优秀的人物。你要了解民族和乡土之间的真正关联,唯有从你和活着的人的思想友谊中获得,一切从外部的观察始终是一幅不真实的粗略图像。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茨威格作品集(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三大师传》
等
。
喜欢读"昨日的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昨日的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昨日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93 条 )





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对这个世界灰心的?
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和妻子双双自杀离世。 以此时间为轴,两年之前,1940年,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写就;两年之后,1944年,该书才得以出版。 在茨威格写这本书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 茨威格的一生经历了十九世...
(展开)

论坛 · · · · · ·
印刷错误25-32页 | 来自小橙子 | 2025-03-12 22:30:32 | |
读完才知道茨威格1942年在巴西服毒自杀... | 来自鸢 | 8 回应 | 2025-01-16 21:24:47 |
因为翻译问题,读得最累的一本书 | 来自An'an | 8 回应 | 2025-01-16 21:21:58 |
关于《灼人的秘密》被禁 | 来自ZXB·Nostalgia | 2 回应 | 2025-01-09 17:02:22 |
请问第217页的注释是不是有错误? | 来自Euphoria | 1 回应 | 2025-01-09 17:01:2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4 )
-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4)9.2分 76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2分 2349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9.4分 6496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9.6分 18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2018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79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昨日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81 有用 一大坨 2020-06-12 18:06:51
全都是当下,全都是当下,我也许太自负了,但我还是觉得完全理解茨威格为什么选择离开世界
416 有用 nnnf 2018-10-06 23:35:33
看着文明被铁蹄碾压逐渐消散的过程真是太无力了。之前有多珍贵,之后就有多唏嘘吧。
93 有用 苏格拉有底 2020-02-16 13:05:05
茨威格写完这本书不久后,就与妻子一起服毒自杀了,他对这个世界怀有一颗炽热的心,心中充满爱与善,他始终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或终将走向美好,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击溃了他的信念,他宁愿选择主动离开,也不愿再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玷污和侮辱。历史值得人铭记,更值得人去学习和思考,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只能做到铭记,然后不厌其烦地去重蹈覆辙。
104 有用 好刀要配好刀鞘 2018-10-26 22:41:41
他的文字有着流水一样连贯的音乐性,没错,茨威格是一条鱼。
344 有用 佚维桑 2019-03-20 20:39:27
可能再也不会有茨威格一样的人了,经历了那么多起起落落,结交了那么多文化和艺术界的名人,甚至还和元首之流打过交道。茨威格的文字在中文译文译者的努力下如此优美,而他的人生,也确确实实做到了“活着”。当今书店里受欢迎的那些,都不过是在撩骚着物欲和情欲,而可以流传到千百年后的作品,却是在叩问着人性和人心。人类这千百年来并无太大变化,这也是为何千百年前的作品现在读来,仍旧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