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的书评 (109)

fateface 2018-07-04 13:57:31

偏斜的原子

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1956年底沈从文在上海出差时画的速写。外白渡桥上人潮汹涌,“是红旗的海,歌声的海,锣鼓的海”,而远远的江面上停着一艘小小的舢板,上面的人兀自不醒。沈从文后来记录,舢板上的人被吵醒后,也只是自顾自拿网兜捞鱼虾。他感慨道:“虽那么小,那么跳动—...  (展开)
安提戈涅 2014-10-21 17:09:3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人•岁月•山川

对时间的感觉与思考蔓延在沈从文的文字中,而我相信,任何对于自我生命状态有所觉察的人,其思考最终会落脚于时间的维度,因为,存在像寄居蟹一般占据着时间之壳。 缭绕于死亡、循环、永生的话语,都源自时间这一终极问题所引发的焦虑感。死亡是托尔斯泰或者福克纳的命题,幼...  (展开)
RDG的栗子树 2014-07-11 15:05:5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时空情感 如相晤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全书最后一个字,合上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得知这本书问世到预购到拿到手,心情都格外特别与期待。而从开始读第一个字开始,又是万分的不舍,忍着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分了四五天左右时间慢慢读完,因为我知道,这种过程弥足珍贵,一旦过去,再觅不易,犹如一场等待已久的...  (展开)
似云 2014-08-08 04:29:5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不曾“荒废”的后半生

用现在的眼光回望1949年后的文艺界,可以看到为了迎合形势,投入“跟上时代”的写作,很多作家的后半生都因此“荒废”了。那些宏大叙事作品,留给后人的唯有叹息。当然,即使在写作上在发言上如此紧跟形势,也没有人能逃脱属于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文人注定的悲剧。这一波...  (展开)
种瓜得瓜 2023-01-02 21:10:3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好在他转向了文物

四九以前两边“不靠”,年轻时关于文物历史的涉猎与积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沈从文后半生既没有凭借过往的声名炙手可热,也没有因此成为风暴的主要目标。年轻时混迹过旧军队,千山万水也走过,他的前半生经历的上世纪上半叶足够风云变化,所以在四九前已经有清晰的判断,只要自...  (展开)
齐物秋水 2014-08-15 09:50:4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有情”传统中的沈从文

学者张新颖曾写过一本小书《有情:现代中国的这些人•文•事》,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沈从文的随录,并拈出沈的“有情”一说。这出自沈从文1952年在四川内江参加土改时,夜读《史记》列传写下的几句话:“对人生‘有情’,就常和在社会中‘事功’相背斥”,“事功为可...  (展开)
魏小河 2014-08-14 10:55:2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毁劫,新生

近日读《沈从文的后半生》,从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八八年,从四十六岁到八十六岁,沈从文由壮年步入老年,由小说家变成服饰及文物研究专家,这里面有很多故事,不平与坎坷,对于如我一般只是粗粗读过几篇沈从文小说的读者,实在感慨万千。 最早接触沈从文是高中课本上的《边城》...  (展开)
idablwfzn 2014-07-23 23:22:0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漫长的自我愈合

无论纪实作品也好,虚构作品也好,我比较在意作者会选取什么细节来体现自己的立场,那往往是一个自我消化的过程。新颖师过去曾提到过“自我愈合”一说,这个过程沈从文用了四十年。 沈从文的精神危机不完全是属于个人的,读《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每每总有放下书本细...  (展开)
眷西轩 2018-06-14 20:31:1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人生如河中叶

昨晚和朋友z聊天,ta说现在上课正好给学生上到老舍,ta课上顺带说起了沈从文,听后学生多数没有什么反应。z同我说起此事不胜感慨,然而我们彼此又都清楚人是善于遗忘的,一代代一辈辈。很多时候在读到那些学人们的惨痛遭遇时,总是感慨中国的知识分子太不容易了。 打这样一个比...  (展开)
阿元聊历史 2014-11-04 15:44:0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孤独的打捞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孤独的打捞者 赵青新 “艒艒船还在作梦,在大海中飘动。原来是红旗的海,歌声的海,锣鼓的海。(总而言之不醒。)”1957年的“五一”,沈从文画了一组“外白渡桥所见”,每幅速写均有题词。这是其中一幅,在半个多世纪之后,成为了《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九四八~一九八...  (展开)
脉望 2015-04-28 22:26:3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传记的写法

7月初,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先生的新書《沈從文的後半生》終於問世。從張先生《沈從文精讀》開始,一晃很多年過去了。這本傳記出版社下了大力氣。用紙、裝幀都很妥帖,封面設計簡單而令人印象深刻。 灰白色布紋紙上,直接用沈先生1957年5月1日初抵上海時畫的素描,「19...  (展开)
青子 2022-03-26 18:42:36

大悲之后的破碎与重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49年三月二十八日上午,沈从文在家中自杀。他的后半生以这样决绝而暴烈的方式开场。“用剃刀割断了自己的颈脉,双手手腕的脉管,又喝了一些煤油”,凌厉而坚决,不是冲动地死,而是有备地,心意已决地自戕。 读《沈从文的后半生》,一开始就是痛苦的,眼泪始终含在眼眶,压抑...  (展开)
沉香木 2022-11-25 11:46:4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

(以前的) 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2020、01、20 “到了晚年,沈老越来越容易落泪。孙女在学校被顽童欺负,他哭了;老友穆旦逝世,泣不成声;回乡听傩堂戏,泪湿衣襟。 接受记者采访,回忆往事,老人说:“在WG里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一...  (展开)
小羽贯众 2021-03-12 19:20:32

执著的身影——读张新颖先生的沈从文传

张新颖先生的《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和《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4)》这样的著作,在我们这个时代注定是两部“奇书”。知识分子自古以来都多少会有点儿自恋的毛病,持才傲物、矜才使气之人简直不可胜数。随便翻开这个群体的很多著作,那怕是在谈论别人的思想、逝...  (展开)
茂茂 2018-05-07 22:38:2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昧于大时代,执迷小烦琐

沈老之事,半夜读来,有时会红了眼眶,但好像又已够理性,读他人故事,只叹气两声为好。能被后人记住的,都是从辱不惊,顺从内心者。读完,于我个人心境,已提升一点。 沈老有一种“忘我”的修复能力,一面成熟,一面也永远天真幼稚 ;一面满足,一面彻底的冷眼旁观。就如他的...  (展开)
世愚 2024-01-05 16:33:02

于我

01 读《前半生》之前,我写下这些文字: 厌恶沈从文,批判沈从文,理解沈从文。20-23 一个与自我和解的过程。 现在仔细想来对沈从文的厌恶究竟从何而来,是否是在我后来一次又一次自述中凝定成型的一个误认,直到如今也未能确解。索性借这个机会重新翻阅那年写下的关于他的文字...  (展开)
朱孔阳 2021-04-25 13:28:5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奔腾不尽的大河——《沈从文的后半生》读后

我读书向来慢,记性又不好,有的段落还要来回看。余华先生在致信作者张新颖教授的信中说他“从晚上八点左右读到凌晨四点多”,只八个多小时即读毕,我则断断续续看了八天还不止。时间长短不同,观感也不太一致,余先生用“独立而懦弱的文人”来形容他,我却基本都不同意。独立...  (展开)
unique sea 2020-12-30 22:43:5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在寂寞中思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是我2015年9月买下来的。那时候正是我来现单位的时间。 这是一本人物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作者在本书中,很详细地呈现了沈从文1948年直至去世这几十年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之路,大量书信的引用,让读者看到沈从文后半生中在遭遇...  (展开)
Bibliowill 2020-12-26 22:37:5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孤独有爱的“工匠”

终于读完了这本令人痛心的传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若干次心情极为复杂,实在是不忍再往下读,导致阅读进度只能一点一点推进。 沈从文的前半生虽说也历经波折,但起码能力和价值能够得到认可,在文坛上也打拼出一席之地,而后半生与新中国成立后动荡的几十年交叠,个人命运不可...  (展开)
cheeseflower 2015-01-16 21:18:04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不朽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沈从文的了解仅限于《边城》,小说里有一种非常灵动的东西在,还有哪里好我也说不上来了。坦白说,我对当代文学是非常排斥的,以我有限的阅读经验来判断,当代文学只有文学史而无文学。在毛时代的意识形态指导下,文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各种斗争、批判,洪...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 (共109条)

订阅沈从文的后半生(增订版)的书评